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周恩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Company Logo■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新中国初期外交Company Logo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背景世界解放运动高涨;
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Company Logo新中国初期外交1949年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ompany Logo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 首次提出2 修改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
1955年亚非会议3 提出的意义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最基本)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1953年中印政府会谈Company Logo三 走向国际舞台1 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假如你是记者,给这幅图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树和平形象
展大国风采Company Logo2 亚非万隆会议 ( 1955 )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性质:亚非国家国际会议中心内容: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会议结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意义: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Company Logo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7国)瑞典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新中国成立一年后,有17个国家 打破封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迎来了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是—苏联有人说,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0年4月苏联向中贷款3亿美元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Company LogoCompany Logo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从中苏关系看,一边倒是获取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的必要条件Company Logo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会谈Company Logo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思考: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Company Logo1、埃及总理纳塞尔说:“他是想答复我们昨天听说的关于他的问题。我喜欢他的演说。” 2、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说:“这是和解的演说。”3、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说:“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4、美国记者鲍大可在报道中说:“这篇发言最惊人之处就是在于没有闪电惊雷。周恩来用经过仔细挑选的措辞简单说明了共产党中国对这次会议通情达理、心平气和的态度。”Company Logo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背景: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推动了会议的成功Company Logo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第1354页Company Logo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