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07: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以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烧碱
B.庆典活动放飞的气球材质为可降解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C.燃料的脱硫脱氮、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
D.生活中常用纯碱和洗涤剂去油污,但两者的去污原理不同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 C2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4NA
B.1 mol/L NaOH溶液中 Na+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11. 2 L CC14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5 NA
D.2.4g 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NA
3.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B.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纤维素葡萄糖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淀粉葡萄糖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 B.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CH2
C.CSO的电子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 与D2O 互为同素异形体
B.乙二醇(HOCH2CH2OH)和甘油(CH2OHCHOHCH2OH)互为同系物
C.(CH3)2CHCH2CH(CH3)2 的名称是 2,5-二甲基戊烷
D.C5H12 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其沸点各不相同
6.下列由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或实验目的
A 将混有乙烯的甲烷通过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洗气瓶 乙烯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得到较纯净的甲烷
B 乙醇蒸气和乙烯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乙醇和乙烯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 将饱和NaOH溶液加到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并振荡、静置、分液 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D 将苯和浓溴水加入烧瓶,再加入少量铁屑振荡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与 B.金刚石与
C.和 D.正丁烷与异丁烷
8.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则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Cl2→CH2Cl-CH2Cl
B.CH3Cl+Cl2CH2Cl2+HCl
C.CH3CH3+Cl2CH3CH2Cl+HCl
D.CH3—CH2—Br+H2OCH3—CH2—OH+HBr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数为20的氯原子:37Cl B.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C.氨气的电子式为: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10.我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所谓“零排放”就是充分进行碳循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碳循环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光合作用将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C.酒精、甲烷是友好的清洁能源
D.淀粉、纤维素在人体内代谢后转化成葡萄糖
1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乙烯的球棍模型:
1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
A.铁粉 B.碳酸氢钠溶液
C.溴水 D.紫色石蕊溶液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疫苗须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疫苗蛋白质变性
B.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功能层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神舟十号”返回舱使用了多种耐腐蚀、耐高温的复合材料
D.“嫦娥5号”抓取的月壤中含有的氦-3,可表示为3He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0%的稀硫酸,加热3~4 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稀硫酸。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________(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未加碱中和的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________。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________和丙三醇,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3)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可表示为,据此可推知氨基酸既可以与________反应,又可以与________反应。
15.(1)下列变化过程,能放出热量的过程有_______(填序号);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硫酸稀释 ④碳酸钙高温分解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灼热的C与CO2的反应 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2)有下列各组物质(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序号):
①和 ②、、 ③和 ④和 ⑤癸烷和十六烷 ⑥和 ⑦和
a.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d.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
16.10g某天然油脂完全水解需要1.8gNaOH,1kg该油脂进行催化加氢,需消耗12g,才能进行完全。请推断1mol该油脂中平均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________。
17.半胱氨酸是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面团改良剂”,它可以促进面筋的形成。已知:α-氨基丙酸为;β-氨基丙酸为。回答下列问题:
(1)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一个硫氢基(—SH)的氨基酸,已知半胱氨酸分子中硫的质量分数为26.45%,其分子中硫氢基和氨基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硫氢基与半胱氨酸的β碳原子直接相连,则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半胱氨酸可以生成一种九肽,则这种九肽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现有一种多肽的分子式为CxHyN12OmSn,将其完全水解只得到下面三种氨基酸:α-氨基丙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则将一个该多肽分子完全水解,得到的天门冬氨酸的数目为_________。
18.(1)等质量的CH4、C2H4、C2H6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__,
(3)在120℃、1.01×105 Pa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
19.四碘化锡(,熔点:144.5℃,沸点:364℃)为共价型化合物,受潮易水解,易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在冰醋酸中溶解度较小。实验室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粗品的制备: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00g的碎锡箔和5.08g(溶于醋酸),再加入50冰醋酸和50醋酸酐[,易与水反应生成醋酸],组装好装置后,打开冷却水,加热圆底烧瓶,控制反应温度80℃左右,直至反应完成,将烧瓶中的物质倒入干燥的烧杯中冷却结晶,抽滤,得到粗品。
①该装置缺少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_______。
②仪器A中冷却水从接口_______(填“a”或“b”)流出仪器,其冷凝效果优于直形冷凝管,原因是_______。
③加入醋酸酐的目的是_______;将紫红色的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该溶液中的阴离子主要有、、、,紫红色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粗品的净化:将所得粗品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入30氯仿,水浴加热回流溶解后,趁热抽滤,用氯仿洗净布氏漏斗上残留的箔,将滤液和洗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橱内,待氯仿全部挥发后,得到橙红色晶体,称得其质量为7.50g。
①遇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一种强酸,x=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锡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没将洗涤液倒入蒸发皿中,则所测锡的转化率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Ⅰ、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右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甲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③待试管乙(装有少量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
已知: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水中溶解性
乙醇 46 0.789 -117.3 78.5 以任意比互溶
乙酸 60 1.050 16.6 117.9 易溶
乙酸乙酯 88 0.897 -84 77 难溶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甲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乙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假设全班共做10组实验,得到乙酸乙酯共20.4g,请计算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请写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想检验试管a中收集的液体成分含有乙醛,请分别写出两种检验方法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写出元素符号:①_______,⑥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③、④、⑤的原子中,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原子符号)。
(5)由元素②、③、⑧形成的一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化学式是_______。
(6)元素⑦的电子式:_______。
(7)⑥、⑦和⑧三种元素的最低价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填化学式)。
2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2)④和⑤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用电子式表示①和⑧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
(3)③④⑧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中大到小是____(用化学式表示);③④⑤⑥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是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4)⑤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最高正化合价为+6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6)已知X为第四周期第IIA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III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为____。
23.为探究由3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的性质。完成以下实验: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气体A与足量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II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F溶液通过一系列操作获得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盐),加热该结晶水合物。将生成的红棕色混合气体(>100°C)全部收集并冷却。气体全部反应无剩余,得到一元强酸E的水溶液(其中E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1∶1)写出该结晶水合物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F溶液的阴离子(OH—除外)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D 6.B 7.D 8.A 9.A 10.C 11.D 12.C 13.D
14. C6H12O6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溶液变蓝 高级脂肪酸 酸 碱
15. ②③⑤ ③ ④⑥ ① ②⑦
16.4mol
17. 121 C27H47N9O10S9
18. CH4 C2H4 CH4、C2H4
19.(1) 温度计 b 与蒸气接触面积大 除去体系中的水,防止水解
(2) 4 47.4% 偏小
20.(1)CH3COOH+C2H5OH CH3COOCH2CH3+H2O
(2)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乙中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
(3)从反应体系中不断的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物H2O等都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4)66.23%
(5) 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 2 C2H5OH +O2 2CH3CHO+2H2O
(6) ①CH3CHO+2Ag ( NH3 ) 2OH CH3COONH4 +2Ag↓+3NH3+H2O ②CH3CHO+NaOH+2Cu (OH ) 2Cu2O↓+CH3COONa+ 3H2O
21.(1) N Si
(2) Na
(3) HClO4 NaOH
(4)Na>Mg>Al
(5)NaClO
(6)
(7)SiH4<H2S<HCl
22.(1)第3周期IVA族
(2)
(3) H2O>HCl>NH3 N3->O2->Na+>Al3+
(4)NaOH+Al(OH)3=NaAlO2+2H2O
(5)BD
(6)b-a=10、a+10=b、b-10=a、a-b=-10
23.(1)Al4C3·AlN(Al5C3N)
(2)CH4+4CuOCO2+2H2O+4Cu
(3) CO2+OH—= CO2+2H2O+ =+Al(OH)3↓
(4)2[Cu(NO3)2·3H2O]2CuO+4NO2↑+O2↑+6H2O(若反应物写成2Cu(NO3)2·6H2O给分;若方程式产物中同时含有NO2和NO,书写正确也给分)
(5)取少量溶液F于试管中,加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Cu,若产生红棕色气体,则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