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09: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读史感悟〖问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造成中华民族民族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问题2〗当时列强为什么未能将中国变成殖民地而仅是半殖民地? 中国军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列强之间的矛盾 列强的侵略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缅怀先烈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涌现出的英雄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学法小贴士:这些事件的阶段可以理解为背景,分析原因时必须从大背景中得出分组学习 (讨论每次事件的原因、经过、影响)1.三元里抗英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黄海海战
4.反割台斗争
5.义和团反帝运动读诗解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取得一定成果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法小贴士:
回答问题时注意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并展开阐述。一、三元里抗英(1841.5)1.原因:(1)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2)人民自发组织,抗击侵略者。(3)导火线:英军到三元里抢劫。2.经过: 1841年5月,两次包围四方炮台3.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
2.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3.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自主学习归纳1.背景:俄英勾结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阿古柏:1865年···1870年···1871年俄国···
2.经过:
军事手段:①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率军西征,收复北疆大部。③1877年向南疆推进消灭阿古柏主力④1878年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
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⑤1880年,左宗棠赴新疆统筹军务,建立抗俄军事基地。1881年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在新疆设立行省(1884),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三、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清 政 府 丰岛之战平壤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战役日 本黄海海战主力尚存
中日损失相当全军覆灭三、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决战1.爆发时间:
2.抗日将领:
3.北洋水师的最终结局:
4.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1894年(甲午年)丁、刘、邓、林主力尚存 全军覆没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李鸿章的避战策略黄海海战后,双方损失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万寿盛典邓世昌林永升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 读诗解史: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
结果如何?
(3) “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春 愁
邱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刘永福和台湾军民誓师抗日痛苦、痛恨、爱国邱逢甲、徐骧组织义军;刘永福组织黑旗军四、反割台斗争(1895.5-----1945.10.25)《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原因:2.经过:1895年5月—10月①义军:丘逢甲、徐骧②黑旗军:刘永福  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3.意义: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希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义和团运动形式发展图: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义和团揭贴 读诗解史:
(1)请借助“义和团的揭贴”,归纳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五、义和团反帝运动 (1898-1900)1.原因
直接原因:山东传教士胡作非为
根本原因: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尖锐
2.经过
义和团运动形式发展图:1900年6月读诗解史:(2)左图是义和团运动形势图,结合书本说说发展历程?并分析清政府改变对其态度的表现及原因。(提示:兴起、发展、高潮)2.义和团运动发展历程兴起于
后发展到
达到高峰 3.清廷的态度变化及原因山东
直隶、京津
在京津抗击八国联军剿 抚 剿(仇恨义和团的“反清”)(利用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迫于帝国主义的强大军事压力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材料中“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
  (2)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这给你有什么启示?材料阅读与思考4.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的一次反帝爱国斗争。 (2)作用: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3)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观原因:丧失对清政府的警惕
(扶清灭洋的口号)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5.失败的原因中国军民抗争形势图本课梳理★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深切怀念一切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斗的先烈先辈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
——江泽民缅怀先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