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6 20: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和认识是怎样的?
态度: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认识:他们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清初诸位皇帝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耕织图》
清代-陈枚彩绘本,原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所作,这一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现收藏于台北博物院。
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②治理水利;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清朝开荒执照
具体表现
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③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推动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3)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1)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2)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牙,
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到乾隆年间又有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各地开设“票号”、典当
晋商代表
徽商
经济繁荣、农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品种繁多、
产品精良、商业发达、社会稳定
清朝商业的繁荣
三、人口的增长
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 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反映了从顺治时期,到康熙、乾隆时期,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 单位:万人
( )
康熙八年
(1669年)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雍正十二年
(1734年)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4253
9845
10942
29690
乾隆末年:3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启示:
我们要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合理控制人口高速增长;
不可以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污染
资源不足
就业压力大
居住环境差
农业生产的发展
统治者调整政策
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商业的发展(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
社会问题
人口的问题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是清朝政府将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商业发达
C、手工业发展
D、商帮兴起
A
课堂练习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的朝代是(   )
A.元朝 B.宋朝
C.清朝前期 D.唐朝
C
3.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闻名天下,被称为“四大镇”。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B 
4.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