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乡关何处
前 方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望/给予 撼动/可汗 淹没/咽喉要塞
B.闪烁/乐曲 阻挡/当铺 劳顿/囤积居奇
C.简陋/露营 罐头/道观 苍凉/量体裁衣
D.光阴/殷红 盘缠/禅让 崔颢/好逸恶劳
解析:B A项“淹”和“咽”读音相同;C项“罐”和“观”读音相同;D项“颢”和“好”读音相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徒 壁滩 寂灭 奋蹄挺进
D.山涯 憔悴 按捺 惶惑茫然
C.惦念 颠簸 抛锚 温馨安宁
D.旷野 焦燥 篇幅 索然无味
解析:C A项徒—徙;B项涯—崖;D项燥—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2年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2·1·c·n·j·y
B.某些国家对反华势力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出处:21教育名师】
C.2010年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名的决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反戈一击。以76比58战胜了老对手伊朗队,取得了第三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戛纳电影节参赛片、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美国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戛纳首映,赢得了影评家和普通观众真诚热情的溢美之词。21*cnjy*com
解析:B B项“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形容“茶叶”属于范围误用。C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能与“反击”混为一谈。D项“溢美之词”是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不能误用于褒义场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
B.无论有多少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
C.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D.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淹死于激流、摔死于山崖。
解析:C A项,缺宾语,在“憔悴”后加上“的故事”;B项,缺主语;D项,“淹死于激流、摔死于山崖”语序颠倒,与上文不对应。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去哪儿 归家还是远行 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B.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C.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D.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解析:B 第一个逗号改为分号。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③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6.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结合第①段,谈谈你对“苦旅”一词的理解。
答案: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因此,把人生的旅途说成是一场苦旅。
7.第②段中,作者指出人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条列出。
答案:(1)在于人走向前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2)在于“人无法还家”;(3)还在于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8.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古代诗歌,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一方面表明人总是“时时刻刻地惦念着”自己的家、家园和家乡;另一方面,“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21·世纪*教育网
9.第③段中,作者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
(1)这一句中“家”和“无边的旷野”分别指什么
(2)这是一个选择问句,结合文意,说出作者的倾向和态度。
答案:(1)“家”是指人的精神归宿;“无边的旷野”指人没有精神归宿。
(2)虽然是问句,却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希望人能找到精神上的归宿。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家园如梦
山 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噪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21教育网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21cnjy.com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21·cn·jy·com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www-2-1-cnjy-com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21*cnjy*com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来源:21cnj*y.co*m】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版权所有:21教育】
1.题目中和文章中的“家园”具体指的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将文章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答案:“家园”不仅仅指作者生活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村及茅屋、庭院;更是指自己成长岁月中至真至纯的亲情,是温暖、慰藉作者人生中疲惫心灵的父爱、母爱:前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家园,后者是作者感情和精神的家园。www.21-cn-jy.com
作者用“怀念”的思绪将文章有机组织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的某些人”,这样作者把童年生活的家园和自己对家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巧妙串接在一起,表达了对家园的回报之意。
2.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和父亲的,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
答案:文章用质朴而动情的文字,在略带凄恻的叙述中,通过细节刻画来表现母爱、父爱。
写母亲:教我学会鲜活的童谣,让我野性的心灵潜入最早的文化意蕴;为我摘莓子刺破了手指,那是燃烧在我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火红的记忆。
写父亲:架长梯为我取鸟,为我童年增添乐趣;鸟归的季节里一遍遍数着鸟巢,这是牵挂着亲情的期盼与等待。
3.“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其中“饲养”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恰当。表明作者对乡愁的珍视,井水不竭,乡愁就不断,乡愁像井水一样,久远深长,爱之愈深,思念愈深,任何一点乡思都深深地触动乡愁。2-1-c-n-j-y
4.面对如梦的家园,作者为什么愿将自己攀援成一株“牵牛”
答案:作者将自己比喻成牵牛花,不顾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的卑微、地位的低下,是表达自己要永远怀念、惦记着自己的家园,并且要用朴实无华的芬芳浸润着自己贫瘠的家园,用汗滴和热血,回报那片土地。
二、语言运用
5.阅读下面一段话,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30字以内。
有人说,曹文轩被这个时代淘汰了,人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追逐时尚和潮流的时候,他却原地不动,一如既往地写他的儿童文学,这注定了他的作品没有市场。而曹文轩却喜欢这种状态,他说自己就是一个“逆行者”,“在随风飘逝和逆风飞扬这两种风采之间”,他愿做后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当前儿童文学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曹文轩依旧坚持着他的理念,这很难得。不过,至少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智者,因为他的坚持是对的,这就像炒股一样,最后的大赢家都是那些意志坚定的人。
解析:对于叙事类文段的压缩,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采用“什么人(陈述对象)+干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结果”的方式。在具体解答此题时,可采用先找关键词(曹文轩、儿童文学、理念等),再概括主要信息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曹文轩坚持自己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写他的儿童文学。
6.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字)。然后用一句话点明漫画的主旨。
答案:(内容)一把巨斧砍在树桩上,树桩的根上生出的小树苗,正被抢救着,而那医疗的吊水瓶就挂在粗大的斧柄上。
(主旨)砍伐者的“慈善”(或:毁灭后的维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