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有关苯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的一个参与形成大键
B.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共同形成大键
C.碳原子的三个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形成三个键
D.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均为120°
2.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性质稳定,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强温室效应,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A.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B.S原子轨道杂化方式与中的S一样
C.六氟化硫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D.键是键,键长可能不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的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B.H2S、NF3、CH4这一组粒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
C.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SF6分子是正八面体形
D.SO中心S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故其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4.下列各组粒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是
①NH3和H2O;②NH和H3O+;③NH3和H3O+;④O3和SO2;⑤CO2和BeCl2。
A.全部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
5.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气体。下列有关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均为三原子分子,二者空间结构相同
B.中阴离子的模型为四面体
C.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根据模型可知,CaCl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6.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A.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B.分子中键角越大,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小,分子越稳定
C.用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空间结构为V形和平面三角形
D.该理论一定能预测出多中心原子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构型
7.如图所示,小黑球表示相关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白球表示氢原子,小黑点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杂化的只有①③
B.①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④分子为V形
C.②分子中键数与键数之比为
D.四种分子的键角大小顺序为②>③>①>④
8.氨气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而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中原子为杂化,而中原子是杂化
B.分子中氮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分子中碳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分子中中心原子上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是四原子化合物,甲烷为五原子化合物
9.氨基乙酸钠()用于有机产品的合成,也可用于工业洗涤剂中间体的生产以及生化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B.氨基乙酸钠中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C.氨基乙酸钠分子中所含键的物质的量为
D.氮原子和与其成键的另外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0.用模型可以判断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
B.、、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分子的键角是
D.、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都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和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
C.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分子中中心原子上有一个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
12.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S)采取的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锥形、sp3 B.平面三角形、sp3
C.平面三角形、sp2 D.三角锥形、sp2
13.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A分子中所含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1
C.A分子中C、N均为sp2杂化
D.A与足量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二、多选题
14.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原子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下:
粒子 O O O2 O
键长/(10-12m) 149 128 121 112
键能/(kJ·mol-1) x y z=494 w=628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是
A.粒子所含的价层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大,键能越小
C.粒子所含的价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可形成AB3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B为同一周期元素,则分子一定为平面三角形
B.若分子的价电子数为24,则分子可能为平面三角形
C.若A、B为同一主族元素,则分子一定为三角锥形
D.若分子为三角锥形,则分子可能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A与D同主族,B与C在同一周期,A、D原子的价电子数都是1,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少2个,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B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在高温下以体积比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为液体。此液体与D单质能剧烈反应生成A的单质。所得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同时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A___________,C___________。
(3)B与C在高温下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形成的___________分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呈___________。
(4)A与B的单质以体积比2∶1形成的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呈___________。
17.A、B、C、D、E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B、C是位于p区的同一周期的元素,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与C原子核外的未成对电子数相等;与互为等电子体;E为过渡元素,其原子核外没有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与E同区、同周期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
(2)A、B、C均可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它们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3)A、B、C的简单氢化物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其中B的简单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_______,C的简单氢化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
(4)A、C两种元素能形成化合物,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
四、结构与性质
18.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其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_、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2)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
的结构为。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
(3)分子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4)为ⅣA族元素,单质与干燥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19.氮、磷、硫、氯元素在科研与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原子在成键时,能将一个轨道上的电子激发进入轨道而参与成键,则该激发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能形成离子晶体,则的空间结构为______。
(3)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相似,写出联氨在水中第一步电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该反应过程中破坏和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
(5)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内,且有互相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离域π键,可用符号正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则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每个碳原子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参与形成大键,故A错误;
B.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共同形成大键,故B正确;
C.碳原子的三个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形成三个键,故C正确;
D.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均为120°,故D正确;
选A。
2.C
【详解】A.根据题图知,每个F原子和1个S原子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每个S原子和6个F原子形成6个共用电子对,所以F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S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
B. SO3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3+0=3,故为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SF6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6+0=6,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不可能为sp2杂化,B错误;
C.同种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间形成极性键,六氟化硫分子中的键均为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C正确;
D.六氟化硫分子中的键都是键,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形结构,所以各键的键长与键能都相等,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SO2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3,含一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空间结构为V形,故A错误;
B.H2S中S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V型,NF3中氮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四面体型,CH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型,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不同,分子的键角不相同,故B正确;
C.铵根离子与甲烷分子结构相似,都是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
D.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1,价层电子对数=1+3=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D错误;
故选:B。
4.C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孤电子对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个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详解】①NH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5-3)=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H2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6-2)=4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所以为V形结构,二者空间构型不同,故①错误;
②NH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形结构;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二者空间构型不同,故②错误;
③NH3为三角锥形结构、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所以二者空间构型相同,故③正确;
④O3、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3且都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都是V形,故④正确;
⑤CO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2+(4-2×2)=2,二氧化碳是直线型结构,BeCl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2+(2-2×1)=2,BeCl2是直线型结构,CO2和BeCl2分子都是直线型分子,故⑤正确;
答案选C。
5.C
【详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二者空间结构不同,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分子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键角为180°,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分子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键角约为105°,则二氧化碳、碳酸根离子、水的键角依次减小,故C正确;
D.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不能用VSEPR模型预测氯化钙的空间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不包含π键中的电子对,A正确;
B.分子中键角越大,价层电子对之间的距离越小,相互排斥力越小,则分子越稳定,B正确;
C.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分子呈V形结构;BF3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且不含孤电子对,分子呈平面三角形结构,C正确;
D.该理论不能预测所有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如:许多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几何构型不能用VSEPR模型理论解释,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7.D
【详解】A.④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的是杂化,A错误;
B.①和④的中心原子采取的都是杂化,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①分子中含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④分子中有2个孤电子对,为形分子,B错误;
C.1个②分子中含有2个单键和1个叄键,则键数目与键数目之比为,C错误;
D.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四种分子的键角大小顺序为②>③>①>④,D正确;
故选D。
8.C
【分析】和中的中心原子都是杂化,都形成夹角为的四个杂化轨道,只是分子中原子利用其中3个杂化轨道与3个原子的轨道成键,另一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所以分子为三角锥形,而分子中4个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4个C-H键,所以分子为正四面体形。
【详解】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均为杂化,故A错误;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均形成4个杂化轨道,故B错误;
C.分子中中心原子上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所以分子为三角锥形,而分子中4个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4个C-H键,所以分子为正四面体形,故C正确;
D.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分子中含几个原子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氨基乙酸钠中氮原子采取杂化,而碳原子采取、杂化,故A错误;
B.氨基乙酸钠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键个数+孤电子对数,N原子的键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B正确;
C.单键为键,双键中有1个键和1个π键,氨基乙酸钠分子中有键,故C错误;
D.由于氮原子为杂化,与其成键的另外三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
选B。
10.A
【详解】A.是三角锥形的分子,其结构类似于氨气,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A正确;
B.、、中中心原子都是杂化,都有1个孤电子对,分子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最大,成键电子对距离中心原子最近,键角最大,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错误;
C.是直线形分子,键角是,C错误;
D.是三角锥形的分子,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没有孤电子对,是三角双锥形结构,D错误;
故选A。
11.D
【详解】A.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3个Cl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所以分子中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原子最外层也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白磷分子和甲烷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形,但白磷分子的键角是,故B错误;
C.的电子式为,但铵根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C错误;
D.氨气分子中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还有一个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所以键角小于,故D正确;
选D。
12.A
【详解】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确定微粒的空间结构,SOCl2中原子形成2个S-Cl键,1个S=O键,价层电子对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数为:,杂化轨道数是4,故原子采取sp3杂化,由于中心S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合理选项是A。
13.D
【详解】A.由于氨气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即氮原子与所连的三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所以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共价单键都是σ,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根据A结构式可知:在1个A分子中含有11个σ键和1个π键,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1,B错误;
C.A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所以N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 mol A与足量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2 mol、3 mol,则A与足量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4.BC
【详解】A.表中四种粒子所含价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6+2=14、2×6+1=13、2×6=12、2×6-1=11即依次减少,而其键能依次增大,A错误;
B.对比给出的粒子中键长和键能大小可知,键长越大,键能越小,B正确;
C.表中四种粒子所含价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6+2=14、2×6+1=13、2×6=12、2×6-1=11即依次减少,而其键能依次增大,C正确;
D.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移,D错误;
故答案为:BC。
15.BD
【详解】A.三氯化磷分子中磷元素和氯元素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分子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三氯化硼分子的价电子数为24,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
C.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都是ⅥA族元素,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C错误;
D.氨分子和三氯化氮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孤对电子对数都为1,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为三角锥形,所以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AB3分子可能为氨分子,故D正确;
故选BD。
16. O Na 1s1 2s22p2 CO2 极性 非极性 直线形 sp3 V形
【分析】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C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C为C元素;B与C在同一周期,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少2个,则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B为O元素;A与D同主族,A、D原子的价电子数都是1,处于ⅠA族,A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则A为H元素;氢气与氧气在高温下以体积比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液体为H2O;水与D单质能激烈反应生成A的单质,所得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同时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则D为Na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知,A、B、C、D四种元素分别为H、O、C、Na,故答案为:O;Na;
(2) A为H,价电子排布为1s1,C为O,价电子排布为2s22p2,故答案为:1s1;2s22p2;
(3)碳与氧气在高温下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为CO2,结构式为:O=C=O,它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为直线形结构,故答案为:CO2;极性;非极性;直线形;
(4)A与B的单质以体积比2∶1形成的化合物为水,H2O中氧原子采取sp3杂化,为V形结构,故答案为:sp3;V形。
17. 第四周期第ⅡB族 四面体形 V形 sp σ键、π键
【详解】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C为氧元素;A与C原子核外的未成对电子数相等,则A为碳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B为氮元素;与互为等电子体,则D应为硫元素;E为过渡元素,其原子核外没有未成对电子,则E为锌元素。
(1)Z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ⅡB族。与Zn同区、同周期的元素为Cu,其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ⅡB族;;
(2)C、N、O均可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它们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非金属性C<N<0,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答案为:;
(3)、、中键角依次为、107°、105°,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的空间结构为V形,故答案为:;四面体形;V形;
(4)C、O两种元素能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杂化轨道类型为sp,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σ键、π键,故答案为:;sp。
18.(1) 正四面体 4
(2)
(3)
(4)正四面体形
【解析】(1)
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P原子采取杂化,不含孤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
的结构式为,可知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键个数=4(孤电子对数为0),故中B原子采取杂化;由的结构式可知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键个数=3(孤电子对数为0),故中B原子采取杂化。
(3)
分子中,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氮原子还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为杂化。
(4)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说明其沸点很低,类比,可知分子中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则其杂化轨道数为4,原子采取杂化,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故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19. (或) 正四面体形 离子键
【详解】(1)基态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若将一个轨道上的电子激发进入轨道,则该激发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无孤电子对,采取杂化,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3)依据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知联氨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4)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离子化合物,且只含离子键,因而该反应过程中破坏和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只有离子键;
(5)由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知中S是杂化,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并有一个孤电子对。氧的3个p轨道中有2个含单电子的轨道,其中一个参与成键,另一个未参与成键,因为中含有2个氧,故中共有3个相互平行的p轨道,其中有4个电子(S提供2个,两个氧原子各提供1个),相互平行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离域π键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