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得出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我认为,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随军牧师麦吉《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
圆明园全貌
【法】雨果: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
这两个强盗,
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圆明园的毁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他们为什么而来?
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梦想
现实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目的):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中法《黄埔条约》:日后大佛兰西皇上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当就互换章程年月,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
被拒之后的英法会放弃吗?
修约请求: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改定税则、废除内地税,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长江自由通航并增开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等。
咸丰帝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注册过期的中国走私船却成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强盗逻辑?
《黄埔条约》:通商口岸传教权。广西西林县:通商口岸?
借口
②借口/导火线: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战争进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56年10月
1857年
1858年
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 英、法、俄、美 主要内容 危 害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台湾(台南)
淡水
汉口
九江
镇江
烟台
营口
南京
汕头
琼州
干涉内政
深入内陆,进一步扩大市场
丧失内河航运权
1858年,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战争进程:
第二阶段:(1860年)
1860年8月
1860年10月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奕 留守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防火烧毁
《北京条约》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在位:1825—1855),向中国的东进侵略是其主要政策。鸦片战争后,他更认为有可乘之机,遂加紧对华的侵略行动。早在1850年已被革职却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则徐,通过抄寄的京报消息,便预见性地判断:“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为,证实了林则徐的远见。
——摘编自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多万
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英、中法)
不平等条约
(中英、中法、中美)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的进一步破坏
《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内河航运主权开始丧失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新增通商口岸及其分布
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
沿海
便利其商品倾销,扩大市场,进一步冲击中国自然经济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修约请求: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改定税则、废除内地税,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长江自由通航并增开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等。
请求变现实?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打吗?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侵略势力的不断深入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沙俄的趁火打劫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借口
战
1860年《北京条约》
以上内容可有熟悉感?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根本
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
……我们本可以转祸为福,只要我们大胆的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以我们的人力物力,倘若接受了科学机械和民族精神,我们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在国际生活之中,取得极光荣的地位?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那两次鸦片战争的警钟能不能敲醒沉睡的中国人呢?
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