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题破山寺后禅院练习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4 09: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三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一、解释词语
1、禅房 2、空
3、万籁
4、磬
二、内容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代诗人。这是一首五言
2、这首诗以 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 、 、
和 ,抒发了诗人 和 。
3、首联“清晨入古寺”点明
4、颔联作者采用 的手法写出禅房的
5、颈联写 ;尾联以钟磬音映衬山寺的
6、诗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成语是 、
三、判断或选择题(错的圈画请改正)
1、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 )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的环境特点。(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竹花繁茂的景象( )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 )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
5、全文生动地写出了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 )
6、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地的喜爱和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 )
7、颈联写出诗人穿过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走进古寺的幽静后院,花木的深处隐蔽僧人诵经的禅房。(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展现的环境特点是( )
A、凄清 B、清幽 C、神秘 D、荒僻
9、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10、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21·cn·jy·com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21·世纪*教育网
1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www-2-1-cnjy-com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2-1-c-n-j-y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三、填空或选择
1.诗中的“万籁”是 (2分)
2.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3.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 (2分)
4.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通幽处”写出环境的凄清,表现诗人心情的落寞。
B.“钟磬音”是以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C.这首诗描写了古寺肃静、幽深的环境氛围和美好的山水。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5.诗中的“万籁”是
7.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兴奋之情。
8.诗中的“万籁”是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
B.“潭影空人心”的含义是清澈的潭水能令人忘却所有的事情,内心只余空白。
C.“但余钟磬音”,这里凸显钟磬的声响主要是为了点出“古寺”,首尾呼应。
D.作品中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与古寺禅房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清幽脱俗之感。
10.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 ”“ ”(2分)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了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了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12.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 ”“ ”(2分)
1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
《题破山寺后禅院》答案
一、(略)
二、1、常建、唐、律诗2、游诗后禅院;肃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幽深、脱俗、纯净;游览名胜的喜悦、对高远境界的追求3、出游的时间和地点4、移步换景、幽景5、诗人在后禅院所见;万籁寂静6、曲径通幽、万籁俱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1、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ⅹ寄情山水的悲伤情怀改成游览名胜的喜悦)21教育网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要突出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的环境特点。(ⅹ禅院很大,展现了凄清 改成美妙幽寂)21cnjy.com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竹花繁茂的景象(ⅹ竹花繁茂 改成优雅宁静 )www.21-cn-jy.com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 )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禅院的安静。(ⅹ无声衬有声改成有声衬无声 )
5、全诗生动地写出了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 )
6、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地的喜爱和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感情。(√ )
7、颈联写出诗人穿过竹影婆娑的曲折小径,走进古寺的幽静后院,花木的深处隐蔽僧人诵经的禅房。(ⅹ颈联改成颔联)2·1·c·n·j·y
8、( B)9、( B )10(D)11(A)
三、(答案:自然界一切声音、B)
(答案:律诗、A)
(答案:自然界的一切声音;C)
(答案:自然界的一切声音;D)
(答案:曲径通幽、万籁俱寂;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