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题型四 综合应用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题型四 综合应用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7 15: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三部分 重难题型集中练
题型四 综 合 应 用
类型1 生 态 环 境
1.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会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自动调节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它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
碳-氧平衡
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等
2.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O2表示氧气、CO2表示二氧化碳,A、B、C、D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分析回答问题。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___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2)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图中能通过该生理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_(填字母)。
(3)该草原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____________的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人为因素,列举一种可能破坏该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
ACD
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自然因素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4)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____________,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室效应
绿色出行、节约水电等
3.《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分析回答问题。
(1)大熊猫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胎生、哺乳
(2)蝴蝶与会标图中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_。
(3)绿孔雀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的结构_________有关。“孔雀开屏”是孔雀的一种求偶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该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体内没有脊柱
外骨骼
气囊
先天性行为
(4)“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相比两栖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爬行动物
它们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6)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多植树造林;开展爱鸟周活动;消灭白色垃圾;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类型2 生 产 生 活
4.草莓营养价值丰富,适应性强,喜光,省肥,易管理,是一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在一封闭的草莓大棚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测量了24小时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绘制了图甲,分析回答问题。
(1)全世界草莓有20 000多种,体现了生物_________的多样性。
(2)图甲中曲线B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莓在生长旺盛时期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
基因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蒸腾作用
(3)为了提高草莓产量,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们建议果农:晚上适当增加光源;开花期间,在棚内放养一群蜜蜂,并施加____肥,促进花粉管的生长和延长,避免草莓“花而不实”。同时,结合图甲,果农在DE段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产量?_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
(4)夏天时,草莓容易腐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是翻阅资料后得出的草莓呼吸作用强度和温度的关系,据图分析提出保存草莓品质的方法:_________。
(5)草莓根系分布较浅,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不能积水,否则会烂根死亡,原因是草莓的根需要进行_________作用。
夏天温度较高,适合微生物大量繁殖
冷藏
呼吸
(6)一株草莓植株上常常结很多果实,有经验的果农并未全部保留,而是进行疏果,只保留少数,目的是使保留的果实有充足的_________供应,并经过茎的_________输送给果实,提高草莓的品质。
有机物
筛管
5.小麦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含量逐渐_________。播种前松土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叶肉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经_________运输到种子内储存。
减少
充足的空气
光合作用
筛管
(3)小麦返青后,通常追施含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无机盐的肥料,以增加产量。进入抽穗期后,小麦的蒸腾量与吸水量增大,小麦通过根尖的_________区吸收水分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氮、磷、钾
成熟
(4)为提高小麦产量,农民往往增加磷肥的施肥量。施肥量在什么范围内是最适宜的?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横轴表示不同的磷肥施肥量;曲线①表示小麦对磷肥的吸收量,对应左侧纵轴的数据;曲线②表示小麦的产量,对应右侧纵轴的数据。
据图分析:在施肥量小于_____千克/公顷时,施肥量越大,磷肥吸收量越_______,小麦的产
80

量越高;当施肥量大于此数值后,随着小麦的磷肥吸收量继续增加,小麦产量增加的幅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合理施肥的角度分析,施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原因之一是施肥量太大,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_小麦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不利于生长。
减小
高于
6.某同学在社会实践时参观了啤酒厂,回来后查阅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啤酒的酿造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用碘液对该微生物染色,能看到其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
细胞核和淀粉粒
(2)酿酒过程中将麦芽汁煮沸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酒精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18~2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是该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温度与产酒量的关系,据图不能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填字母)。
A.酿酒时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提高
产酒量
B.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温度都不利于该微生物发酵
C.20 ℃是该微生物发酵的最适宜温度
D.在有氧条件下,该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受到抑制
杀死其他杂菌
18~25 ℃酵母菌的繁殖能力最强
D
(3)从生物类群的角度看,酿酒所用微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菌,与细菌相比其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酿酒过程中能产生泡沫和酒精,泡沫中的气体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释放出来的_____________。
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有成形的细胞核
二氧化碳
类型3 医学与健康
7.下图中,图一的A、B表示日常生活中发生危急和意外伤害时所使用的急救方法,图二为“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健康是指一种在_________上、_________上和___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
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
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科学研究表明,这些疾病不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个人的_________有关。
(2)图一A为心肺复苏术,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_________,再做______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____________有搏动。
生活方式
畅通
2
颈动脉
(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一B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_点。
(4)图二为“板蓝根颗粒说明书”部分内容,根据说明书判断:①根据说明书右上角标志,该药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自行购买;②该药可服用的日期至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年×月×日)。
b
可以
2020年5月31日
8.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消化后吸收进入血液。
(2)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应多吃一些瘦肉和奶制品等含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唾液腺、胰腺、肠腺
蛋白质
(3)营养物质和氧气都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系统运输,列举一例该系统的动力器官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低强度、缓节奏的有氧运动,可
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
致缺氧,右图中b、c的具体过程是
_________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
_________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
血液循环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
氧气
二氧化碳
(5)图中进入人体血液的氧气要到达
泌尿系统至少要经过左心室____次。
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
这与图中的_____(填字母)有关。
(6)一个人如果出现食量大增、逐渐消瘦、情绪易激动、失眠健忘等现象,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分泌过多导致的。
1
e
甲状腺激素
9.目前新型冠状肺炎仍在全球流行,我国普接疫苗,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取得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同学们分析资料并根据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图一)和肺部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二)回答问题。
(1)痰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新冠肺炎患者咳出痰液的时候,图一中的“B”处于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严重的新冠患者往往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肺泡里充斥着炎性分泌物(黏液),而难以完成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所以图二中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较低。
气管和支气管
舒张
肺泡与血液
b
氧气
(3)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该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4)疫情防控期间,对发现的可疑人员进行隔离,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___。我国生产的某种药物对新型冠状肺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需要者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它属于_____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新型冠状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
控制传染源
非处方药
(5)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对于人体来说属于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图三是人体免疫示意图,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与图_________所示的免疫类型相同。
抗原

类型4 与生物现象相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回答问题。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_________刺激引起的,红杏出墙反映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一棵新杏树,这反映生物能够_________。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_________现象;杏之间有差别,有大有小,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_________现象。
(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由于杏树进行____________往空气中散失水分,从而提高大气湿度,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
遗传
变异
蒸腾作用
生物影响环境
(5)进入秋季之后,杏树的叶子就开始变黄并慢慢脱落,这反映生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落叶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_________,落叶还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盐,再次被植物利用。
排出体内的废物
适应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11.果蝇是研究生殖、发育和遗传的良好材料,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该图所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性别是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其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
3对常染色体+XY
雄性
X或Y
(2)图乙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果蝇的体色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相同的体色,该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果蝇的灰身属于_________性状,用R、r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亲代灰身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
性状
遗传
显性
Rr、Rr
(3)子代果蝇出现黑身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的变异,它在子代中所占比例为_________。如果子代灰身果蝇有300只,则灰身的杂合体果蝇有_________只。
可遗传
25%
200
12.松果体是位于脑干和小脑上方的红褐色豆状小体,是人体“生物钟”的调控中心。昼夜周期中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会引发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量相应出现昼夜周期性变化(如图一和图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变化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活动属于反射,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其中感受器是_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
(2)褪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在白昼减少,夜晚增加。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这个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调节中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也参与其中。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射弧
视网膜
松果体
激素
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减少
(4)若夜晚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原因是手机光线会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再者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会使_________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视网膜_________形成近视。
(5)除上述外,睡前不宜观看比赛等使情绪激动的节目,这会使人体的_____________高度兴奋。
抑制
晶状体
前方
大脑皮层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