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马说》教学设计[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5-15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 开 课 教 案
《马  说》
 时间:二00六年四月十八日
地点:毕桥中学 八一班
 
使用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授课人: 朱 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祗、骈、食、策”等文言实词的用法,掌握“其”的用法。
2、 了解“说”这种文体及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2、 能力训练:
1、 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千里马和伯乐的寓意。
2、 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 拓展思维分析本文的现实意义。
3、 情感体验:
体会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懑;跨越时空与他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
教学重点:
文意的掌握,情感的揣摩,主旨的归纳
教学方法举隅
点拨法,帮助学生掌握文意,背诵全文;探讨质疑法 ,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情境激趣法,开拓学生思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体裁简介,重点词句点拨,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揭示寓意,归纳主旨,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1、 情景导入:
多媒体显示“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二:深入阅读,逐层探讨
1、 揭示千里马与伯乐的寓意 
2、 归纳主旨 
(1) 结合本文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2) 找出能体现这种愤懑的情感的句子,仔细品读。
(3) 请同学试着有感情朗读,学生评价。
(4) 归纳本文主旨
多媒体显示“推敲的故事”文本,说明韩愈本身就是一个伯乐。
3、 拓展延伸
(1) 学生听一则关于现代大学生求职的故事,然后让学生结合本文主旨各抒己见 
(2) 课堂小练笔
穿越历史时空,与一千二百年前的大文豪作真情对白,写一段不少于两百字的短文。
2、 课堂总结
《马说》是唐代散文巨匠韩愈的一篇力作,作者“以诗为文”,用诗的情调和韵味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的不满。
同学们要通过对这篇文章学习掌握一种阅读此类佳作的方法
板书设计
揭示寓意:千里马——人才  伯乐——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归纳主旨:以千里马不被发现为喻,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埋没人才的统治者的嘲讽
拓展思维:跨越时空,与作者真情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