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雨巷
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重点)2,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1、作家作品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 2、 朗读 教师朗读——学生试读?????21·cn·jy·com
3、设疑:朗读本诗,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氛围是怎样的。
讨论总结:
5、设疑:诗歌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
讨论明确:
6、试背自己比较喜欢的意象的句子或相关诗节。
7、设疑:想象画面,完成下表。
内容
特点
时间
地点
人物
情景
? (三)鉴赏探究
1、设疑: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
2、设疑:那么,这个“姑娘”代表什么呢?
明确:
(附:创作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21教育网
4、试背有关姑娘的诗节。
5、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在我看来,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21cnjy.com
???? 6、背诵最后一节。
(四)课堂小结??????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或背诵)这首诗。去感受它朦胧而无限的美,以及诗人热切的追求和所求不可得的惆怅。?(五)作业www.21-cn-jy.com
1、背诵全诗 2、练习册
三、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zhǎng)着???彷(páng)徨 凄(qī)清??????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荡漾(yàng) 青荇(xìng)????长篙(gāo)
D.斑斓(lán)?????沉淀(dìng) 似(sì)的??????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