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八(下)期末 填空题特训(1)
1. 火柴作为取火的工具,在历史上经历了迭代更新。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IO3、MnO2混合做成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KCI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19世纪中期,瑞典人发明了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IO3和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盛。
(1)“摩擦火柴"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安全火柴" 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消防救援,能迅速与水反应供氧:2KO2 +2H2O=2KOH+X+O2↑。
(1)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超氧化钾(KO2)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化学方程式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 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__。
A、N-14 B、CI-35.5 C、U-23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_____。
(3)根据材料三, 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________。
4. 葱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芳香物质,既可作为调味品,也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
(1)硫化丙烯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葱段外表皮细胞有一层防止水分渗入的角质层,将葱段沿葱壁剪开至距离底部约五分之一处,分别放入食盐水和清水中,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甲、乙碗中葱花分别闭合和张开,已知葱叶细胞吸水膨胀,则甲中装的是_______(填“清水”或“食盐水”)。
(3)以下为葱与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表,可知葱与_____的共同特征更多(选填表中植物)。
5.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固态物质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1)人工降雨的主要原理是向空中发射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2)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下面事实来自图中数据,其中不支持上述观点的是_______。(可多选)
A、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候
B、有些年份,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气温较低。
C、距今250-350百万年,二氧化碳浓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D、500万年来,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存在确定的相关性。
6. 智能穿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为最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谷歌眼镜,它集WiFi、照相机、导航、探测倾斜度的重力感应装置等多功能于一体。
(1)智能穿戴眼镜内置锂离子电池,内含有一种物质叫六氟磷酸锂(化学式为LiPF6),已知在LiPF6。中P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F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L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2)当佩戴者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智能穿戴的重力感应装置会自动侦测到并将信息传递到内置芯片,然后发出语音提醒。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内置芯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
7. 推理判断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针对下列三种实验,请做出合理的推断:
(1)图甲:切除矿泉水瓶的底部,粘着乒乓球的一根线穿过带小孔的瓶盖,系上一颗较轻的螺丝。加水后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如图所示,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的。
(2)图乙: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某同学将2克硝酸钾加入6克水中,操作如图所示。该同学认为试管①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3)图丙:小科和小明对茶杯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小科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小明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8. 氢在生活、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氢的同位素原子氕、氘、氚是主要的聚变原料。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3种同位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都具有_______,图中a 、b 、c 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
9. 小龙用两支蜡烛和吸管进行“吹气引火”实验。实验前,A点燃,B没有点燃,如图所示。用吸管对着B蜡烛灯芯处吹气,B蜡烛也被点燃。
(1)吹出去的空气能一直向前,是因为空气具有______。
(2)吹气使B蜡烛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
10. 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的13C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_______。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可多选)
A、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可以忽略当作实验误差处理。
B、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它所有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
D、C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 35Cl所占的百分比大于37Cl。
E、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
11.2023年2月,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在合肥正式建成投产。氮化镓(GaN) 是量子芯片的主要材料。
(1)已知Ga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GaN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GaN的一种制备方法是以Ga和NH3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原理为:2Ga+2NH32GaN+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12.2022年9月9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并首次成功获得未来聚变能源资源一一氦-3含量和提取参数。
(1)“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主要成分是钙、磷等,这里的“钙、磷”指的是______。(选填“元素”、“原子”、“分子”)
(2)一个氦-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3)经检测月壤样品中含有钛铁矿,其化学式为FeTiO3,铁、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13.如图甲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乙)。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某一电流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中空调正常工作。
(1)教师常会在空调房间里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来提高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填物态变化名称)
(2)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上端为______极。
(3)为了省电,夏季要适当提高空调启动温度,结合上述信息对图甲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
14.某校开展蔬菜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劳动的过程。
(1)催芽 把浸泡后的菜豆种子放在潮湿的纸巾上,置于空气充足的环境中。为了让这些种子萌发,还需要提供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催芽时发现某种子的A部位损伤(如图),几天后该种子仍然发芽,请应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
(2)播种 把发芽的种子进行播种,定期给菜豆植株浇水促进生长,菜豆植株通过_______(写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5.疫情期间,酒精和“ 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
(1)酒精(化学式为C2H5OH)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它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NaCl+H2O+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为进行地面消毒,将质量为0.1千克的“84消毒液”稀释,稀释后的质量分数为稀释前的1/100, 则稀释后的“84消毒液”质量为______千克。
16.最近水果市场上有很多春见柑橘,俗称“耙耙柑”,肉质脆嫩,酸甜适口,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水果之一。如图所示为耙耙柑对水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主要路径。其中①~⑤表示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1)完成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_____区。完成②生理活动需要通过茎中的______结构完成。
(2)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3)夜晚天,耙耙柑植株进行________生理活动(填序号)。
17.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_。
(2)3个铁原子______。
18.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 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 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 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毫升。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选填字母)。
(3)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选填“c”或“d”)端进入。
20.如何减少温室效应直是科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一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CH2O2)。
(1)此反应前后,该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保持不变。
(2)只用CO2一种反应物通过该催化剂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转化成甲酸(CH2O2),理由是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氯化钠溶解性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填构成物质的微粒名称)
(2)图中B、D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B_____D。(选填:“>”、“=”或“小于”)
22. 小明用蜡烛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甲,用广口瓶将正在燃烧的蜡烛罩住发现蜡烛逐渐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广口瓶中的水最终从A上升到B。查阅资料发现,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消耗的氧气体积应该_______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铜丝罩住点燃的蜡烛(如图乙),发现蜡烛会熄灭,小实提出猜测:①可能是铜丝内氧气被消耗完;②可能是铜丝将热量散到空气中,使可燃物达不到着火点。于是设计了图丙A、B两种方法验证,请任选一种方案说明猜想成立时对应的现象:_________。
2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研究元素始于19世纪初,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1)请你将Br、K、Ca三种元素按迈耶的六元素表规律进行排列______。
(2)根据纽兰兹“八音律表”,找出与Bo性质相似的元素,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_____(可多选)。
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不需要借助技术手段
C、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D、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己包含所有元素,不需要再去发现或合成新的元素
E、纽兰兹的“八音律表”中没有稀有元素,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没有作用的
24.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______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5.光合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而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事实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以下是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754年,瑞士哲学家邦内特发现,当用光照射淹没在水中的植物时,植物的叶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并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的气泡数量来反应光合作用的速率(如图甲)。
资料二:1881年,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乙)。
(1)邦内特实验中叶片上出现的大量气泡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是______。
(2)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
(3)在恩格尔曼的实验中,他将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26.《天工开物》记载,人们很早就开始生产海盐:先掘坑,将木横于坑上,木上铺席,席上铺沙。当海潮淹没坑顶,海水便经过沙子而渗入坑中获得初期卤水。通过晾晒以提高卤水浓度,通常往卤水中投入莲子来确定卤水浓度。最后选择高浓度的卤水进行煎煮提取海盐。
(1)其中“海水便经过沙子而渗入坑中" 这一过程相当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步骤。
(2)同一莲子在不同浓度卤水中有不同的沉浮状态,“莲子漂浮"的卤水质量分数a1%与“莲子沉底" 的卤水质量分数a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建立模型是解决系统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甲为100毫升底部已析出少量海盐的沸腾卤水模型, 其中4 个“○" 和4个“●" 代表所有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将甲溶液继续煎煮至一半体积,析出的海盐质量增加。在图乙中,补充完成煎煮后的溶液模型(要求画出液面和食盐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布)。
27.氧气常用来供给呼吸和冶炼金属,人们对它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资料一:1703年德国学者施塔尔创立了“燃素说":燃烧时物体释放“燃素”,变成煅渣。即:物体的质量-燃素质量=煅渣质量。
资料二:1772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KNO3) 、氧化汞(HgO)和碳酸银( Ag2CO3)都放出了“火气" (氧气),他证明了这种气体也存在于空气中,还发现当物质在这种气体中燃
烧后,该气体就消失了。
资料三:不久后,拉瓦锡将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如图),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容器中气体体积大约减少了五分之一。随后他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加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瓶空气减小的体积。于是他提出氧气体积占空气五分之一。
(1)请举一个不支持“燃素说"观点的例子。_________。
(2)从物质组成角度分析,材料二中舍勒加热上述物质都能放出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3)拉瓦锡能用汞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利用的是汞以下性质中的________。(多选)
A、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速度非常缓慢
B、汞不与空气中除氧气外的其他气体反应
C、汞在常温下为液态,氧化汞为固态
D、汞受热后易挥发,会变成汞蒸气
E、氧化汞分解的温度高于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温度
28.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粗盐提纯所制取的精盐, 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为加快粗盐溶解,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列举一点)
(2)为完成氯化钠溶液配制,需称量食盐______克。
(3)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①所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
29.图甲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苹果自动分拣装置的简化示意图,该装置能把苹果按一定质量标准自动分拣。R1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闭合开关S,在托盘秤上放上苹果,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衔铁被吸下,大苹果进入下通道。(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电路中R1和R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
(2)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
(3)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小苹果会进入下通道,请写出一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
30.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高温报警器,如图是其部分简化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温度未达到报警值时,报警器的绿灯亮;达到预定值时,报警器的绿灯熄灭 红灯亮起 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A B两灯中,哪一盏是红灯 _______。
(2)制作完成后,发现温度只有比预设的报警温度更高时,红灯才亮 为了使红灯在达到预设温度时就会亮起,该小组同学应该对报警器做出怎么样的改进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参考答案
1. (1)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2)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2. (1)+4 (2)H2O2
3. (1)B (2)中子 (3)21×a%+22×b%+20×c%
4. (1)6:1 (2)食盐水 (3)百合
5. (1)液化 (2)ABD
6. (1)+1 (2)神经中枢
7. (1)竖直向上
(2)试管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8. 相同的质子数 b
9. (1)惯性 (2)流速大,压强小
10.(1)中子 (2)CDE
11.(1)+3 (2)H2
12.(1)元素 (2)2 (3)7∶6
13.(1)汽化 (2)N (3)减小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合理即可)
14.(1)适宜的温度 未损伤部分子叶含有的营养足够种子萌发 (2)根
15.(1)4:1 (2)Cl2 (3)10
16.(1)根毛 导管 (2)④ (3)①②③⑤
17.(1)O (2)3Fe
18.(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19.(1)分液漏斗 (2)B (3)c
20.(1)质量 (2)不能;缺少氢元素
21.(1)离子(或钠离子和氯离子) (2)=
22.(1)消耗了氧气,没有了助燃剂
(2)大于
(3)A:可以验证①,若通入氧气后,蜡烛能够长时间燃烧,说明猜想①正确
B:可以验证②,若换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后,蜡烛能够长时间燃烧,说明猜想②正确
23.(1)K Ca Br (2)Al2O3 (3)AC
24.(1)蒸腾 (2)d点前 (3)多于
25.(1)氧气 (2)光照 (3)排除空气中氧气对好氧菌移动的干扰
26.(1)过滤
(2)a1%>a2%
(3)
27.(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质量增加
(2)物质中都含氧元素
(3)BCE
28.(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合理即可)
(2)2.5
(3)氧元素
29.(1)串联
(2)大苹果质量大对R1的压力大,R1电阻变小,控制电路电流增大,电磁体磁性增强,吸引衔铁。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小
30.(1)A
(2)换一个阻值更小的R0(增大U1的电压;增加线圈的匝数;将电磁铁往右或上移动一些;将弹簧往左移动一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