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虔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5 D A B A C 6-10 D C B D A 11-16 A C A A A C
17.(1)地势较低,河流从周围高地带来的泥沙淤积;古湖解体干涸后湖底沉积物出露;冬季风从我国西北地区带来的地表沙尘物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岩层土壤易受风化形成沙质物。(任选两点4分)
(2)高大柔韧的植株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少地表风力侵蚀(2分);发达的根系深入土壤,固定根部沙土,且利于保水(2分);植株的固氮作用和菌草的落叶等残体的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2分);多年生禾本,持续治沙能力强(2分);适应性强,生长快,治沙效率高(2分)。(任选三点得6分)
(3)保障牧草供给,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2分);在菌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2分)。
18.(1)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风深入,西风带来的水汽遇到阿尔泰山的阻挡,被迫抬升,形成降雪;禾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积雪深厚。
(2)木材笔直易装卸、运输;易加工搭建,省材料,缝隙小;粗大原木结实稳固,保暖性能好;地处阿尔泰山山麓地带,森林资源丰富,便于选材等。
(3)赞同:游客增多,市场需求量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灌溉便利;大陆性气候,光照好,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运入等。
不赞同: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草原开荒易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加剧;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易引发次生盐碱化;当地居民种植经验不足;市场有限,且季节变化大等。
19.(1)①所在高新区发展较早,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较好;②政策支持园区发展;③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人才密集;④市场前景广阔;⑤靠近机场、高铁站,现代化高速交通便捷;⑥生态环境优越,创业和工作氛围好。
(2)①完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②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区域上、中、下游企业间良性循环;③优化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良好的地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体系;④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等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3)①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②加强生产分工协作,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③政府和企业间产业联动,互相协助;④强化园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融合。立德虔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16题共48分)
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约为225万平方千米,耕地只占1.67%。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沙特几乎不种植小麦,但1984年沙特成为小麦净出口国。2016年起,沙特政府却下令全面禁止小麦种植,改为完全依赖进口。下图为沙特阿拉伯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沙特阿拉伯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少,劳动力短缺 B.地表起伏大,平原面积小
C.内流河为主,灌溉条件差 D.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推测2016年以前沙特阿拉伯发展小麦种植业主要依靠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营造梯田 C.培育良种 D.建温室大棚
江西省万年县(116°E,28°N)号称“中国贡米之乡”。米色如玉,颗形如梭,口感松软香醇,营养丰富,堪称米中极品,该地山高垅深,一年只能种一季,贡米稻的种植常年需要泉水灌溉,独特的生长环境形成生物多样的农林系统。
3.万年县能成为“中国贡米之乡”是凭借( )
A.种植技术先进 B.稻米品质优良 C.稻米产量较大 D.种植历史悠久
4.万年县贡米稻一年只能种一季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源
5.山坡森林在种植贡米稻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增加光照 C.涵养水源 D.调节气候
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贯通仪式隆重举行,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完成6-7题。
6.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
A.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级 B.形成新的交通枢纽
C.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 D.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
7.港珠澳大桥主体以隧代桥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大桥的建设成本 B.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
C.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 D.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高坡陡,这里的石堰(石头垒起的田埂)梯田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规模宏大,层层叠叠直上山巅,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被称为太行山深处的“世界奇迹”。据此完成8-9题:
8.与南方的水田梯田相比,涉县旱作梯田在自然条件上的突出优势是( )
A.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B.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C.蓄水保墒效果好,土壤肥沃 D.梯田面积大,坡面利用率高
9.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近年来,在系统性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上面临最大的困难是( )
A.自然灾害频繁 B.机械化水平低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减少
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①包头→②太原→③西安→④成都→⑤川西草原→⑥攀枝花→⑦昆明→⑧桂林→⑨赣州。读图,完成10-12题。
10.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
A.①→②:草原森林之旅 B.②→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 D.⑤→⑨:特色地貌之旅
11.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
A.①⑥ B.①⑧ C.②④ D.④⑥
12.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
A.①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B.②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⑤地——抓好粮食,种(植)养(殖)结合 D.⑦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属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是( )
A.净化水质 B.调蓄洪水 C.涵养水源 D.发展航运
14.长兴岛附近水域盐度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下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含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产业结构 D.居民用电
16.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用电大省大力开发太阳能
C.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济 D.改变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
三、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地处内蒙古西部,曾发育有面积巨大的古湖。伴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古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湖泊解体,形成了沙漠与盐湖共存的独特景观。
材料二:巨菌草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柔韧性强,其叶、茎、根均可以固氮。巨菌草用途广泛,是优质的饲料,也可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造纸、生物质发电等。为了改善生态、精准扶贫,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菌草治沙试验与示范。利用巨菌草作为先锋植物,次年便可在收割菌草的沙地上种植马铃薯、花生、西瓜等作物,效果显著。试验的成功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说明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尘来源。(4分)
(2)说明在乌兰布和地区推广种植的巨菌草在防治风沙方面的作用。(6分)
(3)简析巨菌草种植的推广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精准扶贫的意义。(6分)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中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
(1)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m,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简述禾木村居民选择粗大笔直的红松作为造屋材料的原因。(6分)
(3)有人主张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0分)
1991年,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培育形成了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2018年,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支持“中国声谷”(下图)建设。中国声谷在产业布局上采用“一核两区多园”模式:“一核”是在合肥高新区建设以科大讯飞公司为主的核心区;“两区”是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孵化区和产业区,加快项目孵化培育,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多园”是在合肥周边县区等地围绕重点应用领域,建设多个智能语音产业园。2020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家,营业收入达1060亿元。
(1)指出中国声谷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声谷“一核两区多园”模式对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说明中国声谷的成功经验对皖北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的启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