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7 09:48:59

文档简介

2023 年泉州期末模拟
高 一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如图所示,在到达竖直位置
的过程中,飞行员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乙所示,河宽为300m,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 150 秒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 4 米/秒
3.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和L ,中间球网
1 2
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
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
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v的取值
范围是
L g g
A 1. 2 6h 1 6h
L 2 2
1 g (4L +L )gB. 4 h 6h
L (
1 g 1 4L
2+L2 )g
C. 2 6h 2 6h
L 2
1 g 1 (4L +L
2)g
D. 4 h 2 6h
高一物理 第 1 页 (共 8 页)
4.如图所示,竖直杆AB在A、B两点通过光滑铰链连接两等长轻杆AC和BC,AC和BC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轻杆长均为L,在C处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在装置绕竖直杆AB转动的角速度ω从 0 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ω=0时,AC杆和BC杆对球的作用力都表现为拉力
B.AC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时间后,AC杆与BC杆上的力的大小之差恒定
g cos θ
D.当ω= 时,BC杆对球的作用力为 0
L
5.17 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
公转半径的 18 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
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
图所示。从公元前 240 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它最近一次回归的时
间是 1986 年。从公元前 240 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彗星回归记录的次数,最合理的是
A.24 次 B.30 次 C.34 次 D.124 次
6.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 1994 年到 2002 年间S2
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000AU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为1AU)的椭圆,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 2020 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
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A 4.4×10 M
B.4×106M
C 8.4×10 M
D.4×1010M
高一物理 第 2 页 (共 8 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
外力作用下,斜面体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与斜面体相
对静止。则关于斜面对m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 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D.合力做正功
8.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 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t 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
a a
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 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 t 恰好落在斜面的
b b
中点Q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 =2v B.v = v
a b a 2 b
C. t =2t D. t =
a b a 2t b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
的距离为 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kg
C.ω= 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21
2kg
D.当ω= 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31
10.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
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
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
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
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并设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则
高一物理 第 3 页 (共 8 页)
A.直线三星系统中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
B R.此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为T=4πR
5GM
12
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为L= [3] R
5
1
D 5GM.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
2 R
三、非选择题:共 60分,其中 11、12题为填空题,13、14题为实验题,15-18题为计算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1.(4 分)一质量为4.0×103kg 2,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kW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 0.1 倍, g 取
10m/s2,则汽车启动后,以0.5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s。
汽车在匀加速阶段,所受的合力做功的最大值为 J。
12.(4 分)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m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 r光滑圆形轨道
内做圆周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
是 ,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道壁对小球
(填“一定有”或“可能有”或“一定没有” ) 弹力的作用.
13.(6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
一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l,结果如上图二所示。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 1 左侧某处,待重物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重物落地前挡光
条已通过光电门 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一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 1 和光电门 2 所用的时
间△ t 和△ t 。
1 2
高一物理 第 4 页 (共 8 页)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重物质量m。
(1)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 1 和光电门 2 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 = 和v = 。
1 2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式
成立,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已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14.(6 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研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DIS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圆柱体的质量为m,放置在未画出的圆盘上,圆周轨道的半径为 r,力电
传感器测定的是向心力,光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圆柱体的线速度,表格中是所得数据,图
乙为F 2 v图像、F v 图像、F v3 图像,
v/(m s 1) 1 1.5 2 2.5 3
F/N 0.88 2 3.5 5.5 7.9
(1)数据表格和图乙中的三个图像是在用实验探究向心力F和圆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时,
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半径 r=0.1m的条件下得到的.研究图像后,可得出向心力F和圆
柱体线速度v的关系式 ;
(2)为了研究F与 r成反比的关系,实验时除了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外,还应保持物理量
不变;
v2
(3)若已知向心力公式为F=m ,根据上面的图线可以推算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质
r
量为 。
高一物理 第 5 页 (共 8 页)
15.(8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形物体,密度均匀,半径为R,在距球心为2R处有
1
R
一质量为m的质点,若将球体挖去一个半径为 的小球(两球心和质点在同一直线上,
2
且挖去的球的球心在原来球心和质点连线之间,两球表面相切),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
有引力的大小是多少?
16.(8 分)已知某型号汽车在所在路面行驶时刹车痕 s(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
系如图所示。若汽车以1.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汽车后壁货架上放有一货
物(可视作质点),架高1.8m。由于前方事故,突然急刹车,汽车轮胎抱死,货物从架上
落下,忽略货物与架子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g取 10 m/s2 .求:
(1)根据图象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货物在车厢底板上落点距车后壁的距离。
高一物理 第 6 页 (共 8 页)
17.(12 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3kg的小车,小车的上表
面BC段是半径R=1.0m圆心角θ=37°的光滑圆弧轨道,其轨道C点切线水平,小车上表
面C点右侧水平粗糙且长为L=2.5m。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从图中A
点以v =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沿小车左端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小车,当小
0
2
物块运动至小车最右端时两者恰达到共同速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
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v ;
B
(2)小物块由A点运动至离A、B两点的连线最远处时其重力的瞬时功率P;
(3)小车上表面C点右侧水平粗糙段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高一物理 第 7 页 (共 8 页)
18.(12 分)如图所示,一半径R=0.8m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
量m=0.1kg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A点滑落,
经光滑的过渡圆管(图中圆管未画出)进入光滑轨道AB,已知AB为光滑的弧形轨道,A
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0.6m;滑块与圆盘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滑块在运动过
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点的机械能损失,滑块可视为质点,最大静
摩擦力近似于滑动摩擦力 ( g=10m/s2 , sin 37°=0.6,cos 37°=0.8)求:
(1)当滑块从圆盘上滑落时,滑块的速度多大;
(2)滑块滑动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是多少;
(3)光滑的弧形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滑块从B点滑上长为5m,倾角为37°的传送
带,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为v=3m/s,滑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也为μ=0.5,
当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刚好减为零,则BC的距离多远.
高一物理 第 8 页 (共 8 页)2023 年泉州期末模拟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D C B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7 8 9 10
答案 ACD BD AC BC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其中 11、12 题为填空题,13、14 题为实验题,15-18 题为计算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0511. 20; 。
12. 0,一定有
l l
13.(1) ; ;
△t △t
1 2
1 l 2 1 l
(2)mgx= (M+m)( ) (M+m)( )
2
2 △t 2 △t
2 1
2
14. (1)F=0.88v ;(2)线速度v;(3)0.088kg。
m m m m
1 1
15.解:小球未被挖去时,大球对质点的万有引力F =G =G ;
1 2 2
(2R) 4R
4 3 4 R 3
由密度公式可知,大球的质量m = πR ρ,被挖去的小球的质量m = π( ) ρ,故
1 3 2 3 2
m
2 1
= ;
m 8
1
m m m m
在小球被挖去前对质点的万有引力为 1 1F =G =G ;
2 3 22
8×( R) 18R
2
故小球被挖去后,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为
m m m m 7Gm m
1 1 1
F=F F =G G =
1 2 2 2 2
4R 18R 36R
16.解:(1)汽车以速度v刹车,匀减速到零,刹车距离为s。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2
由运动学公式 v =2as
由v s关系图象知:当v=4m/s时,s=2m
代入数值得:a=4m/s2
1
(2)刹车后,货物做平抛运动:h= gt2
2
2h
所以 t= =0.6s
g
货物的水平位移为:s =vt=0.96m
2
v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为 t′,则: t′= =0.4s<0.6s<0.6s
a
v2
则汽车的实际位移为:s = =0.32m
1 2a
故:△s=s s =0.64m
2 1
17.解:(1)物块运动到B点时,由速度的分解,有
v
0
v = =5m/s
B cos θ
(2)设A、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小物块由A点平抛至B点过程的位移和在B
点时的速度与水平位移间的夹角分别是α、θ,有
gt
B
tan θ=
v
0
1
gt2
2 B
tan α=
v t
0 B
1 3
联立得 tan α= tan θ=
2 8
设小物块由A点经时间 t离A、B连线最远,此时速度方向与A、B连线平行,有
vy=v tan α 0
重力的瞬时功率 P=mgvy
联立上式得 P=15W
(3)小物块进入小车后,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
mv =(m+M)v
0
代入数据得v=1m/s
1 2 1 2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μmgL=[ mv +mgR(1 cos θ) ] (m+M)v
2 B 2
联立上式得 μ=0.5
18.解:(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当滑块刚从圆盘上滑落
v2
g A时,有μm =m
R
代入数据,解得:v =
A μgR= 0.5×10×0.8=2m/s
(2)滑块从A运动到B,只有重力做功,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有
1 1
mgh= mv2 mv2
2 B 2 A
可得 v = v2 +2gh= 4+2×10×0.6=4m/sB A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距离为S 时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再上滑距离为S 时速度为零.
1 2
对于滑块从B到速度与传送带相同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
(mg sin 37°+μmg cos 37° )S = mv2
1
mv2
1 2 2 B
解得 S =0.35m
1
滑块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时,由于μmg cos 37°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1
( μmg cos 37° mg sin 37° )S =0 mv2
2 2
解得 S =2.25m
2
故BC间的距离为 S=S +S =2.6m
1 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