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感悟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课例《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乳源县一六中学 邓称娣
《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开展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我们目前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备课、上课,我对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认识甚多,结合《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本人的感悟。
感悟一、“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成功开展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关键
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师教学视野狭窄,信息传递单一,师生关系沉闷,教学环境杂乱。教师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机械。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一位学习顾问,一位参与学习中的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人,教师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同时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的内容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所以,学生要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自己的学习方式。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在《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有些知识讲得深、讲得透,面面俱到,提高了难度。如,"a/x是不是代数式"的出现。这样既影响了教学效果,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形中又给了教师"多讲"的不好机会。纵观整个课堂,本人的观念转变还是不及时。
感悟二、一堂好课需要什么
1、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俗语也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情境也是为此而设计的。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为后面教学服务。在《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课的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鞋子厘米数与码数关系"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紧把学生吸引住。一下子学生都把目光投在自己的鞋上,这样顺理成章就引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提到鞋子,学生自然感到亲切,这样的引入自然、亲切而又贴近生活,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合理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它的运用可以弥补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彼此取长补短;使单一的知识变得多元化;使片面的理解变得更加全面、具体、丰富、生动;让学生狭窄的思维变得宽阔,其意义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大举措。但我们要反对一味追求热闹化、形式化的所谓合作学习,整节课合作学习一贯到底。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就没有必要成为讨论的话题,事实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就应当恰当地选择机会。为此,我们要依据教学任务、教学主体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议题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在《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中,有"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和 "理解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两个重点,"列出代数式"虽然是重点,但难不倒学生。因此,当教学进行到此处时开展合作讨论既浪费时间,意义又不大。本人在上课中,把合作讨论放在"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处,这样有利于学生辨别各个概念,弄清楚各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效果较好。
3、 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即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类。在《代数式》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代数式概念的教学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教学则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例题的教学则采用了练习法……正是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才使本节课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感悟三、落实好数学双基与数学能力的培养这两问题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新课标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还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探索感受。因而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与知识的掌握并重。因此,如何处理好"数学双基的落实与数学能力的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我们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认识甚多,但也还不全面、具体。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