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15: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Sun zhong shan革命先驱
Ge Ming Xian Qu 【学习目标】
概述孙中山主要史实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
巨变的历史作用。
体会孙中山百折不挠的精神
一、走进历史(孙中山成长历程)1、孙中山人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医人——医国

改良——革命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创立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黄花岗起义;推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创建黄埔军校;1924年底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发起国民会议运动。2、总结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二、合作探究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幼年的孙中山很聪慧,博闻强识。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
依据材料请回答:孙中山为什么会从“医人”转变为“医国”?
1、弃医从政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责任的驱使
接受了西方的教育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从改良到革命,建立共和国。

二、合作探究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2、从改良到革命通过上面两则材料的分析,结合当时
中国时代背景指出其转变的原因?①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②对清政府幻想的破灭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什么要实现第三次转变?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1924
材料二 :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孙中山
材料三: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避居上海受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等多次与他接触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中外历史人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什么要实现第三次转变?三民主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屡遭失败,需要寻求新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斗争的精神。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反满清封建统治推翻帝制,
建立国民的政府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后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反帝
民族平等“新”在强调
民权普遍性;“新”在更
关注农民和工人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思考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的伟大作用?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
革命纲领。三、评价历史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
国民革命。三、评价历史(孙中山在20世纪
的历史作用)
1、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 命纲领。
2、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 国民革命。孙中山 宋庆龄 结婚照美国记者斯诺曾在上世纪30年代问宋庆龄是如何爱上孙中山的? 宋庆龄答道:“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你能根据你所熟悉的孙中山谈谈中山先生具有哪些值得敬仰的品质吗?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文 国事遗嘱
——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四、感悟历史(学习孙中山精神)
毕生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精神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在孙中山140年诞辰
学习小结:民








山功绩建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提出新三民主义推动国民大革命精
神救国救民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精神孙中山精神伴我行 文十励志
不比起点比终点
不必基础比进步
不必出身比进步
不比聪明比勤奋
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
2.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和平建国纲领》BB3.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4.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
的原因是
A.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
B.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C.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D.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