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创新方案】高一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故都的秋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厦门(xià) 落蕊(ruǐ)
处方药(chǔ) 一椽破屋(chuán)
B. 椭圆(tuǒ) 烙印(lào)
煞风景(shā) 骁勇善战(xiáo)
C. 颓废(tuí) 佝偻(lóu)
潭柘寺(tuò) 逸兴遄飞(chuán)
D. 混沌(dùn) 龋齿(qū)
廿四桥(niàn) 改弦更张(xián)
解析:B项,“骁”读xiāo;C项,“柘”读“zhè”;D项,“龋”读qǔ。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姿态 赏玩 即使 不能自已
B.田圆 深沈 严厉 尘沙灰土
C.细腻 清闲 啼唱 黄城人海
D.蓑弱 悠闲 陶然 回味不涌
解析:B.圆—园,沈—沉;C.黄—皇;D.蓑—衰,涌—永。
答案:A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www.21-cn-jy.com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21·世纪*教育网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www-2-1-cnjy-com
解析:A、C项均无比喻,D项无对比。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富士康跳楼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应该密切关注三资企业工人的生存状况,不能漠不关心,甚至与资本家同流合污。【版权所有:21教育】
B.中国西南部的佤族部落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天与地由一棵大树连接,天地间混混沌沌毫无生气……
C.迪拜主要是向欧洲银行借贷,因此,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资金流动出现逆转时,迪拜也不能自已地被卷入这场金融海啸中。
D.随着金融、地产等行业逐渐暴发裁员潮,一叶知秋,未来就业形势难言乐观。
解析:C项,“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这个成语的适用对象是人,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A项,“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B项,“混混沌沌”指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D项,“一叶知秋”指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答案:C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B.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固态成分,主要是色素、闪光物质等;一类是液体的溶剂成分,主要有丙酮、乙酸乙酯等。21*cnjy*com
C.“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卫星。目前,“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2013年前后发射。
D.在3月10日的签售现场,黄亚洲带来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长篇纪实小说《雷锋》, 生动再现了雷锋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长为时代榜样的过程,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
解析:A项,主客倒置,“茅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应表述为“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困惑”。B项,句式杂糅,“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可改为“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有两类”或“普通指甲油一般由两类成分组成”。D项,偷换主语或主语残缺,可在“生动再现”前面加上“这部小说”。
答案:C[
二、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2-1-c-n-j-y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21·cn·jy·com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改动)
6.请写出本文依次写了哪些江南的冬景?有何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晨霜街景(可爱明朗),曝背谈天(晴暖温和),郊野草树(生气含蓄),寒郊散步(逍遥宜人),冬霖寒村(如诗如画),喜人雪景(美不可言)。(每点1分)
7.(1)作者认为冬景有“一种特殊的情调”,如果用文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作者说“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一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朗;(2)悠闲、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每点1分)
8.作者写“江南雪景图”并没有直接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结合文本看作者是怎样组合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作者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1分)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3分)
9.文章描写江南的冬景,都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还穿插了许多其他地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21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衬托的写法。(1分)以北国之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寒冷有劲儿,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闽粤之冬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写江南冬景宜人;引用诗句描写雪景,是为借衬;以己搁笔去散步,侧写冬景诱人。(3分)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语言运用(15分)
10.调整下面文段画线部分的短语结构和顺序,使句式整齐,文意连贯。(4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柳影下的钓鱼台,西山的虫唱,夜月下的玉泉,钟声中的潭柘寺。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散句变整句的技巧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成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具体技巧:
(1)关键是审清题意,会抓题目中的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如“调整语序”、“匀整对称”。(2)思考点是重复性用词。(3)必须对句子进行综合分析,找其中一个为参照句式,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用下面三个物象,扩写一段话,要求:
①认真揣摩三个物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以“落叶”为题。
③不少于60字的描述性文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秋风阵阵,片片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纷纷离开母亲的怀抱,飞向大地,为大地盖上了一层暖被。在风霜雨露过后,这落叶又偎依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为明年的春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2·1·c·n·j·y
12.下面一段文字,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请细细品味,以“春”为对象仿写一段文字。(5分) 21*cnjy*com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来源: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早晨醒来,披一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薄衫,到湖边一走,你也能看到柔枝轻垂的翠色的杨柳,听得见湖面上破冰的水声。在绿草地上,伸手轻触一缕迎面吹来的微风,或在旧墙角下,默视着像静女似的无名花儿的细茎,自然而然地也感觉到几分春意。
示例二: 沿着幽径,踩着柔弱的草地,暗寻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鹂的鸣唱。那声音清脆悦耳,填满了整个松树林。微风拂过,树枝欢快地互相致意。天空澄明清澈,白云悠闲地踱步,伸手间仿佛有白云从指间流过。偶尔一只翠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浅浅的纹,散开在沙沙的阳光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