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北冥有鱼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北冥有鱼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知识帮
拓展帮
第23篇 北冥有鱼 《庄子》
知识帮
北冥有鱼源记
第23篇
【作品拓展】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
北冥有鱼记
第23篇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形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的时候),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徙到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齐谐》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北冥有鱼源记
第23篇
【全文主旨】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力,旨在阐发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
北冥有鱼源记
第23篇
【写作特色】
①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营造了雄浑开阔的境界。②奇特的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③夹叙夹议的写法,富有表现力。
北冥有鱼
第23篇
【实词释义】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实词释义】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一、一词多义
北冥有鱼花源记
第23篇
二、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
北冥有鱼花源记
第23篇
二、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北冥有鱼记
第23篇
三、重点实词
1.怒而飞 怒:   
2.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4.志怪者也 怪:   
5.水击三千里 水击: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扶摇:     
北冥有鱼记
第23篇
三、重点实词
1.怒而飞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悬挂,下垂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迁移 
4.志怪者也 怪: 怪异的事物 
5.水击三千里 水击: 击水,拍打水面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盘旋飞翔 
扶摇: 旋风   
北冥有鱼记
第23篇
三、重点实词
7.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8.野马也 野马:   
9.天之苍苍 苍苍:   
10.其正色邪 正色:   
11.亦若是则已矣 是:     
北冥有鱼记
第23篇
三、重点实词
7.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离开 
8.野马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9.天之苍苍 苍苍: 湛蓝 
10.其正色邪 正色: 真正的颜色 
11.亦若是则已矣 是: 这样   
北冥有鱼
第23篇
1.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   
3.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   
5.其正色邪 其:   
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   
7.其视下也 其:       
【虚词释义】
北冥有鱼
第23篇
1.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3.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 介词,凭借,依靠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 介词,拿、用 
5.其正色邪 其: 连词,表示选择 
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 连词,表示选择 
7.其视下也 其: 代词,指大鹏     
【虚词释义】
北冥有鱼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易错点 “怒”易误译为“生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文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
第23篇
【句子翻译】
北冥有鱼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翔(的时候),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易错点 “怒”易误译为“生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文 《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
第23篇
【句子翻译】
北冥有鱼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特殊句式 其,表示选择,是……还是……。
第23篇
【句子翻译】
北冥有鱼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特殊句式 其,表示选择,是……还是……。
第23篇
【句子翻译】
北冥有鱼
第23篇
1.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2.文章末尾的问答意蕴深远,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的情形有何作用
【问题探究】
北冥有鱼
第23篇
1.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待”(有所依靠,有所凭借),都无法达到真正的逍遥的境界。
2.文章末尾的问答意蕴深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人仰望天空时,不能确定所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不是其真正的颜色,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是如此;意在说明人和大鹏的视力都是有限的。
3.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的情形有何作用
【答案】 文章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在对大鹏进行赞美,而是为了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哪怕大如大鹏,它的腾飞也要有所凭借。
【问题探究】
拓展帮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帮 细梳理·虚词通关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5)有仙则名 (《陋室铭》)  
题组1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2)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 
(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5)有仙则名 (《陋室铭》)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题组1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素湍绿潭(《三峡》)    
(2)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5)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题组2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素湍绿潭(《三峡》)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2)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 
(5)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题组2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则
(5)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题组3
北冥有鱼
第23篇
(1)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5)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题组3
北冥有鱼
第23篇
“然则”作为连词,表示承上的顺接关系,意为“既然这样,那么……”,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北冥有鱼
第23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①贻我大瓠②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③无所容。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⑤之。”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⑥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⑦絖⑧为事。客闻之,则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⑨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节)
2帮 全突破·课外迁移
北冥有鱼
第23篇
【注】①魏王:魏惠王。②瓠(hù):葫芦的一种。③瓠落:空廓的样子。④呺(xiāo)然:大而中空的样子。⑤掊(pǒu):击破。⑥龟(jūn):同“皲”,手足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⑦洴澼(píng pì):漂洗。⑧絖(kuàng):棉絮。⑨蓬之心:比喻知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
2帮 全突破·课外迁移
北冥有鱼
第23篇
虚词“则”强化练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所”的意义和用法。
(1)则瓠落无所容
   
(2)则请买其方百金
   
(3)则所用之异也
   
(4)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北冥有鱼
第23篇
虚词“则”强化练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所”的意义和用法。
(1)则瓠落无所容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 
(2)则请买其方百金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3)则所用之异也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4)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北冥有鱼
第23篇
拓展强化练
1.课外翻译强化练
(1)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2.文言断句强化练
  客 得 之 以 说 吴 王 越 有 难 吴 王 使 之 将。(用“/”标三处)
北冥有鱼
第23篇
拓展强化练
3.文意理解强化练
  选文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北冥有鱼
第23篇
拓展强化练
1.课外翻译强化练
(1)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答案】 (葫芦)不是不够空大,我因为它没有用处而击破了它。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答案】 如今一旦把药方卖出就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卖掉它。
2.文言断句强化练
客 得 之 以 说 吴 王 越 有 难 吴 王 使 之 将。(用“/”标三处)
【答案】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北冥有鱼
第23篇
拓展强化练
3.文意理解强化练
  选文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答案】 示例: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北冥有鱼
第23篇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养成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把它剖开做成瓢,然而它太空廓,无处可容。(葫芦)不是不够空大,我因为它没有用处而击破了它。”
庄子说:“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宋人)集合全家族的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旦把药方卖出就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卖掉它。’
北冥有鱼
第23篇
客人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这时)越国发兵攻打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同样是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的人靠它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从事漂洗棉絮的工作,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啊。如今你有五石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把它制成大樽,而(使其)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 看来先生你的心过于浅陋狭隘了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