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三部分 专题特训卷 (实现单点突破)
2023年广东中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一)
古诗文默写、词语运用、修改病句
1.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诗写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萧关逢候骑
塞上燕脂凝夜紫
浊酒一
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古诗文默写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既富于哲理,又表达作者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不畏浮云遮望
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谁家新燕啄春泥
惶恐滩头说惶恐
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道出作者情趣之所在,现在常用来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另外的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
8.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9.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潮平两岸阔
白露未晞
1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1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
然而涕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
沾巾
14.白居易《卖炭翁》中描绘了卖炭翁衣不避寒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15.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6.秋瑾的《满江红》中表达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诗句是: 四面歌残终破楚 , 八年风味徒思浙 。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
炭贱愿天寒
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四面歌残终破
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17.学习古诗文,我们感受到文人志士的真挚情怀。从“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我们读出了苏轼对人生聚散离合的豁达;从“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我们感受到张岱之“痴”:痴迷于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雾凇沆砀
18.古诗文默写。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2) 窥谷忘反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也无风雨也无晴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6) 皆有所养 。
莫笑农家腊酒浑
幼有所
长
皆有所养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采菊东篱
下
悠然见南山
会当凌绝顶
一
览众山小
19.(新考法)在我们初中语文学习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结合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自强不息的体现 诗文出处 诗句
心忧天下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先天下之忧而
忧
后天下之乐而
乐
里
自强不息的体现 诗文出处 诗句
勇往直前的自信精神 《行路难(其一)》 (2) 长风破会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面对挫折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沉舟侧畔千 ,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
时
直挂云帆济沧
海
沉舟侧畔千帆
过
里
自强不息的体现 诗文出处 诗句
忠君报国的个人志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欲为圣明除弊事,(4) 肯将衰朽惜残年!
心胸豁达的美好祝愿 《水调歌头》 (5) 但愿人久 , 千里共婵娟 。
请你根据对“自强不息”这一主题的理解,写出能体现这一精神的连续的两句诗文:(6) 示例 骥伏枥 , 志在千 。
肯将衰朽惜残
年
但愿人长
久
千里共婵娟
示例: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里
词语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这些年老的树,在山岗上集成树林,荫.蔽.着一个古老的乡村和它的居民。
B.刘永坦儿时的记忆里有父亲嘱.咐.他“科学救国”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报国图强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深深埋下,生根发芽。
C.六月骄阳似火,血.气.方.刚.的广州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公益活动,守望互助。
D.钓鱼时,只要鱼儿将饵料吸入嘴里准备游走或转向时,浮漂一定会出现清晰的信号,这时候提竿就十.拿.九.稳.了。
C
【解析】A项,荫蔽:(枝叶)遮蔽。B项,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C项,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句中用来形容所有的广州人不恰当,属对象用错。D项,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冯叶嘉同志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忠诚与担当,彰.显.了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
B.民族舞剧《李白》《昭君出塞》凝.聚.着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正大气象、气度神韵。
C.水质污染,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若再不改变原来竭泽而渔的做法,那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山.穷.水.尽.了。
D.对于这次秋游的目的地,大家面.面.相.觑.,各抒己见,最后还是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
D
【解析】A项,彰显:鲜明地显示。B项,凝聚:聚集;积聚。C项,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D项,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与句中的“各抒己见”语义矛盾,使用错误。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书法中的“颜筋柳骨”之“柳骨”是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B.管延山从小生活在革命老区,十分羡慕穿上军装的邻居哥哥,每次哥哥回乡探亲,他总站在屋外眺.望.许久。
C.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D.随着国家发布全民接种疫苗的消息,市民朋友一个接着一个接.踵.而.至.,各医疗机构皆迎来了接种疫苗高峰。
D
【解析】A项,遒劲:雄健有力。B项,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C项,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D项,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连接不断地到来。与句子中的“一个接着一个”语义重复,使用错误。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再回首才发现,初中三年,那些逝去的欢乐和忧.戚.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B.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中,十几只丹顶鹤时而在空中盘.旋.飞舞,时而落地跳跃嬉戏,使冬日的湿地充满生机。
C.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绵延数千里,横跨亚欧大陆,扣.人.心.弦.,使人赞叹。
D.春天是个蹑手蹑脚的孩子,他不会像肃杀的寒冬来得那样咄.咄.逼.人.。
C
【解析】A项,忧戚:忧伤。B项,盘旋:环绕着飞或走。C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句中用来形容“丝绸之路”属对象用错,使用错误。D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人们走进一处处革命旧址、瞻.仰.一件件红色文物、聆听一个个英雄故事,感受革命文化。
B.在扬美古镇,齐鲁文化和岭南文化相互交织,街巷、宅院、码头等无不氤氲着绵.延.千年的烟火气。
C.舞阳河两岸的游客目.不.窥.园.,兴奋地观看世界上最长的木龙舟入水的壮观场面。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兀.兀.穷.年.,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耗尽了心血。
C
【解析】A项,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B项,绵延:延续不断。C项,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句中用来形容游客观看龙舟入水属望文生义,使用错误。D项,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点亮理想,以梦为马,共同奔赴星辰大海,青少年将看到更辽阔的未来,中国航天将拥有更斑.斓.的明天。
B.姜夔到石湖拜谒前辈范成大,第一次见面,范成大对这个身份卑微的青年保持了一份矜.持.。
C.所谓“善读书”,即善在“心上”,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雷打不动。如果心.不.在.焉.,纵有千万种读书方法也是枉然。
D.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里,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逗得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D
【解析】A项,斑斓:灿烂多彩。B项,矜持:庄重;严肃。C项,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D项,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与句中的“笑了”语义重复,使用错误。故选D。
7.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特立独行是一种勇气,魏晋时期,陶渊明不屑功名利禄,归隐田园,安然地过着质.朴.的生活;仗义执言是一种勇气,闻一多面对凶险,拍案而起,戛.然.而.止.;至死不懈也是一种勇气,邓稼先为制造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鞠.躬.尽.瘁.,虽死不悔。今天,我们以青春的勇气,以烂.漫.的笑脸迎接前方的风雨。
A.质朴 B.戛然而止 C.鞠躬尽瘁 D.烂漫
B
【解析】A项,质朴:朴实;不矫饰。此处形容陶渊明天真自然的生活态度,使用正确。B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此处形容闻一多拍案而起的勇气,属对象用错。C项,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此处形容邓稼先忠心为国,使用正确。D项,烂漫: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此处形容青春的笑脸,使用正确。故选B。
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发给莫言先生的邀请函,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D )(3分)
我校第五届读书节将于2023年4月23日至4月25日举行。作为家乡的学子,我们特向您发出诚挚邀请,恭.请.您莅.临.指导并给广大同学发表演讲。虽然您现在已是蜚.声.中.外.的公众人物,事务繁忙,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惠.顾.!
A.恭请 B.莅临 C.蜚声中外 D.惠顾
D
【解析】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此处用来欢迎莫言先生不妥当,属对象用错。故选D。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将“严重”与“造成了”互换位置)
B.“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承重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新气象。(把“新气象”改为“新局面”)
C.怎样充分发挥我市各方面的优势,推动城市不断发展,是广大干部的强烈愿望。(删去“怎样”)
D.自然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删去“不再”)
B
修改病句
【解析】B项动宾搭配不当,“承重”与“发展战略部署”不能搭配,应把“承重”改为“承载”。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广东省加大岭南古籍的整理、搜集和研究力度,对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有重要意义。(将“搜集”置于“整理”之前)
B.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海峡论坛是深受两岸同胞认可的“百姓论坛”,在两岸同胞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惠民路”。(把“架起”改成“构建”)
C.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在“见贤思齐”前加上“获取”)
D.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了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删去“不好”)
B
【解析】B项搭配不当,“架起”与“惠民路”不搭配,应在“惠民路”前面添加“铺就了”,并在“铺就了”前加逗号。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把“归根到底还”改为“关键”)
B.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征程,她是“时代楷模”。(把“征程”改为“篇章”)
C.广州地铁18号线成功完成逐级提速,运行最高速度达到176 km/h,刷新了国内地铁试跑的最高速度记录。(在“逐级提速”后加上“试验”)
D.矗立着的文化剧院大厦和演播厅高低成趣,俯仰生姿,恰如宛若一艘巨轮昂首前行在东湖上,成为一抹独特又亮丽的风景。(删去“恰如”)
A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演示的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奇特现象,激发了科学对广大青少年的兴趣。(把“科学”和“广大青少年”互换位置)
B.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奋进。(在“奋进”后加上“的力量”)
C.谁也不能否认家庭教育不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否认”改为“否定”)
D.随着广州非遗街区的开放,结合5G云计算、AR/VR等技术,使大众领略到非遗工艺的精妙之处。(删去“随着”或“使”)
C
【解析】C项否定不当,应将“不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中的“不”删去。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智慧物流快线的开通,为粤西山区8000余名村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悄悄地改进了村民的生活状态。(删去“的开通”)
B.当今的中国,如同一艘稳健航行的巍巍巨轮,搭载亿万人民的梦想乘风破浪,不断驶向光辉。(在“光辉”后加上“的彼岸”)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取决于创作者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在“创作者”后加上“是否”)
D.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在“以兼收并蓄”后加“的态度”)
A
【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改进”与“生活状态”不能搭配,应把“改进”改为“改变”。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广州国际灯光节以“光·影”为设计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并给设计者自由的创作空间。(在“征集”后加上“作品”)
B.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其散文平淡质朴,让人不禁浸透其中。(把“浸透”改为“沉浸”)
C.我们平时的阅读,不仅要广泛涉猎名家名作,但是要学会阅读具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的读物。(将“具有时代气息”与“贴近生活”互换位置)
D.潮汕牛肉丸这一闻名全国的美食名片被送上了冬奥会运动员的餐桌,粒粒Q弹,备受欢迎。(删去“名片”)
C
【解析】C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但是”改为“还”。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汉字增加困难。(把“这样”改为“否则”)
B.随着宋代社会饮食奢侈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使一些有识之士有所警觉,呼吁节俭饮食、倡导清俭食风者不断涌现。(删去“使”)
C.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提炼、整理和编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更加集中、完整和有代表性。(将“提炼”与“整理”互换位置)
D.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删掉“使”)
D
【解析】D项成分赘余,“过分”与“溺爱”语义重复,可删去“过分”。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港珠澳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安装和生产技术为世界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样本和宝贵经验。(将“安装”与“生产”互换位置)
B.历史不容抹黑,英雄必须捍卫,一个民族能否长远地发展下去,关键在于具有正确对待历史、对待英雄的态度。(在“具有”前加上“是否”)
C.在《树木之歌》一书中,用科普和审美两种方式,将体验、抒情、想象结合,使读者感受到树木“歌唱”的玄妙。(把“玄妙”改为“奇妙”)
D.广州塔及周边地区每年可以吸引游客数千万次人次,如此高密度的人流量,对科学有效的景区服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将“数千万次人次”改为“数千万人次”)
C
【解析】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和“中”。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让非遗走入大众生活,提高了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可见度。(将“认知度”与“可见度”互换位置)
B.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研究人员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吴承恩创作这一说法为准。(把“关于”改为“对于”)
C.因实施虚假商业宣传以及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在“警告”前加上“处以”)
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节气与古诗词结合,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中的如画江山,新颖而不失浪漫,眼前一亮,网友纷纷称赞“很美很中国!”(在“眼前”前加上“让人”)
B
【解析】B项句式杂糅,“以……为准”“采用的是……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可删去“以”和“为准”,或删去“采用的是”。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抓紧治霾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同心治霾方能共赢蓝天。(删去“目前的”)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求学时要勤奋努力。(把“多寡”改为“多少”)
C.复学后,不少同学仍沉迷网络世界,学校为此加大了管理力度和心理疏导。(在“和”后加上“加强了”)
D.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东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将“取得了”与“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把“要”改为“是否”,或者把“要勤奋努力”改为“勤奋努力的程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