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乙醇与乙酸能力提升(含解析)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乙醇与乙酸能力提升(含解析)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07: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乙醇与乙酸 能力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用一根粘有结晶核的棉棒触碰失重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小球,使其迅速结晶为发热的结晶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结晶球是一个放热过程 B.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属于电解质
C.醋酸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醋酸钠 D.醋酸钠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与NaOH溶液反应④能与乙醇反应⑤能发生取代反应⑥能发生置换反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除④外 D.除⑥外
3.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迅速加热到170℃时断裂②③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易挥发
B.密度比水小,沸点比水高
C.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D.乙醇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
5.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有乙烯生成 与浓硫酸共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B 验证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1 mL 0. 1溶液中滴加5 mL 0.1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
C 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D 氧化性: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A.A B.B C.C D.D
6.下列有机物和乙醇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是
A.苯乙烯() B.丙三醇()
C.丙酮() D.乙醚(CH3CH2—O—CH2CH3)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8.将1乙醇(其中的氧用标记)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
B.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
C.可能生成40g乙酸乙酯
D.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乙醛具有氧化性
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C.有些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醛
D.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
10.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成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1.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则1 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 mol、2 mol B.3 mol、4 mol C.4 mol、3 mol D.4 mol、4 mol
12.实验安全非常重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洗伤口 B.蒸馏实验中向沸腾的液体中补加沸石
C.工业上用铝制容器盛放或运输浓硫酸 D.用乙醇处理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
13.下列操作与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2粉末,产生红褐色沉淀 硫酸亚铁已变质
B 在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钠,钠沉入底部并观察到气泡产生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C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用CaCl2溶液可鉴别KHCO3溶液和(NH4)2CO3溶液
D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含淀粉的KI溶液,溶液变蓝色,并生成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CuI2
A.A B.B C.C D.D
14.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
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
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
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5.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H3CH2OH(酸催化) ②CH3CH2CH2CH3 ③Na ④CH3COOH(酸催化)
A.①② B.①④ C.只有② D.③④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填空题
17.普通的食醋中一般含3%~5%(质量分数)的乙酸,无水乙酸常被称为冰醋酸。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可用于除水垢,写出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__________(填“强”或“弱”)。
(2)乙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乙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可燃烧,写出乙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析转化过程中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的变化.______________
19.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① ② ③CH3(CH2)3CH=CH2 ④CH3CH3 ⑤ ⑥ ⑦CH3COOC2H5 ⑧ ⑨ ⑩
(1)写出⑧的分子式:______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给⑨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____。
(3)属于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4)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式的为___________;属于键线式的为___________;
20.苹果酸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无臭,几乎存在于一切果实中,以仁果类中最多,是人体内部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易被人体吸收,因此作为性能优异的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疗和保健品等领域。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1)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___L。
(4)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石蕊溶液作用
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释放能量,所以醋酸钠溶液结晶是一个放热过程,A正确;
B.电解质为化合物,而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为混合物,故其不是电解质,B错误;
C.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以及水,C正确;
D.醋酸钠为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离子键,醋酸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D正确;
故答案选B。
2.B
【详解】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所以①②③④⑤⑥均正确,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故A正确;
B.乙醇的催化氧化是先断开③处的共价键,生成偕二醇结构,再失水断开①处,断裂①和③键,故B正确;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C发生分子内脱水,脱去羟基和邻位碳上的H原子,断开的是①⑤,故C错误;
D.乙醇完全燃烧时,①②③④⑤键全部断裂,故D正确;
答案为C。
4.B
【详解】A.乙醇沸点低,易挥发,A正确;
B.乙醇密度比水小,沸点低于100℃,低于水的沸点,B错误;
C.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C正确;
D.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D正确;
答案选B。
5.B
【详解】A.与浓硫酸共热至170℃,生成气体中的、乙烯、均能与反应,褪色,不能证明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有乙烯生成,故不选A;
B.由于KI过量,若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FeCl3有剩余,则证明反应可逆,故B正确;
C.乙醇和水均能与金属钠反应,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水分子,故不选C;
D.由于氯水过量,剩余氯水能氧化,溶液变蓝,不能证明氧化性,故D错误;
选B。
6.B
【详解】A.苯乙烯含有,官能团和乙醇不同,故A错误;
B.丙三醇含有—OH,官能团和乙醇相同,故B正确;
C.丙酮含有,官能团和乙醇不同,故C错误;
D.乙醚含有,官能团和乙醇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能在催化剂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官能团,能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酯化反应及断键情况:,故只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故A 正确;
B.由A分析可知只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不存在水中,故B正确;
C.若1乙醇完全反应,则可生成1,其质量为90g,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乙醇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故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g,故C项正确,
D.由C分析可知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g,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9.A
【详解】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被弱氧化剂氧化为乙酸,表明乙醛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葡萄糖不属于醛类,但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当与羟基相连接的C原子上无H原子时,该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醛(燃烧反应除外),故C正确;
D.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生物标本,故D正确;
故答案:A。
10.D
【详解】A.链霉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
B.链霉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链霉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链霉糖无酸性,不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1.C
【详解】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羧基和1醇羟基,均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金属钠为4mol;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羧基和1醇羟基,只有羧基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因此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氢氧化钠为3mol;
故选C。
12.B
【详解】A.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而可使细菌、病毒失去生理作用,故常用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洗伤口,防止伤口感染,A正确;
B.蒸馏实验中若未加碎瓷片,应该待沸腾的液体冷却后再向液体中补加沸石,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室温下遇Fe或Al时,会在金属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故在工业上常用铝制容器盛放或运输浓硫酸,C正确;
D.Na能够比较缓慢的与乙醇反应产生乙醇钠和氢气,因此可以用乙醇处理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3.B
【详解】A.Na2O2具有氧化性,Na2O2能把Fe2+氧化为Fe3+,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说明硫酸亚铁已变质,故A错误;
B.钠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在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钠,钠沉入底部并观察到气泡产生,说明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故B正确;
C.NaHCO3溶液和CaCl2不反应,故C错误;
D.向Cu(NO3)2溶液中加入含淀粉的KI溶液,发生反应,溶液变蓝色,生成白色沉淀是CuI,故D错误;
选B。
14.C
【详解】A.只说明CH3COOH易溶于水,故A错误;
B.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故B错误;
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说明CH3COOH没能完全电离,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故C正确;
D.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H3COOH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为醇羟基、羧基,含有苯环;
①含有羧基,可与CH3CH2OH(酸催化)发生酯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②有机物不与CH3CH2CH2CH3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③含有的羟基与羧基均可与Na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④含有羟基可与CH3COOH(酸催化)发生酯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6.B
【详解】A.甲醇为一元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乙酸可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不能发生反应,与饱和碳酸氢钠互溶,两者现象不同,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两者,B正确;
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烷烃的沸点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C错误;
D.戊二烯分子结构中含2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C5H8,环戊烷分子结构中含1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C5H10,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B。
17. 强
【详解】(1)依题意可得,由“强酸制弱酸”,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2)乙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乙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酸镁,离子方程式;
(3)乙酸可燃烧,乙酸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18.乙烯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这是加成反应,官能团从乙烯的碳碳双键转化为乙醇的羟基,烯烃类物质转化为醇类物质;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氧化反应,官能团从乙醇的羟基转化为乙醛的醛基,醇类物质转化为醛类物质;
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这是酯化反应,官能团从乙醇的羟基转化为乙酸乙酯的酯基,醇类物质转化为酯类物质。
【详解】乙烯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这是加成反应,官能团从乙烯的碳碳双键转化为乙醇的羟基,烯烃类物质转化为醇类物质;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氧化反应,官能团从乙醇的羟基转化为乙醛的醛基,醇类物质转化为醛类物质;
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这是酯化反应,官能团从乙醇的羟基转化为乙酸乙酯的酯基,醇类物质转化为酯类物质。
19. C11H18O2 2,2-二甲基戊烷 ⑦⑧ ③ ②⑥⑧
【详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的分子式为C11H18O2,故答案为:C11H18O2;
(2) 属于烷烃,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侧链为2个甲基,名称为2,2-二甲基戊烷;
(3) CH3COOC2H5 和都含有酯基,都属于酯;和CH3(CH2)3CH=CH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⑦⑧;③;
(4) 为葡萄糖的结构式;、、为表示有机物的键线式,故答案为: ;②⑥⑧。
20. 羟基 羧基 C4H6O5 33.6 ABCD
【分析】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1.5 mol;它含有—COOH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乙醇反应;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详解】(1)根据苹果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羧基;
(2)根据苹果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苹果酸的分子式为C4H6O5;
(3)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故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ol,标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L;
(4)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羧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苹果酸含有羧基,溶液显酸性,与石蕊溶液作用后溶液变红,能够与乙醇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苹果酸中含有醇羟基,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故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