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优化提升训练试题2(含答案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3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教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3-06-07 01:17:09 |
FB.
C.P甲 =P乙FA
A. B.
C. D.
14.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C.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
D.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15.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另有盛有体积相等的水的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把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甲球在A烧杯中漂浮,乙球在B烧杯中悬浮,丙球在C烧杯中沉底,烧杯中的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烧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关系是
B.三个小球排水体积的关系是
C.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
D.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
二、多选题
16.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不变的物体是( )
A.从大梅沙沙滩走入深水处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艇
D.正在盐田港码头卸载货物的货轮
17.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没有力物体就不可能继续运动
D.物体间要发生力的作用就一定要直接接触
18.下列关于惯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C.歼击机在空战时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
D.抛出去的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
19.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快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第1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20.如图甲是边长为a,用均匀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物块,它漂浮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ρ,把它从液体中拿出并擦干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物块材料的密度为
B.物块所受的重力为(a﹣h)ρga2
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ρ(a﹣h)g
D.在图乙中为了能使物块CC′边转动,在AA′边上施加的力F至少是
三、填空题
21.游乐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2.物理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甲,压路机的碾子又粗又宽是为了______;飞机的机翼要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如图乙),是利用了______.
23.小可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的木箱,10s内木箱上升了2m,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10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
24.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中,节目组利用“蛟龙号”将一块边长30cm×20cm×5cm 的长方体泡沫塑料带到马里亚纳海沟的 4810m 处,泡沫塑料将被压成边长9cm×6cm×1.5cm 的长方体,此时“泡沫塑料”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如果此时剪断固定“泡沫塑料”的绳子,它将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ρ海水=1.0×103kg/m3, ρ泡沫塑料=20kg/m3,g =10N/kg)
25.大气压与生活密切相关,驻守青藏高原的战士要用高压锅才能将饭煮熟。同学们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来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他们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发现管内的液柱高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
26.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接着记录一组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 A 点挂 4 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在 B 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 0.5N,当弹簧测力计在 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已知 OC 长度为 4cm,则拉力的力臂为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_N,并在图中画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L______;
(4)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27.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了弹簧测力计、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红糖糯米团((含保鲜膜)。
(1)用保鲜膜包好糯米团,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甲所示,则糯米团的重力为________N。
(2)将糯米团缓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由于糯米团受到_______,所以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
(3)将糯米团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位置,此时糯米团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N。
(4)将糯米团浸没于水中的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丁所示,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取出糯米团压扁,如图戊所示,并对比图_______,说明固体浸没时所受浮力与固体形状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6)若将该糯米团完全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ρ酒精=0.8×103kg/m3)
五、计算题
28.要将一箱底面积是0.25m2,重为1500N的货物运过一条结冰的河,已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000Pa,为了安全过河,减小货物对冰面的压强,先在水平冰面上放置一块底面积是1m2,自重为100N的方木板,然后把货物放在木板中央再拖过河去, g=10N/kg,求:
(1)货物的质量为多少kg?
(2)通过计算说明货物能安全过河吗?
2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作图题
30.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打捞物体,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1.请画出如图所示中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试卷第6页,共10页
试卷第5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公交车里的破窗锤,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B错误;
C.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没有测出数值,故C错误;
D.船只不能并排靠近航行,是因为两船中间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容易使两船向中间靠拢而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图中阴影面积表示质量和体积的乘积,而密度的公式是,故A错误;
B.图中阴影面积表示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而路程的公式是,故B正确;
C.图中阴影面积表示功和时间的乘积,而功率的公式是,故C错误;
D.图中阴影面积表示力和面积的乘积,而压强的公式是,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由图可知,小荣踩的脚印深,小东踩的脚印浅,且小荣脚印的面积大于小东的,因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所以,小荣对沙地的压强大于小东的压强,由F=pS可知,小东对沙地的压力比小荣的小,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50kg左右,重力约是
G=mg=50kg×10N/kg=500N
故A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重力约是
G=mg=0.05kg×10N/kg=0.5N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550g,重力约是
G=mg=0.55kg×10N/kg=5.5N
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书包质量在5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是
G=mg=5kg×10N/kg=50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6.C
【详解】A.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木块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若用手推小车时,没有推动,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力平衡,说明推力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故C正确;
D.若木块和小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木块不受到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先增大,后一直减小到零,故A错;
BC.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是先不变再减小的,故BC错;
D.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故D正确。
应选D。
8.C
【详解】A.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矿泉水瓶静止平面上,所以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压力都等于瓶子重力,故B错误;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倒,故C正确。
D.以电梯为参照物,站在里面的人与电梯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站在里面的人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皮球上升经过A点,到达B点开始下降经过C点,说明B点速度为0,AC两点速度不为0。皮球弹跳的高度逐渐变小,说明皮球运动过程中受摩擦力的阻碍作用,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能量不断减小。
A.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皮球上升、下降过程质量不变,A点速度大于B点速度,所以皮球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故A错误;
BCD.由于皮球运动过程中,不断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能量不断减小,所以A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机械能,B点的机械能大于C点机械能。所以A点的机械能大于C点的机械能。A、C是同一高度的两点,所以A、C点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A点的动能大于C点的动能。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且球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故A错误;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体现在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故B正确;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球给头的力等于头给球的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给脚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容器A和B完全相同,且m水=m酒精,两个木块完全相同,
∴放入木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P=F/S,
∴放入木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又∵将木块放到种液体中时,处于漂浮,
∴G木=F浮=ρ液gV排,即V排=,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ρ液gh=ρ液g×=,∴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时,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故选D.
13.B
【详解】由题意可得,重为G、长为L的水平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A、B支撑着,分别对水平独木桥的支持力为FA、FB,水平独木桥受到的重力为G,所以独轮车对独木桥的压力为F=(m+m人)g,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B端支柱对独木桥的支持力为
所以可得
因为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端支柱所受压力为
由此可知,B端支柱所受压力FB与时间t是一条一次函数图像(不经过原点),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A.核潜艇通过改变自重实现上浮与下沉,由物体沉浮状态可知,核潜艇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错误;
B.由物体沉浮状态可知,悬浮时核潜艇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确;
C.悬浮时核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状态下所受浮力不相等,故C错误;
D.核潜艇通过改变自重实现上浮与下沉,在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但逐渐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受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5.D
【分析】(1)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至容器底部,所以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丙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此分析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
(2)三球质量相等,重力也相等,甲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球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球下沉,浮力小于重力;由此分析三球浮力大小的关系;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由浮力大小关系确定三个烧杯中的关系;
(4)因为是相同的烧杯,由关系就可以判断液面升高的关系,从而判断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关系。
【详解】D.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至容器底部,所以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丙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故D错误,符合题意;
C.甲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球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球下沉,浮力小于重力;三球质量相等,重力也相等,因此三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根据浮力大小关系,因此三个小球排水体积的关系是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A.因为三个烧杯完全相同,里面水的体积也相同,根据排开的水的体积的关系
因此最后烧杯中液面高度的关系是
据p=ρgh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关系是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本题中解题的关键是由物体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判断其密度和浮力大小的关系。
16.BC
【详解】A.从大梅沙沙滩走入深水处的游泳者,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游泳者所受浮力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轮船在长江和大海中都是漂浮的,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故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B符合题意;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器所受浮力不变,故C符合题意;
D.货轮漂浮,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卸载货物时,其重力减小,轮船所受浮力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7.ACD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相互接触时会产生力,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A错误,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一定也是受力物体,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可能继续运动,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相互接触时会产生力,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间的作用力,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CD.
18.ABD
【详解】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火车具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有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歼击机在空战时丢掉副油箱,减小了质量,是为了减小惯性,歼击机更加灵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惯性不是力,不能用作用来描述,故抛出去的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是错误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19.ACD
【详解】A.由图乙可知,第一次所用时间t1小于第二次所用时间t2,由可得,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快,故A正确;
B.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故B错误;
C.两次拉动木块,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木块滑动距离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故C正确;
D.由可得,两次做功相同时,第一次拉动木块所用时间少,所以第1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故D正确。
故选ACD。
20.ABC
【详解】A.因为物块漂浮,所以,整理得
,故A选项正确.
B.A选项中已经求得,则物块所受的重力,故B选项正确.
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压力 ,则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故C选项正确.
D.物体重力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所以.故D选项错误.
21. 不变 做功
【详解】匀速下滑,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臀部有灼热感是通过摩擦做功,把机械能变为内能.
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及内能改变的方式.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所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
22. 增大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详解】压路机的碾子又宽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这样的结果决定了当飞机启动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空气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空气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3. 60W 80%
【详解】[1]由图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做的总功为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所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4. 4.81×107 0.81 上浮
【详解】“泡沫塑料”在4810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4810m=4.81×107Pa;
泡沫塑料将被压成长方体的体积:V=9cm×6cm×1.5cm=81cm3=8.1×10-5m3,
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gV排=1.0×103kg/m3×10N/kg×8.1×10-5m3=0.81N;
泡沫塑料的质量:m=ρ泡沫塑料V=20kg/m3×8.1×10-5m3=1.62×10-3kg,
泡沫塑料的重力:G=mg=1.62×10-3kg×10N/kg=1.62×10-2N,
因为1.62×10-2N<0.81N,即G<F浮,所以此时剪断固定“泡沫塑料”的绳子,它将上浮.
25. 变大 减小
【详解】[1][2]把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大,原因是气压计内的压强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不变,而气压计外的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那么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大了。
26. 右 便于测量力臂 只有一组数据,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6 2 3 A
【详解】(1)[1][2][3] 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故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因为这个时候钩码对杠杆的力是竖直方向的,拉力力臂可以直接在杠杆上读出来;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是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的,因为一次实验,偶然性太大,得不到普遍规律。
(2)[4] 在 A 点挂 4 个钩码,力臂是3格,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点的力臂为2格,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故应在 B 点挂6个钩码。
(3)[5][6][7]拉力的力臂是过O点过拉力F的垂线,力臂的大小为OC的一半,为2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
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为3N;过O点做拉力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臂,故如下图所示:
(4)[8]下列四个因素中,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影响力的大小,影响实验结果,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也会影响拉力的大小,影响杠杆平衡,而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也会影响力F的大小,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稳定性好,有利于研究杠杆平衡,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故选A。
27. 1.2 浮力 小 1 无关 丙(丁)均正确 无关 0.4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糯米团的重力为1.2N。
(2)[2]将糯米团缓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糯米团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不同,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较大,所以会受到水施加的向上的力,即浮力。
[3]糯米团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拉力和浮力,三个力关系为
由于糯米团在水中排开的水体积越来越大,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由
可知,弹簧测力计对糯米团的拉力会变小,所以示数逐渐变小。
(3)[4]将糯米团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位置,弹簧测力计对糯米团的拉力0.2N,此时糯米团受到水的浮力为
(4)[5] 将糯米团浸没于水中的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丁所示,弹簧测力计对糯米团的拉力不变,由
可知,浮力大小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5)[6][7]要研究固体浸没时所受浮力与固体形状的关系,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不变,所以取出糯米团压扁后,放入水中后要对比图丙或图丁;对比图丙、丁、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对糯米团的拉力不变,则糯米团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说明固体浸没时所受浮力与固体形状无关。
(6)[8]糯米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N,根据可知,糯米团的体积为
若将该糯米团完全浸没在酒精中,则糯米团受到的浮力为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8.(1)150kg;(2)货物能安全过河
【详解】解:(1)由可得,货物的质量为
(2)货物放在木板中央时,木板对冰面的压力为
木板对冰面的压强为
由可知,货物能安全过河。
答:(1)货物的质量为150kg;
(2)通过计算可知货物能安全过河。
29.(1)800J;(2)200W;(3)200N, 75%
【详解】(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400N×2m=800J
(2)由图知道,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移动的距离
s=2h=2×2m=4m
人拉绳子做的总功
W总=Fs=250N×4m=1000J
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
(3)由知道,动滑轮重
G动=2F-G物=2×250N-400N=100N
所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00N的物体时的拉力
由知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答:(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800J;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200W;
(3)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30.
【详解】过A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F2);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过支点O作垂直于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阻力臂l2),如图所示:
31.
【详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是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故过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垂直于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和F表示,如图所示
答案第2页,共13页
答案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