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天鹅》《蜜蜂过江》《蝴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蜜蜂过江》和《天鹅》两首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
2、在聆听音乐过程中逐步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欣赏音乐的能力。
3、逐步掌握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的方法。
新知导入
你觉得天鹅是怎样的?请你说一说对天鹅的印象。
天鹅是一种候鸟,它通体洁白,婷婷玉立,依水自照,水中流光溢彩,蓝的碧蓝,白的雪白,人们把它看作是美丽的天使,吉样的征兆,忠诚的象征。它喜欢集群,飞行时排成“人”字队形,爱吃水生植物和少量昆虫,小天鹅孵出即可下水觅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也是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的代表作品,本曲是组曲中唯一一首幽雅、温柔的小曲,与其它各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知讲解
作者简介
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 ns,1835年—1921年),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代表。作品有《动物狂欢节》《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骷髅之舞》《哈瓦那舞曲》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欣赏乐曲,请你说出这首乐曲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所描写的是一种什么动物,为什么。
曲中钢琴的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幽雅的身姿,以及安详自在的浮游时的情景。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大提琴的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特别人性和自然,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不可少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
钢琴伴奏部分有什么特征及作用?
左手连续的琶音伴奏,右手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力度时而强,时而弱,使音乐不断的向前发展,富有流动感;刻画出一幅天鹅在水中安详的浮游的情景。
新知讲解
《天鹅》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旋律有什么特点?
忧伤的情绪,而且旋律比较悠长、抒情,时而强时而弱,富有歌唱性。
新知讲解
按作品结构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新知讲解
引子 A B A
弱
中速稍慢 中速稍慢 中速稍慢 中速稍慢
为什么曲作者采用这样的力度和速度
新知讲解
突出天鹅的美好形象。
新知讲解
熟悉练唱并会背唱A乐段主旋律四小节。
乐曲简介
《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
新知讲解
乐曲简介
《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
《蜜蜂过江》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轻快诙谐的曲子。作者用弦乐和木管快速轻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题。
新知讲解
作者简介
朱践耳(1922年10月18日—2017年8月15日 ),本名朱荣实,字朴臣,作曲家,音乐家,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他的交响乐创作立足于传统,并借鉴西方技法,在现代的艺术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新的音乐语言,赋予传统民族文化新的思想内涵。代表作品有十部交响曲及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音乐由三个段落组成。
A+B+C
三段体
新知讲解
蜜蜂主题为D调,大江主题为降A调,两主题的叠合,刻画了由远方嗡嗡飞至的蜜蜂遇到拦断了道途的江水。
两主题的调性分别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调上重合,描绘蜜蜂在江河上空飞越。
新知讲解
以上两个主题哪个代表蜜蜂,哪个代表大江?为什么?
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壮的铜管描绘大江。
新知讲解
两主题的调性再次分别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调性(降A)与大江的调性(D)正好是第一段两主题调性的互换,意味着蜜蜂飞过大江后,“弱者” 变成了“强者”、貌似强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
新知讲解
A B c
音色 弦乐、木管 打击乐器 弦乐、木管 打击乐器 弦乐、木管
打击乐器
速度 快速 快速 快速
力度 渐强 中强 强
节奏型 密集紧凑 密集紧凑 密集紧凑
主题 大江与蜜蜂 大江与蜜蜂 大江与蜜蜂
新知讲解
乐曲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旋律有什么特点? 用什么乐
器演奏的?想象一下描绘了一
个怎样的情景?
新知讲解
《蝴蝶》是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这是一首性格鲜明、生动的钢琴小品,时而密集的半音阶上行,时而舒展的大跳,描绘了穿梭于花丛之中活泼可爱的蝴蝶形象。
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律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新知讲解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蜜蜂过江》、《天鹅》和蝴蝶,希望同学在飞翔的翅膀这个单元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出的飞翔,也希望同学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在音乐的世界是飞翔。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
《天鹅》《蜜蜂过江》《蝴蝶》教学设计
课题 《天鹅》《蜜蜂过江》《蝴蝶》 单元 2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天鹅》选自《动物狂欢节》,是整套组曲中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有人可能并不知道圣-桑写的《动物狂欢节》,也不了解《天鹅》原来的这个出处,但是很早就为《天鹅》的迷人旋律所陶醉。《蜜蜂过江》选自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蝴蝶》是一首性格鲜明、生动的钢琴小品,时而密集的半音阶上行和时而舒展的大跳描绘了穿梭于花丛之中活泼可爱的蝴蝶形象。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蜜蜂过江》和《天鹅》两首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培养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以及对作品的喜爱之情。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作品中,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3.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创作的源泉之一。在聆听音乐过程中逐步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欣赏音乐的能力,由感性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掌握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的方法。结合音乐要素分析,进行即兴编创。了解本课出现的几位作曲家(朱践耳、圣-桑、格里格)。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喜爱民间音乐的特色,让学生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艺术表现: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创意实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并运用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的内容与意境。文化理解:喜爱民间音乐的特色,让学生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重点 锻炼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注意力、记忆力以及音乐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的方法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与意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天鹅是一种候鸟,它通体洁白,婷婷玉立,依水自照,水中流光溢彩,蓝的碧蓝,白的雪白,人们把它看作是美丽的天使,吉样的征兆,忠诚的象征。 你觉得天鹅是怎样的?请你说一说对天鹅的印象。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天鹅》 1、作品介绍:《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也是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的代表作品,本曲是组曲中唯一一首幽雅、温柔的小曲,与其它各曲形成鲜明的对比。2、作者简介: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品有《动物狂欢节》《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骷髅之舞》《哈瓦那舞曲》等。3、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和视频并讲解:曲中钢琴的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幽雅的身姿,以及安详自在的浮游时的情景。4、教师介绍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特别人性和自然,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不可少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5、复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左手连续的琶音伴奏,右手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力度时而强,时而弱,使音乐不断的向前发展,富有流动感;刻画出一幅天鹅在水中安详的浮游的情景。6、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忧伤的情绪,而且旋律比较悠长、抒情,时而强时而弱,富有歌唱性。7、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作者采用这样的力度和速度是为了突出天鹅的美好形象。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A段主旋律四小节。 1、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识记相关知识。2、学生听老师介绍作者,了解作者生平和代表作品。3、学生欣赏乐曲并回答:欣赏乐曲,请你说出这首乐曲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所描写的是一种什么动物,为什么。4、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是怎样的?5、钢琴伴奏部分有什么特征及作用?《天鹅》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旋律有什么特点?按作品结构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中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回答:为什么曲作者采用这样的力度和速度 9、熟悉练唱并会背唱A乐段主旋律四小节。 对乐曲有个初步的印象。积累著名音乐家相关知识。初次欣赏,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积累乐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对乐曲演奏乐器发挥作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力度速度的作用分析。9、熟记主题旋律。
讲授新课《蜜蜂过江》 1、作品介绍:《蜜蜂过江》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轻快诙谐的曲子。作者用弦乐和木管快速轻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题。2、作者介绍:朱践耳1922——,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十部交响曲及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3、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音频,指导学生分析乐曲结构——音乐由三个段落组成。A+B+C 三段体4、主题赏析:(1)蜜蜂主题为D调,大江主题为降A调,两主题的叠合,刻画了由远方嗡嗡飞至的蜜蜂遇到拦断了道途的江水。(2)两主题的调性分别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调上重合,描绘蜜蜂在江河上空飞越。(3)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壮的铜管描绘大江。两主题的调性再次分别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调性(降A)与大江的调性(D)正好是第一段两主题调性的互换,意味着蜜蜂飞过大江后,“弱者” 变成了“强者”、貌似强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 5、完整欣赏:教师播放音频并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6、乐曲主题思想:乐曲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1、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识记相关知识。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了解作者生平,识记他的代表作品。学生欣赏乐曲音频,并试着分析乐曲的结构。分主题欣赏:教师播放第一和第二主题音频试着说一说两个主题刻画了怎样的画面。听老师介绍调性特点,描绘蜜蜂什么样的状态。以上两个主题哪个代表蜜蜂,哪个代表大江?为什么?学生完整乐曲音频并试着填好表格。6、学生总结一下这首乐曲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怎样的? 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积累我国著名音乐家相关知识。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培养学生赏析能力。让学生在调性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全面检验学生对乐曲的演奏乐器、速度、力度、节奏型及主题的了解情况。6、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讲授新课《蝴蝶》 1、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蝴蝶》是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这是一首性格鲜明、生动的钢琴小品,时而密集的半音阶上行,时而舒展的大跳,描绘了穿梭于花丛之中活泼可爱的蝴蝶形象。2、作者介绍: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3、完整欣赏:教师播放乐曲音频指导学生感受音乐并谈一谈。 1、学生乐曲音频和视频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并回答:旋律有什么特点?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象一下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情景?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了解作者生平和对音乐的贡献。学生完整欣赏乐曲谈一谈感受。 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3、再次欣赏,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蜜蜂过江》、《天鹅》和蝴蝶,希望同学在飞翔的翅膀这个单元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出的飞翔,也希望同学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在音乐的世界是飞翔。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