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专题五课题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专题五课题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9-12 11: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含量: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2、组成元素:C、H、O、N
3、基本单位:氨基酸蛋白质小知识氨基 NH2COOH 羧基HR4、分子结构: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肽键:—CO—NH—
5、相对分子质量: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小知识脱水缩合盘曲折叠1、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的原理是什么?
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思考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概念:根据被分离物质(如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利用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进行分离。性质:微小的多孔球体
本质:多糖类化合物
实例:葡聚糖、琼脂糖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2、原理: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缓冲溶液1、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pH发生明显变化的溶液。
2、作用:能够抵制外界的酸或碱的对溶液的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3、配制: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缓冲液吗?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你认为在血红蛋白整个实验中用的缓冲液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本实验使用的是磷酸缓冲液,目的是利用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观察(红色)和科学研究(活性)。电泳1、概念: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2、原理:
①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
②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③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3、类型: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应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进行蛋白质纯度鉴定
原理: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
SDS: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电泳实验操作步骤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血红蛋白的组成β β
α α血红素基因可携带一分子O2或一分子CO21、 红细胞的洗涤
2、血红蛋白的释放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4、透析(一)样品处理问题:
1、刚采集的血样要做
怎样的处理?为什么?
加入抗凝血剂,
防止血液凝固。
2、怎样洗涤?
采样分离-吸浆倒红-加液搅拌-重洗三次
低速短时间离心 生理盐水1、红细胞的洗涤3、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
4、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1、红细胞的洗涤2、血红蛋白的释放问题:
加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是什么?
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有机溶剂(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脂类物质(白色脂溶性物质沉淀层)
血红蛋白溶液(红色透明液体)
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暗红色沉淀物)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高速离心-滤纸过滤-漏斗分液(二)凝胶色谱操作1、 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打孔→挖穴→安管→覆网→纱包→插管
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固定色谱柱→配凝胶悬液→装填色谱柱→洗涤平衡
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调节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固定色谱柱-配凝胶悬液-装填色谱柱-洗涤平衡
(二)凝胶色谱操作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调节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二)凝胶色谱操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步骤1、样品处理
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
经过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3、纯化
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质除去。
4、纯度鉴定
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鉴定。收集得到的纯化后的血红蛋白问题:
1、在血红蛋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结构和功能。
2、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红细胞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你进行蛋白质得分离有什么意义?
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练习巩固:
1、随着人类跨入蛋白质组时代,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首先要做的一步是( )
A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功能
C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 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
2、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
A 电荷的多少 B 分子的大小
C 肽链的多少 D 分子形状的差异DB3、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B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D 二者根本无法比较
4、在采血容器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A 调节pH B 维持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C 防止微生物生长 D 防止血液凝固AD5、一分子血红蛋白最多可携带的 O2分子数或者CO2分子数分别是( )
A 4、2 B 4、4 C 2、1 D、1、1
6、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
B.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
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