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7 20: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水分子的结构式: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和质量数 D.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若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b+3
B.周期表中碲在硫的下面,则碲化氢比硫化氢更稳定
C.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若存在简单阴离子,则R一定属于第ⅥA族元素
4.“类比”是预测物质结构、性质与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类比合理的是
A.Al能与缓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Al,则Fe与也缓慢氧化生成氧化膜保护Fe
B.钠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过氧化钠,则锂在空气中加热也能生成过氧化锂
C.Na与反应生成NaOH和,则Fe与反应生成和
D.的分子空间结构呈V形,则的分子空间结构也呈V形
5.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单质对应的密度:W>X B.在常温下,四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不都是气体
C.元素对应含氧酸酸性一定是:Y<Z D.W、X与Z不能存在于同一化合物中
6.短周期元素X、Y、Z、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Q的最低价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1,X的最低价氢化物不是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Q W
A.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常见的强酸
B.Z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D.W元素在自然界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7.、、、是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时,、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与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达到电子稳定结构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一定能相互反应
D.与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强于与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8.202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员修订铅元素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为区间值,下列关于铅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中子数为125 B.的原子序数是82
C.和互为同位素 D.和属于同种核素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两种原子,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0.应用元素周期律可预测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不正确的是
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能与盐酸和溶液反应均产生氢气
③单质为有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④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可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无色,有毒,比稳定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X与Y为同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W>X>Y
B.W、X的氢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D.W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12.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B.4种元素氧化物中,只有W的氧化物能与反应
C.Z元素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
D.Y元素只能形成含氧酸和
13.W、X、Y、Z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关元素W、X、Y、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X
W Y
Z
A.常压下四种元素的单质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四种元素都能与氧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C.Y、Z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Y元素具有两性元素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共有
①“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②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③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火菌消毒剂,使用时用医用消毒酒精适当稀释效果更佳
④我国古老的马家窑青铜刀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
⑤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⑥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
⑦PM2.5指直径小于或接近2.5微米的颗粒物,在空气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⑧包装用的铝箔,利用了其延展性好且容易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性质
⑨纯金属与其合金相比,一般具有更低的熔点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二、填空题
15.硫氰化钾(KSCN)不仅用作化学检测试剂,还可用于农药、医药、电镀等。KSCN可通过以下反应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产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有_______种。
(2)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
(3)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只含有离子键 b.只含有共价键  c.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4)上述反应涉及的多种元素中
①K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②属于第二周期且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在同一周期中,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N强于P的是_______。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的沸点低于红磷的沸点
c.受热分解的温度高于   d.的酸性强于
16.根据下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写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则其离子符号为 _________。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写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
(4)《自然》杂志曾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核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生存年代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下列填空:
①26Al和27Al ______(选填编号)。
A.是同一种元素 B.是同一种核素
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②碳元素的一种核素也可以考古断代,其原子符号为 ______。
③10g10Be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______个。
17.碘(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ⅦA族,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可用于治疗甲亢。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
(2)①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弱,其原因是由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___________逐渐增大,___________能力逐渐减弱。
②下列事实能够用“碘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弱”来解释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碘单质的熔点高于氯单质
b.高氯酸的酸性强于高碘酸
c.与的化合比与的化合更容易
(3)氢碘酸是HI的水溶液,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强的酸。
资料:ⅰ.盐酸和氢碘酸均可使氢氧化铁溶解,后者得到的产物中含有。
ⅱ.KI溶液不能溶解氢氧化铁,KI溶液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中含有。
①盐酸与氢氧化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氢碘酸与氢氧化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结合上述资料,由物质性质解释①中两反应的异同:___________。
18.元素①-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按要求填空
I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第2周期 ① ②
第3周期 ③ ④ ⑤ 6
第4周期 ⑦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名称和符号为:_______。
(2)元素②的一种中子数为8的核素可用作分析古代人类食物结构,写出其原子符号_______。
(3)元素③-⑥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⑤_______⑥(填“>”、“<”或“=”),若通过实验事实证明上述结论,利用适当的文字与化学用语进行概述:_______(写出2条)
(5)常温下,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溶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溶液中,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公开亮相。对月壤中化学元素的分析有助于认识月球表面环境。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1)经分析,月壤中含有大量的h元素,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和f的单质都是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的方法首次制得。这两种元素化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e_______f(填“>”或“<”),用电子式表示f与i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3)d和i两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氢化物为_______,导致该氢化物熔沸点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由c、d、j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硝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_______。
(5)i是海水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其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2种含i元素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要求物质类别各不相同;参照c元素形成的NO的定位及写法)。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0.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请利用分类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现有下列9种微粒:、、、、、、、、,其中核素有_______种,涉及到的元素有_______ 种。
②现有以下物质:①稀盐酸 ②Cl2③BaSO4固体④NaOH溶液⑤熔融的NaHSO4 ⑥CO2⑦铝条⑧蔗糖,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公开亮相。对月壤中化学元素的分析有助于认识月球表面环境。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①月壤中含有大量的g元素,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②g、h、i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③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试着写出j元素所对应的单质与a和d元素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图代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④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将硅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上述周期表相应的空格中_______。
(2)①、②、④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
(4)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各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
a.酸性: b.非金属性:
c.碱性: d.热稳定性:
(6)亚硒酸钠()具有消除活性氧,抗人体衰老的作用。亚硒酸钠中硒(S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i.下列关于硒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
a.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
b.Se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c.Se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46,这种核素是
ii.非金属性S>Se,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22.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
(1)F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2)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氮分子的电子式为,A错误;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
C.溴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错误;
D.水属于共价化合物,水分子的结构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2.B
【详解】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则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故选B。
3.B
【详解】A.由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得:a-2=b+1,解得a=b+3,A正确;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碲化氢是比硫化氢稳定性更弱的气体,B错误;
C.硅元素、锗元素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元素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正确;
D.若存在简单阴离子,说明R元素的负化合价为-2价,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则R一定属于VIA族元素,D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Fe与缓慢氧化,氧化膜主要成分为Fe2O3,疏松多孔,不能保护Fe,A项错误;
B.锂在空气中加热也只能生成氧化锂,B项错误;
C.Fe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和,C项错误;
D.O、S为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的分子空间结构呈V形,的分子空间结构也呈V形,D项正确;
答案选D。
5.B
【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5,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
【详解】A.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低于氮气,A错误;
B.在常温下,四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中氢气、氮气、氯气均为气体,而磷的单质为固体,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C错误;
D.W、X与Z可以存在于同一化合物NH4Cl中,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Q的最低价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氢化物是硫化氢或磷化氢,X的最低价氢化物不是电解质,则X是N,Q是P,所以Y是O,Z是Al,W是Cl,据此解答。
【详解】A.Q是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常见的中强酸,A错误;
B.Z是Al,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B错误;
C.X是N,W是Cl,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多种物质,不能依据上述条件进行判断,C错误;
D.W是Cl,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已知25℃时,W、X形成的0.1mol/L化合物的水溶液pH=1,短周期元素只有HCl符合,则W为H元素,X为Cl元素,Z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应为Al元素,Y的原子半径比Al小,比Cl大,应为第三周期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Cl元素,Z为Al元素,
A.由以上分析可知X、Y、Z都为第三周期元素,故A正确;
B.Y可能是Si、P、S,当为P时,PCl5为共价化合物,如果各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需满足|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P:|+5|+5=10,不满足,因此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如Y为Si,则硅酸为弱酸,与氢氧化铝不反应,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的中子数为207-82=125,故A正确;
B.表示质量数为204,质子数为82即原子序数是82的一种铅原子,故B正确;
C.和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铅的不同的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 ,故C正确;
D.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B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分子,也可能是离子,如Ne和钠离子、氧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但三者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说明原子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也相同,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
C.,该转化有单质参与反应,但没有发生价态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He和Mg最外层都有两个电子,但He为稳定结构,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而镁为活泼金属,易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①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则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①正确;
②Tl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金属性强,Tl与盐酸能产生氢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②错误;
③根据卤素单质及其AgX的性质可判断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③正确;
④Li与Mg处于对角线位置,则Li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是Li2O,④错误;
⑤硫酸钙微溶,硫酸钡难溶,则SrSO4应该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⑤正确;
⑥Se的非金属性弱于S,则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不稳定的气体,⑥错误;
不正确的是;②④⑥
故选B。
11.B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该氢化物为氨气,则W为N;Y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其原子序数大于N,则Y位于第三周期IIIA族,为A1元素;X与Y为同周期元素,则X为Na或Mg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等,Z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Z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N,X为Na(或Mg),Y为Al,Z为C1元素。
A.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的电子层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Cl-)>W(N3-)>X(Na+或Mg2+)>Y(Al3+),A正确;
B.N形成的氢化物肼(N2H4)在常温下为液态,Na或Mg的氢化物常温下不是气体,B错误;
C.Y为Al,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C正确;
D.N、Cl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A
【分析】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X为N元素;结合图示可知,W为C元素,Y为S,Z为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N元素,W为C元素,Y为S,Z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S<Cl,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够与Na2O2反应,故B错误;
C.Z的单质为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是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S形成的含氧酸除了H2SO3和H2SO4,还可以形成H2S2O3,故D错误;
故选:A。
13.C
【分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元素、W为Li、Y为Be、Z为Mg,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
【详解】W、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元素、W为Li、Y为Be、Z为Mg,
A.四元素中,只有H为非金属元素,Li、Be、Mg为金属元素,故H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A正确;
B.H、Li、Be、Mg都能与氧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故B正确;
C.Be2+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Mg2+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两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故C错误;
D.根据对角线原则,Be与Al的性质相似,是两性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4.C
【详解】①“血液透析”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性质,“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故①正确;
②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②正确;
③二氧化氯能氧化乙醇,不能用医用消毒酒精稀释二氧化氯,故③错误;
④青铜是铜锡合金,故④正确;
⑤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净水,但是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⑤错误;
⑥NaClO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织物漂白剂,故⑥正确;
⑦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PM2.5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⑦错误;
⑧铝箔是通过压延制造而成的,延展性好,食品包装袋中用到铝箔,是用到了铝箔良好的阻隔性,铝箔的氧气透过率极低,能有效的阻隔空气中易使食品变质的气体,如氧气等,故⑧正确;
⑨合金与其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低的熔点,故⑨错误;
综上,错误的有③⑤⑦⑨共4项;
答案选C。
15.(1)3
(2)
(3)c
(4) 第四周期第IA族 C(5)cd
【详解】(1)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产物中H2O、CO2、NH3共3种;
(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对,以双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3)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中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碳酸根内碳和氧原子存在共价键,因此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选c;
(4)①K为19号元素,是碱金属元素,位于第IA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A族;
②属于第二周期是C、N、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5)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是由于氮氮三键的键能较大,与非金属性无关,a不选;      
b.沸点是物理性质,非金属性属于化学性质,的沸点低于红磷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无关,b不选;
c.受热分解的温度高于说明稳定性:>,而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温度,能说明非金属性N>P,c选;   
d. 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的酸性强于说明非金属性N>P,d选;
故选:cd。
16.(1)
(2)Cl-
(3)第三周期,第IA族
(4) AD 14C 2NA
【详解】(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则A只能是氧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为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为Cl-;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质子数为23-12=11,即是钠原子,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A族;
(4)①A.26Al和27Al都是铝元素,是同一种元素,选项A正确;
B.26Al和27Al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是铝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B错误;
C.26Al和27Al的中子数分别为13和14,不相同,选项C错误;
D.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选项D正确;
答案选AD;
②碳元素的一种核素也可以考古断代,质量数为14,其原子符号为14C;
③10g10Be 的物质的量为1mol,10Be的中子数为6,质子数为4, 10g10Be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NA个。
17.(1)78
(2) 半径 得电子 bc
(3) I-的还原性大于Cl-,Fe3+能氧化I-,所以氢碘酸与氢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1)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的质量数是131、质子数为53,核内中子数为131-53=78;
(2)①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弱,其原因是由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②a.单质的熔沸点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碘单质的熔点高于氯单质与碘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弱无关,故不选a;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高氯酸的酸性强于高碘酸,说明碘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弱,故选b;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电子越易与氢气化合,与的化合比与的化合更容易,说明碘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弱,故选c;
选bc。
(3)①Fe3+能氧化I-,氢碘酸与氢氧化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I-的还原性大于Cl-,Fe3+能氧化I-,所以氢碘酸与氢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8.(1)硼 B(名称与符号顺序不限)
(2)
(3)Cl
(4) < 酸性: 稳定性: 与化合: 置换反应:(或:)
(5)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元素①~⑥分别是B、N、Na、Al、S、Cl、As。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素①的名称和符号分别为硼、B。
(2)N元素的一种中子数为8的核素可用作分析古代人类食物结构,其质量数为7+8=15,则其原子符号为。
(3)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元素③~⑥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
(4)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S<Cl,例如酸性:,或稳定性:或与化合:或发生置换反应:(或)均可以证明上述结论。
(5)常温下,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铝可溶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1)第三周期第IVA族
(2) >
(3) H2O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KNO3
(5)
【详解】(1)h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是硅元素,答案:第三周期第IVA族;
(2)e、f分别为Na、Mg,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e>f,i为Cl,用电子式表示Mg与i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答案:>;;
(3)d为氧元素,i为氯元素,两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2O、HCl,沸点较高的是H2O,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答案:H2O;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c、d、j分别为N、O、K元素,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答案:KNO3;
(5)题目给出的是价类表,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1、+1、+3、+5、+7,常见的化合物有酸HCl、HClO、HClO3、HClO4及对应的盐,Cl2是单质,化合价为0,在表格中根据物质的类别和化合价标注在对应的位置,答案: 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20.(1) 5 5 ③⑤ ⑥⑧
(2) 第三周期IVA族 H2S 2K+2H2O = 2K++2OH-+H2↑
【详解】(1)①由符号可知,9 种微粒中含有氢、碳、氮、氧、铁五种元素,含有、、、、五种核素,故答案为:5;5;
②稀盐酸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硫酸钡固体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
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熔融的硫酸氢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
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铝是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蔗糖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所以八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⑧,故答案为:③⑤;⑥⑧;
(2)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为H元素、b为Be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Na元素、f为Mg元素、g为Si元素、h为P元素、i为S元素、j为K元素;
①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VA族;
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硫化氢,故答案为:H2S;
③j元素所对应的单质与a和d元素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为钾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2H2O = 2K++2OH-+H2↑,故答案为:2K+2H2O = 2K++2OH-+H2↑。
21.(1)
(2)KOH
(3)
(4)
(5)bd
(6) b S和S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S原子半径较小,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更强,得电子能力S>Se,故非金属性S>Se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②为O,③为Cl,④为K,
【详解】(1)Si在第三周期,第ⅣA族,如下图:
(2)H、O、K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OH;
(3)H和Cl形成HCl,电子式表示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4)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酸性:,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b正确;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碱性:,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热稳定性:,d正确;
故选bd;
(6)i.a.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a错误;
b.Se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b正确;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Se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46,这种核素是,c错误;
故选b;
ii. S和S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S原子半径较小,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更强,得电子能力S>Se,故非金属性S>Se。
22.(1)Cl
(2)第三周期第ⅣA
(3)
(4)
(5)
【分析】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A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A为碳元素;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B为Na;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D、E、F都处于第三周期,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C为Al;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则D为Si、M为Na2SiO3;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硫元素,F的原子序数最大,故F为Cl。
【详解】(1)F的原子序数最大,故F元素符号为Cl;
(2)D是S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
(3)B和F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形成过程为;
(4)B为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水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则反应的产物为过氧化钠,放出的气体为氧气;C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2Al+ 2NaOH + 2H2O =2NaAlO2 +3H2↑;
(5)S2Cl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为二氧化硫,S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题意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部分S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0.3mol电子生成二氧化硫为0.1mol,0.2mol S2Cl2参加反应,则有0.3molS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S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0,故生成S,同时生成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