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检测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检测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07: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玻璃浸渍过的棉麻布不容易点燃,常以此法处理电影银幕
B.人造棉、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在燃煤中添加石膏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2.周期表中V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燃料和药品等;ClO2用作自来水消毒剂;NaClO、Ca(ClO)2既可用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HClO、HClO2、HClO3、HClO4;AgBr可用作感光材料;AgI可用于人工降雨;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中O-Cl-O夹角大于ClO中O-Cl-O夹角
B.Cl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碘原子(53I)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5s25p5
D.前五周期的VII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3.某种净水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W、X、Y、Z五种主族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分处三个短周期,且包含地壳中含量前三的三种元素。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X>W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Z
C.W分别与R、Z形成的三原子分子均为V形分子
D.常见单质的熔点:X>Y>Z>W>R
4.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表示中心原子,“○”表示氢原子,小黑点“·”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分子①和③的中心原子采用杂化
B.分子②中含有三条σ键
C.键角大小:③>①>④
D.分子④是极性分子
5.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在火焰上灼烧蘸有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Na元素
B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 酸性:H2SO3>HClO
C 向KBr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然后再加入少量苯,有机层呈橙红色 氧化性:Cl2>Br2
D 向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邻二氮菲()溶液,溶液变为橙红色 邻二氮菲能与亚铁离子形成配位键
A.A B.B C.C D.D
6.助力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飞向太空的长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动机以偏二甲肼和液态为主要燃料,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电负性依次增大
C.等物质的量的、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键
D.偏二甲肼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7.科学家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和。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超级原子”中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和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8.下列关于丙醇(CH3CH2CH2OH)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8个极性键 B.分子中含有3个非极性键
C.分子中只含σ键 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σ键和π键比例为7:1
C.与互为等电子体,1mol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
D.已知反应N2O4(l)+2N2H4(l)=3N2(g)+4H2O(l),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3NA
1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B.晶体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C.中杂化的原子数目为
D.中含有的配位键数目为
11.磷可形成多种多原子阴离子,如图所示的多磷阴离子中P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2个单键的P带1个单位负电荷 B.(a)和(b)所带电荷数分别为-4和-3
C.(d)中的最小环是五元环,一共有6个五元环 D.(c)和(d)的化学式分别是P和P
12.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常温下X、Y、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大的元素有2种
B.Y、W两种元素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
C.X、Z形成的简单氢化物键角: X> Z
D.X、Y、Z、W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X
1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可用于“点击化学”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四种元素中,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为Y
C.第一电离能:
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蛋白质中含有C、H、O、N、S等元素,食物中的铁主要以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钴结合成络台物的形式存在。
(1)在蛋白质中涉及的氮、氧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 (填化学式),1mol/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与Cu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15.(1)①的空间结构呈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②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得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肼()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氨与次氯酸钠反应制备,并探究的性质,其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B、C间缺少一个装置,可能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
(4)探究的性质。将制得的分离提纯后,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AgOH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①___________,振荡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黑色固体中有
ⅱ.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②___________ 黑色固体是Ag和,则肼具有的性质是碱性和③___________
(5)实验制得的肼往往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肼又称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17.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与反应后的产物,做如下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为砖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②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
③为无色配合离子、为无色配合离子、为深蓝色配合离子。
【实验探究】
实验1:①向2mL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开始出现黄色沉淀,但无气体产生。
②继续加入溶液,最终沉淀消失。经检验,溶液中生成离子。
实验2:向90℃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直接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3:向2mL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开始阶段有蓝色沉淀出现。
(1)某同学认为实验1黄色沉淀中有少量,该同学认为是、相互促进水解产生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_______。
(2)若要进一步检验黄色沉淀中有Cu(OH)2,可采用的具体实验方法为_______。
(3)经检验,实验2所得溶液中有大量、生成。该实验中表现_______性,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探究与的反应。该装置中左侧烧杯中的石墨电极做_______(填“正”或“负”)极,右侧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设计实验检验右侧烧杯中生成的阴离子,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18.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用途广泛,绿矾(FeSO4·7H2O)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成分,失水后可转为FeSO4·H2O,与FeS2可联合制备铁粉精(FexOy)和H2SO4。
i.FeSO4·H2O结构如图所示:
(1)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比较和分子中的键角大小并给出相应解释:_______。
(3)与和的作用分别为_______。
ii.实验室以 FeCl2溶液为原料制备高密度磁记录材料 Fe/Fe3O4复合物。
(4)在氩气气氛下,向装有50mL1mol L 1FeCl2溶液的三颈烧瓶(装置如图)中逐滴加入 100mL14 mol L 1KOH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在100℃下回流3h,得到成分为Fe和Fe3O4的黑色沉淀。
①三颈烧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检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
(5)待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冷却后,过滤,再依次用沸水和乙醇洗涤,在40℃干燥后焙烧3h,得到Fe/Fe3O4复合物产品 3.24g。
①焙烧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
②计算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6)以FeCl2溶液为原料还可制备软磁性材料α Fe2O3。已知:Fe(OH)2开始沉淀的pH=6.5。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在搅拌下_______,将固体干燥,得到纯净的 FeCO3,将其放入管式炉内煅烧 2h,获得产品α Fe2O3 (可选用的试剂:氨水 NH4HCO3混合溶液、2mol L 1盐酸、2mol L 1硝酸、AgNO3溶液、蒸馏水)。
四、计算题
19.蓝色的无水在吸水后会变成粉红色的水合物,该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所以无水,常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现有无水,吸水后变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合物中x=______。
(2)若该水合物为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得出该配合物内界和外界含有的个数之比为1:1,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
20.填空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有_______。
①O2和O3②35Cl和37Cl③和④+和⑤CH3(CH2)2CH3和(CH3)2CHCH3⑥乙醇和甲醚(CH3OCH3)
(2)立方烷结构为,它的结构高度对称,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3)化合物甲只含C、H两种元素,化合物乙只含C、H、F三种元素,甲、乙都是饱和化合物,且分子中都含有26个电子,据此推断:
①甲的分子式是_______;若甲分子中有两个H原子被F原子代替,所得产物可能有_______种结构。
②乙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制冷剂。已知乙分子中C、H、F原子个数比为1∶2∶2,则下列对于乙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其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碳为sp3杂化
C.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没有同分异构体
2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Z单质占空气体积的,W的内层电子全充满,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写出X的电子排布式_____。
(3)W同周期的元素中,与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
(4)X、Y、Z的简单氢化物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化学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
22.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 x 来表示,若 x 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 x 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F
x 值 0.98 1.57 2.04 2.25 2.89 3.98
元素符号 Na Mg Si P S Cl
x 值 0.93 1.35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 x 值变化规律,确定Al、N的 x 值范围:________< x (Al)<________
(2)推测 x 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________,根据短周期元素的 x 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SO键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x 差值(Δ x )即 x >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 x <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F 3 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 x 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空(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写出③和⑧的单质反应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
(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它与氧气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
(3)在③与④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D 6.D 7.D 8.C 9.B 10.B 11.D 12.D 13.D
14. N15. V形
16.(1) 恒压滴液漏斗 导气和防倒吸
(2)
(3)肼的产率降低
(4) 氨水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无色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 还原性
(5)能与形成氢键
(6)1
17.(1)(或)
(2)将实验1中的黄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沉淀中加浓氨水,若沉淀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可证明沉淀中有
(3) 氧化 (或、)
(4) 正 (或) 取少量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盐酸调至酸性,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生成
18.(1)3d6
(2)硫酸根离子的键角大于水分子;水分子中的孤电子对较多,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
(3)配位键;氢键
(4) 从三颈烧瓶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3滴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若溶液未出现血红色,则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5) 防止产品中的铁元素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90.0%
(6)在搅拌下向FeCl2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 NH4HCO3混合溶液,控制溶液pH不大于6.5,静置后过滤,所得沉淀用蒸馏水洗海2~3次,取出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加AgNO3溶液,再滴入2mol/L'硝酸,不出现自色沉淀
19. 6
20.(1) ② ① ③ ⑤⑥ ④
(2)3
(3) C3H8 4 BD
21. O>N>C N>O>C 1s22s22p2 K、Cr CH4 > NH3 > H2O 价层电子对数相同,孤电子对数越多,斥力越大,键角越小
22. 1.35 1.90 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x 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 周期性 氧原子 离子键 第六周期第ⅠA族(铯)
23. 第二周期第IVA族 Na Na与冷水可剧烈反应,而Mg与冷水反应十分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