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8 09:3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出 塞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出塞》。说到唐诗,你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唐代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
情境导入
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边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称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许多爱国诗人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吧!

sài
zhēng



qín


jiàng


认一认,读一读
塞外、边塞
sài
塞车、瓶塞
sāi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辨析多音字
出塞
题解:乐府旧题。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秦时
我国在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入侵,修筑了长城以及大量边关要塞。匈奴和我国的战争自秦起,到汉朝,一直到唐朝,从来没有间断,匈奴常常从阴山一带入侵中原。
明月
汉时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
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大意:要是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肝肠”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
飞将:
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胡:指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
阴山:
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至内蒙古,是古代平原地区北方的屏障。在今内蒙古中部。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汉朝李广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后,称其为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后两句是写希望有良将把守边关,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
写现实
发议论
(借古讽今)



盼国安
思路梳理
中心归纳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歌先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图景,并融情于景,表达了对边关久戍将士的同情以及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乱的强烈企盼。
课外拓展
边塞诗——
《凉州词》【唐】王翰
《出塞》【唐】王之涣
《关山月》【唐】李白
《从军行》【唐】王昌龄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古从军行》【唐】李颀
《塞下曲》【唐】卢纶
《使至塞上》【唐】王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前出塞》【唐】杜甫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