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故都的秋
——借得清秋一缕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饱尝(chánɡ) 赏玩(shǎnɡ)
领略(lüè) 疏疏落落(lào)
B.陪衬(chèn) 落蕊(ruǐ)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
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ǒ) 潭柘寺(zhè)
D.折去(zhé) 情趣(qù)
点缀(zhuì) 一椽(c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苦涩 屋檐 衬托 房檩
B.索落 混钝 落寞 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歧韵 颓废 颂赞 蟋摔
3.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21cnjy.com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烟台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21·cn·jy·com
D.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中国足球反赌案涉案人员包括原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杨一民在内,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www.21-cn-jy.com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__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__丙__数着一丝一丝__丁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2·1·c·n·j·y
5.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忙、点;洒、射、漏、照甲处( ) 乙处( ) 丙处( ) 丁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 )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7.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8.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法一练——衬托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写南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秋是为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表达作者对于故都秋的热爱。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等,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意境美妙。运用衬托的手法,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言彼衬此,以宾托主,从而获得“彼”愈真而“此”愈明,“宾”愈活则“主”愈显的艺术效果。因此,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春声和春深
林斤澜
①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②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21·世纪*教育网
③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啰嗦什么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www-2-1-cnjy-com
④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2-1-c-n-j-y
⑤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21*cnjy*com
⑥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响。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来源:21cnj*y.co*m】
⑦这是春声。
⑧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喧”,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
⑨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在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出处:21教育名师】
⑩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一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版权所有:21教育】
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蒙蒙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沙里,遇上个外国风景油画展。我没有多少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21*cnjy*com
这是春深了
10.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C 4.B 5.泡 听得 细 漏
6.B
7.形 音 色
8.不多余。这是为了突出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9.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10.本文描述北国之景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