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九年级下册
岑参,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本诗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送人回京之作。 本诗以“雪”字贯串全篇。诗中的四个“雪”字分别出现在送别之前、饯别之时、临别之际和送别之后。全诗情景交融,写奇丽壮阔的雪景是为衬托深沉的离情,表达诗人送别友人的无限惆怅和不舍。
作家作品
★ 2021年以单篇的形式考查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诗歌精讲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塞北一带的天空八月就纷扬落雪。
课下注释:①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②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描写:(第一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卷”是正面描写,写出了北风怒吼的气势;“折”是侧面描写,写出了风狂暴肆虐的情态。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风势之猛烈。
炼字:“即”字表明冬雪来得格外早,“飞”字描绘出雪飘之状,与“卷”字照应,流露出诗人的惊奇之感。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修辞:比喻。以梨花喻冬雪,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洁白、鲜润的特点,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情怀。
炼字:一个“忽”字不仅写出大雪来得急骤,边塞气象万千的神奇,还传达出诗人惊喜的心情。
写法:想象。诗人把眼前雪景想象成春风吹过,梨花开放的春景,表现出诗人惊喜的心情。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散入珠帘③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④。
将军角弓⑤不得控⑥,都护⑦铁衣冷难着⑧。
译文:(雪花)飘进用珍珠缀成的帘子里,打湿了丝绸制作的帐幕,狐皮大衣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和镇守边疆的长官的大弓(冻得)不能拉开,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课下注释:③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④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⑤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⑥控:拉开(弓弦)。⑦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⑧着(zhuó):穿。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描写:侧面描写。把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选取居住、睡眠、拉弓、穿衣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写出了雪后的严寒,从侧面反映出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写法:衬托。“不得控”点明将士们天气寒冷时也在练兵、训练。表面写寒冷,实则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修辞:互文。“将军”与“都护”互文,不仅写出了边关奇寒难熬的艰苦生活,更从侧面烘托了边塞天气的酷寒。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瀚海⑨阑干⑩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
译文:沙漠纵横交错(结了)百丈冰,愁云暗淡万里凝滞。
课下注释:⑨瀚(hàn)海:指沙漠。⑩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暗淡。
作用:内容上,展现了眼前令人望而生畏的冰雪世界,写出了诗人为友人即将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
炼字:“愁”“惨”既写出了边地环境的特点,又引出了送别氛围。
修辞:夸张。写出了天气的奇寒无比,展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奇寒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中军 置酒饮 归客,胡琴 琵琶与羌笛。
译文:在主将的营帐里摆设酒席宴请归客,演奏起胡琴、琵琶,吹起羌笛。
课下注释: 中军:指主将。 饮(yìn):宴请。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内容:用颇具西域特色的乐器齐鸣和响来饯别友人,写出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 红旗冻不翻 。
译文:时过黄昏,纷纷扬扬的大雪积满领兵将帅的营门,风扯住红旗,冻得红旗在风中难以飘动。
课下注释: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chè):拉,扯。 翻:飘动。
炼字(修辞):“掣”字将风拟人化,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北风也难以吹动的情状,从侧面表现了雪之大、天之寒。
色彩: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写法:◎动静结合。风刮得紧、雪下得急的“动”,与红旗结冰不能飘动的“静”相互映衬,展现了边塞的奇异景象(突出了天气的奇寒,表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反衬。通过描绘红旗冻住、北风也难以吹动的场景,反衬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
写法(修辞):拟人、夸张、象征。将风拟人化,夸张地写出了北风难以吹动红旗的情景,表现了边塞的酷寒。用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象征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译文:在轮台东门送您离去,分别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上的路。
炼字:一个“满”字精妙传神,不仅写出了诗人在送别友人之时漫天飞雪堵住山路的情景,更突出了诗人对友人前行之路的无限担忧和牵挂之情。
情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对友人前行之路隐隐的担忧之情。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过的蹄印。
炼字:◎“不见”表现了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的情态。◎一个“空”字写出了边塞的空旷苍凉,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也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情感:诗人伫立在风雪中,遥望友人远去,表达了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并通过对特殊环境的描绘,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表达了诗人因朋友归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与无限惆怅之情。
诗歌主旨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九年级下册
第10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答案】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 切。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