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7 19: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心所欲 截然不同
B.心平气合 金碧辉煌
C.应接不暇 美味家肴
D.迫不急待 哄堂大笑
2.下列哪一组关联词语能将下面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呢( )
父亲新开辟的菜园被暴风雨冲得一千二净。父亲没有气馁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C.宁可……也不……
D.因为……所以……
3.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了,我根本听不懂,你必须再给我讲一遍。
B.明天是他十五岁诞辰。
C.谢谢您给我提出的建议,我一定会努力改正的。
D.同志,这个道理这么简单,是个人都懂,你怎么就不理解呢?
4.下列格言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驰骋。
D.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6.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或讽刺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复习。)
B.举世瞩目(全。)
C.有朋自远方来(自己。)
D.曲高和寡(少。)
8.写一副对联,上联是“池中荷叶鱼儿伞”,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A.梁上蛛丝燕子帘
B.山上新月半亭风
C.岸上麻叶伸绿掌
D.半场杨柳拂楼台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
C.《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解决”的意思。
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做的演讲。
C.《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腊八粥》这篇课文中,儿童八儿天真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
11.下列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卖——扇子啦!”(声音的延长)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解释说明)
C.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语意的转折)
D.“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补充说明)
1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13.下列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一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
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D.他们高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们俩了。”
14.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似的(sì) 抹净(mā) 潺潺流水(chán) 踮起脚尖(diān)
B.尘埃(āi) 榉实(jǚ) 众星拱月(gǒng) 络绎不绝(luò)
C.潜水(qián) 混乱(hùn) 沏茶(qī) 黯然失色(àn)
D.颤抖(chàn) 脊梁(jí) 笤帚(tiáo) 夜以继日(jì)
15.下面四组词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 )
A.舜间 搁板 惊慌 虎视眈眈
B.抱怨 暄闹 抵御 自作自受
C.萧静 家景 礼貌 不假思索
D.轨道 清幽 疙瘩 指手画脚
16.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塵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B.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C.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D.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1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新年到了,大街小巷万象更新,好不热闹。
B.我现在郑重其事地向你宣布一件事!
C.爷爷最近很闲,无济于事。
D.他能够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观察出一些规律,我真的很佩服!
18.下列对诗句中的字词理解有误的是( )
A.山行:在山中行走。 B.红于:非常红。 C.斜:倾斜。
19.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媚的新月 高耸的金字塔
B.清脆的笛声 微弱的光芒
C.平静地穿过 耐心地挣扎
D.沉沉地入睡 匆匆地散步
20.下列三字俗语指的是哪一类人,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B.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C.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D.小蜜蜂——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2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数量统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练成刚 积劳成疾 蜂涌而至 精兵简政(3个错别字)
B.独出心裁 见微知著 萧然起敬 卓有成效(1个错别字)
C.触内旁通 司空见贯 铺天盖地 目澄口朵(4个错别字)
D.革故鼎新 与世隔决 美不盛收 集思广义(2个错别字)
22.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
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下列诗句中表现儿童情趣的是( )
A.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B.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问人。
C.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D.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24.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
B.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
D.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
25.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6.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温暖的话语 温暖的手掌 温暖的眼神
B.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C.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D.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二、填空题
27.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杨氏(sì shì) 家禽(qín qínɡ) 应(yīnɡ yìnɡ)声
甚(shèn shènɡ)至 造诣(zhǐ yì) 为(wéi wèi)设果
28.选字填空。
杨 扬 ( )树 表( ) ( )柳 飞( )
长 常 ( )城 平( ) ( )短 经( )
29.下列短语或成语中有五个错误字,圈出来并订正。
(1)再劫难逃 (2)气息奄奄 (3)相得益张 (4)合辙押韵 (5)重峦叠障
(6)因地制宜 (7)首屈一指 (8)察言观色 (9)门廷若市 (10) 世外桃园
订正:
30.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损害;③端正,正直;:④高。
(1)危峰兀立( ) (2)危及生命( ) (3)居安思危( ) (4)正襟危坐( )
著:①显著;②显出;③写作;④著作。
(5)见微知著( ) (6)著书立说( ) (7)成效卓著( ) (8)鸿篇巨著( )
31.标点妙用(辨析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次数的递增
(1)古老的钟尽责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3)“我……我嘛 ……缝缝补补……”( )
(4)我校的兴趣小组可多啦,有舞蹈、国画、武术、魔方……( )
32.日积月累及名句默写。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_________。
(3)听君一席话,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
(5)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正确。
B项,“心平气合”应为“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C项,“美味家肴”应为“美味佳肴”,指精致可口的饭菜。
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指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B
【详解】考查对关联词语的搭配与运用。
“如果……就……”属于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虽然……但是……”属于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宁可……也不……”属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属于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结合题干来看两句话属于因果关系,所以选择“因为……所以……”进行搭配。
3.C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A项,从题干来看与老师对话要用敬语,应尊称为“您”。
B项,诞辰:意思是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所以属于搭配不当。
D项,结合题干来看具有讽刺攻击性,不得体。
4.A
【详解】本题考查格言的理解,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
B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C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故选A。
5.D
【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属于语义重复,删除“的结果”。
B项,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项,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跑着。
6.A
【详解】考查对标点的作用分析。
结合题干来看引用寒鸦都耐不住寒冷,所以起到引用的作用,选择A。
7.C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A项,“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温”是温习、复习的意思,正确。
B项,“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是全的意思,正确。
C项,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自:从。该项错误。
D项,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寡:少。该项正确。
8.A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要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池中荷叶鱼儿伞”是指池中的荷叶做了鱼儿伞。应对“梁上蛛丝燕子帘”,是指梁上的蛛丝做了燕子的帘子。
9.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掌握,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
B项中,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
“渔民”“工匠”“流浪汉”并列词语,可以用顿号。
10.A
【详解】本题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联系生活,抓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在脑海里形成想象的画面,去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描绘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决断,判定,判断”的意思。
11.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即破折号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自己的标点符号的知识作答,辨析各项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否正确。
首先要知道,破折号有以下作用:①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②用于话题突然转变。③用于声音延长。④表示意思的递进。
A 句子“卖——扇子啦!”中的破折号用于声音延长,由此可知本题判断正确。
B 句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中的破折号用于解释说明的部分,由此可知本题判断正确。
C 句子“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中的破折号用于语意的转折,由此可知本题判断正确。
D 句子“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中的破折号用于话题的突然转变,不是补充说明,故本题判断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考查对标点的运用和辨析。
C项,错误。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苏艾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形式的掌握,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的使用。分类如下:
(1)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说”后加冒号前引号。
(2)内容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
(3)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前引号。
(4)省略提示语。
13.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有误,“……”“等等”都表示省略,使用一项即可,该项不符合规范。
B.选项正确。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想”后用逗号。
D.有误,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用冒号。
14.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有误。似的,拼音:shì de,意思是指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B 有误。榉实,拼音:jǔ shí。
C 正确。
D 有误。脊梁,拼音:jǐ liáng,jǐ liang。
1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舜间”应为“瞬间”,指转眼之间。
B项,“暄闹”应为“喧闹”,指喧哗热闹。
C项,“萧静”应为“肃静”,指严肃寂静。
D项正确。
16.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节人当做人来写,正在激烈的奋战(战斗)中,而且还非常激烈。
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茅屋里的一切比作银纱。
C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骏马和大牛当做人来写,会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D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当做人来写,变了脸色。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7.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形式上以四字居多,许多成语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成语的积累。
A、B、D正确。C选项有误,“无济于事”,意思是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用在此句不恰当。应改为“无所事事”意思是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
18.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中字词解释的能力。
此题里的词语出自杜牧的《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红于:胜过。选项B错误。
19.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A项:“明媚的新月 ”,明媚与新月搭配不当,应为“弯弯的新月”。
C项:“耐心地挣扎”,耐心与挣扎搭配不当,应为“耐心地等待”。
D项:“匆匆地散步”,匆匆与散步搭配不当,应为“悠闲地散步”。
20.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掌握和运用。
小蜜蜂,一般指辛勤劳动且无私的人。
2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中“百练成刚”的正确写法是“百炼成钢”,“蜂涌而至”的正确写法是“蜂拥而至”。有三个错别字。
B选项中“萧然起敬”的正确写法是“肃然起敬”。有一个错别字。
C选项中“触内旁通”的正确写法是“触类旁通”,“司空见贯”的正确写法是“司空见惯”,“目澄口朵”的正确写法是“目瞪口呆”。有四个错别字。
D选项中“与世隔决”的正确写法是“与世隔绝”,“美不盛收”的正确写法是“美不胜收”,“集思广义”的正确写法是“集思广益”。有三个错别字。
22.A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歌赋的理解和分析。本题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AC两项。
A项:本句诗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B项:本句诗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C项:本句诗出自高鼎的《村居》,这句诗的意思是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D项:本句诗出自杜牧的《山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描写的深秋的景色。
23.AB
【详解】本题考查的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本题中表现儿童情趣的诗句是AB两项。
A项:出自白居易的《池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表现出了儿童的情趣。
B项: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表现出了儿童的情趣。
C项: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和儿童的情趣无关。
D项:出自杜牧的《清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和儿童的情趣无关。
24.C
【详解】考查对关联词的搭配辨析能力。
结合“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来看“一边……一边……”属于并列关系,用于同一陈述对象的并列行为,题中“老师”与“同学们”属于不同现象,所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C项有误。
25.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注意结合前半句,句子中前面是总写后面是分写,联系“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可知句子的形式是有什么样的什么。因此,填“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C项:“沉痛的脚步”应为“沉重的脚步”。
27.shì qín yìnɡ
shèn yì wèi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杨氏:yáng shì
家禽:jiā qín
应声:yìng shēng
甚至:shèn zhì
造诣:zào yì
为设果:wèi shè guǒ
28. 杨 扬 杨 扬 长 常 长 常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杨:杨树,落叶乔木。
扬:意思有:1.高举;向上升:~手。~帆。 2.在空中飘动:飘~。飞~。 3.往上撒:~场。 4.传播出去:宣~。 5.称赞:颂~。表~。 6.指江苏扬州:~剧。
长:多音字,读cháng时,意思有: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a)指空间。~~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2.长度。3.长处。4.做得特别好。5.多余;剩余。6.姓。读zhǎng时,意思有:1.领导人。2.生。山上~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这孩子~得真胖。4.增进;增加。吃一堑,~一智。
常:意思有:1.一般;普通;平常:~人。~识。~态。 2.不变的;固定的:~数。冬夏~青。 3.时常;常常:~来~往。我们~见面。 4.指伦常:三纲五~。 5.姓。
29.(1)再——在(3)张——彰(5)障——嶂(9)廷——庭(10)园——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0. ④ ② ① ③ ② ③ ① ④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1)危峰兀立:指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从中可以看出“危”的意思是高。
(2)危及生命,指对生命构成了威胁和损害,所以“危”的意思是损害。
(3)居安思危,指在平时的时候想到了危险,所以“危”的意思是危险,不安全。
(4)正襟危坐,指端端正正地坐着,所以“危”的意思是端正、正直的意思。
(5)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所以“著”的意思是显出。
(6)著书立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所以“著”的意思是写作。
(7)成效卓著,形容在某方面上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成绩,所以“著”的意思是显著。
(8)鸿篇巨著,意思是规模宏大的著作,所以“著”的意思是著作。
31. D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句中省略号的用法,要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作答。
(1)“古老的钟尽责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中“十下,十一下”的后面可能还有十二下、十三下被省略了。因此,省略号表示数量的递增。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句话中前面感叹自己活着回来了,后面是问对方在家做什么,前后说的是两个话题。因此,省略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3)“我……我嘛 ……缝缝补补……”这句话中“我……我嘛 ”表示断续地说话。因此,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我校的兴趣小组可多啦,有舞蹈、国画、武术、魔方……”这句话中“舞蹈、国画、武术、魔方”是对“兴趣小组”的列举,后面可能还有其他的兴趣小组被省略了,没列出来。因此,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2. 脉脉不得语 何时复西归 胜读十年书 要留清白在人间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脉”“得”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复”“时”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胜”“读”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留”“要”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到”“恨”的正确写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