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夯实基础训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实心物体A、B、C体积相等,都漂浮在同种液体中,则可知它们的密度 (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三个一样大
2.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B.石头砸鸡蛋时,石头没有受到鸡蛋的作用力
C.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两个物体要接触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4.2021年10月16号我国成功将神舟13号发射升空,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 )
A.神舟13号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神舟13号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神舟13号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D.神舟13号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2019年永州市初中体育毕业考试增加了足球项目。关于同学们在足球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同学们所穿鞋的鞋底越光滑越好
B.踢足球时,对足球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
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某景点有一个悬空的“天壶”,只见水哗哗的从壶口流出来,却看不见任何物体支撑天壶。该天壶悬空是因为( )
A.所受重力消失
B.受平衡力作用
C.不受力的作用
D.流水对壶有支持力
7.下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和闸圈之间的摩擦
B.用圆珠笔写字,笔尖的圆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C.用卷笔刀削铅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D.紧急刹车车轮不转动时,车仍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这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起到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扁而宽
B.枕木铺在铁轨下
C.挖土机具有较宽的履带
D.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9.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烧杯、水、盐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序号c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3.4N
②分析a、c、e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金属块的密度
④盐水的密度为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0.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省距离的杠杆是( )
A.剪刀
B. 起子
C.镊子
D.钢丝钳
11.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两次拉动该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拉动相同的时间,两次做功一样多
C.拉动相同的路程,第二次做功多 D.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12.如图是小强自己设计的用于锻炼臂力的拉力器结构示意图。他每次用恒为F的拉力向下拉动拉杆,使重为G的配重块在t时间内加速升高了h,然后放手让其自由落下。(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为了省力
B.配重块所受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对配重块做的功是Gh
D.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Fh/t
13.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可能是30N
A.一个中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1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 )
A.只受重力 B.只受脚踢的力 C.受重力和脚踢的力 D.不受任何力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达到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受到重力的作用
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
D.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粉笔盒的支持力和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7.我们生活在大气中,许多用具与大气有关.以下器具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注射器 B.吸尘器 C.订书机 D.茶壶
18.如图所示为北京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2m/s转弯过程中,运动员运动状态不变
C.打磨冰壶地面是为了减小地面对壶的摩擦力
D.在粗糙程度均匀的冰面上,撤去球杆对冰球的推力,冰球在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19.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苹果从树上掉落下
B.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C.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杆压弯
D.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20.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取10N/kg)( )
A.a点所受水的压强是2000Pa
B.b点所受水的压强是200Pa
C.a点所受水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之比为1:4
D.b点所受水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之比为4:5
三、填空题
21.如图,林丹是世界上唯一的羽毛球全满贯选手,首位在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中实现卫冕的运动员.羽毛球的质量小,具有的_______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运动员用手拾起羽毛球的过程中,他对球_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22.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制成一杆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已知秤钩下的容器重为1.4N。当在容器中加满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问:
(1)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___________N的刻度上;
(2)容器的容积是___________mL;
(3)当容器内装满密度为1.8×103kg/m3的液体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_N;
(4)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是___________kg/m3。
23.如图甲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王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0 至 6s 时间内,小王沿杆______(加速、匀速或减速)向上运动。15s 至 18s 时间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24.如图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由静止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金属块运动的速度是。图乙是绳子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
(1)该金属块的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
(2)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
(3)在15~25s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该长方体金属块的底面积是___________。
25.如图是小楷同学为方便家人在疫情期间不出家门就可以从楼下拿外卖食物而设计的两个滑轮组,当外卖小哥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即可把食物轻松送到小楷家,当甲、乙滑轮组的食物和滑轮自重均相同,绳重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时,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
四、实验题
26.某物理兴趣小组想研究刹车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他们猜想可能跟惯性和刹车时车辆的初速度有关。于是他们在制动踏板上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每次都用相同的力度去踩制动踏板。
(1)当他们想研究刹车(减速到静止)难易程度跟初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车辆的______(填物理量)不变,让车辆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量刹车距离;
(2)当他们想研究刹车难易程度跟惯性的关系时,每次都把车开到30km/h,发现乘客越多,刹车距离越长,于是可得结论:______;
(3)假设一个物体没有惯性,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力,该物体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7.小明和小华在观看2022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时,小明说:选手在推壶时,一直用力,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小华说:在冰壶离手向前滑行时,没有推力,所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他俩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各自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 _______(同一/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_______;
(3)小车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以得到: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前进的越远;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无阻力,小车将做 ___________;结论:力是 _____________(维持物体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玻璃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__(需要/不需要)。
五、计算题
2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大溢水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求:(g=10N/kg)
(1)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溢出水的重力是多少?
(3)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4)铁块的密度是多少?
29.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
(2)物体上升的速度;
(3)人的拉力为多大?
(4)提升过程中的有用功是多少?
(5)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六、作图题
30.在图中画出钓鱼竿所受阻力F2及阻力臂。
31.在图中作出撬钉子时施加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试卷第8页,共10页
试卷第7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实心物体A. B. C体积相等,都漂浮在同种液体中,则有:FA=GA,FB=GB,FC=GC,由图可知,VC排>VA排>VB排,根据F浮=ρ液gV排,液体密度一定,所以,他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C>FA>FB,所以,GC>GA>GB,mC>mA>mB,根据ρ=可知,ρC>ρA>ρB,故选C.
点睛: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据A、B、C的浮力大小关系可判断其重力关系、质量关系,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其密度大小关系.
2.C
【详解】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是十分之一秒,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合3.6km/h,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重约500N,人密度与水相当,可认为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相等,因此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故C符合题意;
D.人体重约500N,完成一次引体向上,上升高度为手臂长,约0.6m,因此做的功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确;
B.石头砸鸡蛋时,石头对鸡蛋施加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也受到了鸡蛋施加的反作用力,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BC.神州13号加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增加,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和势能均增加,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因为动能和势能均增加,所以不存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同学们应穿鞋底凹凸不平的鞋,这样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对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有影响,所以,踢足球时,对足球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故B正确;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作用,故C错误;
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不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维持,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CD.悬空的天壶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水从壶口流出来时,流水对壶并没有支持力;故ACD不符合题意;
B.天壶悬空的原因是在天壶水柱的中间有根管,起到支撑作用。悬空的“天壶”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用水泵将水从管子里吸上去,再从管子的外壁上流下来,给人的错觉就是没有任何物体的支撑,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分析】摩擦力分为三种,一种是滑动摩擦力,指的是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一种是滚动摩擦力,指的是两个物体相对滚动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一种是静摩擦力,指的是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力.
【详解】用圆珠笔写字,笔尖的圆珠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都属于滑动摩擦,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详解】A.书包背带扁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枕木铺在铁轨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挖土机具有较宽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①由图a可知,物体的重力,由图c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c中金属块所受的浮力
故①错误;
②由图c、e可知,金属块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不能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故②错误;
③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由可知,金属块的体积
由可知,金属块的质量
金属块的密度
故③正确;
④由图e可知,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所受,则金属块浸没在盐水所受的浮力
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排开盐水的体积
由可知,盐水的密度
故④正确,所以只有③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是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故C符合题意;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由图乙可知,两次拉动木块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两次木块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拉动过程中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两次所受的拉力相等,故A错误;
B.由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第二次的路程大,由可知,拉力相同,则第二次做功多,故B错误;
C.木块两次所受的拉力相等,若拉动相同的路程,由可知,两次做功一样多,故C错误;
D.由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第二次的路程大,由可知,第二次的速度比第一次的大,由可知,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不是为了省力,故A错误;
B.配重在竖直方向上做变速运动,所受重力与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拉力大于配重的重力,配重加速上升,对配重块做的功是,故C正确;
D.小强每次拉动拉力器的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故D错误。
故选C。
13.D
【分析】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求出重力是30N的物体的质量,结合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排除有明显不符的选项;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质量接近的物体即可.
【详解】∵G=mg,∴物体的质量为m===3kg.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B. 一辆汽车的质量在30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C. 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0g=0.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
D. 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A. 必须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故本选项错误;B. 必须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故本选项错误;C. 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是有条件的,再说不知道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所以不能比较压强的大小,故本选项错误;D.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是由重力引起的,F=G.(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15.A
【详解】足球被踢出去后,因为人不再和足球接触,所以人不给足球力,因为不受空气阻力,所以足球只受重力。
故选A。
16.BC
【详解】A.小明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正确;
C.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因此会向前倾;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正确;
D.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粉笔盒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的力,故D错误。
故选BC。
17.AB
【详解】A、注射器在吸药水时,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其内部的压强,故药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注射器内部的,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订书机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多的,如
(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等等;但都不是大气压进行工作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茶壶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连通器,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8.AC
【详解】A.人在从高处下落过程中,人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变大;同时人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人的重力势能变小,即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因此加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2m/s转弯过程中,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B错误;
C.打磨冰壶地面是为了减小地面的粗糙程度,即为了减小地面对壶的摩擦力,故C正确;
D.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撤去球杆对冰球的推力,冰球在继续运动过程中,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冰球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19.AD
【详解】A.苹果从树上掉落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杆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0.ABC
【详解】A.a点所处的深度为
ha=2cm=0.02m
则a点所受的压强
pa=ρ水gha=1000kg/m3×10N/kg×0.02m=200Pa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b点所处的深度为
hb=10cm﹣2cm=8cm=0.08m
则b点所受的压强
pb=ρ水ghb=1000kg/m3×10N/kg×0.08m=800Pa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21. 惯性 做功
【详解】惯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羽毛球的质量小,具有的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运动员用手拾起羽毛球的过程中,将羽毛球提升,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做了功.
22. 1.4 100 3.2 3.6×103
【详解】(1)[1]当容器是空时,所装的液体密度为0,密度秤的示数即是容器的重力,所以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1.4N的刻度上。
(2)[2]容器中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G=G总-G容器=2.4N-1.4N=1N
根据G=mg得水的质量
容器的容积为
(3)[3]当容器内装满密度为1.8×103kg/m3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即
V液=V=100cm3
液体的质量
m液=ρ液V液=1.8g/cm3×100cm3=180g=0.18kg
液体的重力
G液=m液g=0.18kg×10N/kg=1.8N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拉=G容器+G液=1.4N+1.8N=3.2N
(4)[4]由图示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则能测量的最大物重为
G1=5N-1.4N=3.6N
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为
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为
23. 加速 竖直向上
【详解】[1]由图乙可知,在0 至 6s 时间内,速度在不断增大,故小王沿杆加速向上运动。
[2]由图乙可知,在15s 至 18s 时间内,速度在不断减小,直到最后停下来。小王爬杆时因为其自身重力的影响,有竖直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他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24. 变小
【详解】(1)[1]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拉力最大,且保持不变,由图得,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为段,即从开始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则该金属块重力为
(2)[2]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浮力最大,且保持不变,金属块受到重力、拉力、浮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浮力大小不变,由
得,拉力大小不变,且最小,即为图中的段,由图像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
则浸没在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3)[3]由图知,在15~25s时间段绳子的拉力逐渐变大,而金属块的重力不变,则由
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4)[4]由可得,金属块的体积
由可得,金属块的质量
金属块的密度为
[5]由图乙图像可知,当金属块上表面到达水面时的时间为,下表面到达水面时的时间为,由得,金属块的高度
则金属块的底面积
25. 甲 =
【详解】[1]因外卖小哥在楼下,他要把食物送到小楷家中必须选择拉力向下的甲图。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由题意可知甲、乙滑轮组的食物和滑轮自重均相同,所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26. 质量 初速度相同时,惯性越大,刹车越困难 不一定
【详解】(1)[1]影响一个物理问题的因素有多个因素时,当研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根据题意可知,影响刹车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可能跟惯性和刹车时车辆的初速度有关,要研究刹车难易程度跟初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车辆的惯性大小相同,而改变车辆的初速度,测量刹车距离。
(2)[2]要研究刹车难易程度跟惯性的关系时,保持车辆的初速度相同,每次都把车开到30km/h,乘客越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距离越长,刹车越难。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初速度相同时,惯性越大,刹车越困难。
(3)[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如果物体没有惯性,它的运动状态随时就可能改变,静止的物体可得运动,运动的物体可能静止。所以一个物体在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力时,不一定保持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7. 同一 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不需要
【详解】(1)[1]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每次应该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2)[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
(3)[3][4]分析三次实验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因而可以推理:如果水平冰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同时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5]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可以说明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无需要重新实验。
28.(1)2N;(2)2N;(3);(4)
【详解】解:(1)铁块受到的浮力为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浮力为2N。
(3)排开水的质量为
排开水的体积为
铁块浸没在水中,铁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为。
(4)铁块的质量为
铁块的密度为
答:(1)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2)溢出水的重力是;
(3)铁块的体积是;
(4)铁块的密度是。
29.(1)2m;(2);(3)50N;(4)300J;(5)60J
【详解】解:(1)如图,一共有3段绳子承担总重力,则,所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2)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可得
(3)根据题意,,由效率计算公式可得
故。
(4)根据题意,,,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5)根据题意,人拉绳子所做的总功为
可得
答:(1)物体上升的高度为2m;
(2)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3)人的拉力为50N;
(4)提升过程中的有用功是240J;
(5)人所做的额外功是60J。
30.
【详解】如图所示,杠杆围绕着O点转动,故O为支点,细线对杠杆向下的力为杠杆的阻力,方向沿绳方向(竖直向下),故在绳子末端标上向下箭头和F2,即为阻力,过支点,做力F2的垂线,即为阻力臂,故如图所示:
31.
【详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则动力越小,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即力臂最长时的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即以OA作为动力臂l1,动力臂最长,过A点作OA的垂线,方向向右上方,即为最小的力F1,如图所示:
答案第12页,共12页
答案第1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