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31 22: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曹刿论战《左传》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

《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发生战争的原因是(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介绍时代背景译读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军队攻打请求拜见大官们谋划参与目光短浅深谋远虑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凭养独占徧:通“遍”,遍及听从,服从指猪、牛、羊等虚夸实情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战则请从。”为人所信服信用赐福、保佑案件即使按照实情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类可以凭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遂逐齐师。同代曹刿在击鼓助词不译溃败驱车追赶代指齐军代齐军车前横木就,于是追赶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已经战胜缘故振作第二次士气旺盛埋伏倒下推测重点句和难句翻译1.十年春,齐师伐我。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3.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于是入朝拜见(鲁庄公),问:“凭借什么作战?”曹刿问战曹刿参战曹刿评战曹刿论战取把信握于时民机远谋小结: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
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的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我总结的曹刿的形象:曹刿:
政治上深谋远虑,
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紧扣住“远谋”。 曹刿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活动曹刿的性格曹刿请见爱国热情(有德)论何以战政治远见(有识)从战指挥军事才能(有才)论何以胜谋略过人(有学问)分析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故事内容 庄公性格 三问三答 政治上无能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军事上无知鄙我眼中的鲁庄公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与论战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
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
,任人唯贤,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前线
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五、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不耻下问,“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