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6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15: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怀化市第三中学历史教研组:肖 军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的蒸汽机1819年横渡大西洋的轮船“萨凡纳“号珍妮纺纱机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革命?
工业革命?
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质的巨变的过程。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宿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又叫产业革命。18世纪中期由英国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8世纪末19世纪初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想一想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条件 (1)资本: 殖民贸易和掠夺 (2)劳动力: 圈地运动(3)科技:工场手工业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可能性(5)市场:(4)资源:本国煤铁、殖民地提供原料 海外市场的扩大(根本、必要性)英国经济学家曾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
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
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
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
布东印度群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
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
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生产方式?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原料市场旧式纺车(一)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一、工业革命的过程—从珍妮机到蒸汽机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动力:人力
特点:细而易断珍妮纺纱机在纺纱
(人力)珍妮机的故事 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这种骡机集中了水力纺纱机和珍妮纺纱机的优点,它可以推动300个纱绽,纺出细致而又牢固的纱线。
(水力)这些纺织机在动力方面还存在什么缺陷?动力问题—受时空限制。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一)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二)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三)发展: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动力的革新一、工业革命的过程—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原料?机器
生产市场 工业革命的发展迫切要求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一)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二)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三)发展: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车和轮船动力的革新一、工业革命的过程—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英国史蒂芬孙1825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车)史蒂芬孙像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在行驶美国第一列火车同马拉车赛跑富尔顿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一)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二)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三)发展: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车和轮船(五)扩展和完成1、扩展: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2、完成:(时间、标志、影响)动力的革新一、工业革命的过程—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法国工业革命(1)概况: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展,19世纪20 年代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产值具世界第二位。但法国工业革命的规模远远落后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初,法国的煤产量只有英国的50%,生铁产量只有英国的25%;在发展速度上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德。工业革命的扩展(2)法国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小农经济的大量、长期存在2.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3.法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靠对农民的租税剥削 法国产业革命具有不同于英国的鲜明特点:①、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看,法国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通过租税盘剥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大规模的圈地的暴力方式。②、从工业革命的进程看,小企业的长期和大量存在以及大企业的发展迟缓是法国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③、高利贷资本活跃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 2、美国工业革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劳动力,还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动力的革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发 明 人国 别内 容年 代史蒂芬孙英火 车1814年富尔敦美轮 船1807年瓦 特英改良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英水力织布机1785年克隆普顿英骡 机1779年阿克莱特英水力纺纱机1769年哈格里夫斯英珍妮纺纱机1765年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工业革命的拓展:英1840;法、美19C中期各项技术的相互关系?棉纺织业革命动 力 革 命其他行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改良蒸汽机机器制造 冶金、采矿轮船、火车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是成为人类第一个工业国;
二、是取得工业垄断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三、是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和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如议会改革;
四、是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对英国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了财富增长方式。把人类带到了蒸汽时代,使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由商业资本主义进入工业资本主义。(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使人类迈向现代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一进程中出现了三化: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人们的民主权利日益扩大,选举资格限定不断废弃。最后是知识化加深,教育普及,从精英走向大众。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革命迅速瓦解了以农场主和手工作坊为主的经济。工业革命时大工厂出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传统家庭解体;出行方式改变,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工业革命最直接后果是:造成两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直接对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六)社会意识:出现三大社会思潮 工业革命引发了三股进步潮流: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出现了以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浪潮,巩固和扩大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二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它是工业革命后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物;三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它与工业革命后先进生产方式向落后地区的扩展有关。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六)社会意识:出现三大社会思潮(七)社会结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改变了世界面貌,巩固了欧洲中心地位。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六)社会意识:出现三大社会思潮(七)社会结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八)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机器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现代交通工具为全球各地区、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1、原因①经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求(市场和原料)
②政治: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③社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
④文化: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的传播2、途径政治: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3、影响(1)主观: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2)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首先,机器大生产需要更丰富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这成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贸易的主要动力。 其次,轮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第三,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 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问题探讨]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二)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三)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四)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五)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六)社会意识:出现三大社会思潮(七)社会结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八)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九)同时,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近年来,历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同时也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3.对阶级结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学 术 前 沿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内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又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在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时,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它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
此外,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学 术 前 沿[拓展延伸]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它们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请你用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来说明上述观点。
(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破坏性使命”“建设性的使命” 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所谓“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破坏性:
1、政治: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经济: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3、文化:文化侵略(传教士);“天朝上国”的梦幻破灭了。
建设性:
1、政治: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2、经济: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加速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瓦解
3、思想:抛弃陈腐观念,开始向西方学习
破坏性是主要的,建设性作用是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易错点
1.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不是垄断组织的出现而是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易混点
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二者虽然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不同,通常情况下,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巩固练习】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积累了大量资本
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巩固练习】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包括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
B.工业革命为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对其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D.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A解析:世界市场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合称,故A的说法错误。 【巩固练习】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巩固练习】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著作中提及的内容有“工业革命的成果”、“鸦片战争后的清朝”、“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蒸汽机改良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不仅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无产阶级形成,而且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其中B、C、D都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说明而未综合题干的所有信息。5、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巩固练习】6、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B 【巩固练习】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
A、炮舰
B、军队
C、价廉物美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巩固练习】C8、英国先于其他国家第一个在世界上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建立
B、圈地运动大规模公开进行
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D 【巩固练习】9、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变革,与其相关的是
①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基础②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③第一国际产生④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⑤东方从属于西方
A、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⑤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④ ⑤
【巩固练习】B10、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体现在
A、推动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
B、诞生了工业无产阶级
C、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由此兴起
D、加强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使世界连成一体
【巩固练习】A11.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巩固练习】C1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 【巩固练习】1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B 【巩固练习】14.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巩固练习】A15.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巩固练习】C16.下图(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
A.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居统治地位
B.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各地几乎都可以见到英国的商品
D.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巩固练习】D17.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而完成的。下列有关现代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导致世界各地的联系不断的加强
B.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宰割和奴役
C.客观上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产生
D.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迅速建立
【巩固练习】D18.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是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英国
C.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布局 【巩固练习】D19.“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机会。”这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的显著特点是( )
A.暴力掠夺,以直接获取财富
B.垄断贸易以获取高额商业利润
C.武装侵略,吞并领土以扩大版图
D.输出商品占领市场 【巩固练习】D20.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C 【巩固练习】[问题探究]读下图,思考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1)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出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问题探究]读下图,英国就业人口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1)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英国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以下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在一些方面的影响;有何经念教训?
材料一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汽)、CO2、少量的二氧化硫、甲烷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的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 mmp上升到目前的360 mmp。
——J·格里宾《历史焦点》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人阶级相对越来越贫困化,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经验教训: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知识拓展】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拓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