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九)质量守恒定律
1. (2022·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B
2. (2022·吉林)从不同角度认识如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C )
A. 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 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符号描述:H2 + Cl2 == 2HCl
D. 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C
A. C B. CH4 C. CH3OH D. CH2O
C
4. (2022·东城区二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实验①: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 实验②: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C. 实验③: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 实验①②③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装置为密封装置,因此质量保持不变,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因此实验②③反应后,电子秤示数不变,B错误,C正确;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①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故选C。
5. (2022·昆明)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D
A. a = 5
B. 甲和乙为反应物
C. 丙可能是催化剂
D. 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解析】A. 由表格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 + 20 + 5 + 0 = 14 + 16 + a + 20,a = 5,正确;B.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6 g,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 g,是反应物,正确;C. 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正确;D. 由上述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16∶4∶20,但不知道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正确。故选D。
做题技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表格或图象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前后质量差,质量减少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为催化剂或为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待测的值,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一般判断是化合反应或是分解反应)、质量比和化学方程式等。
6. (2022·昆明一模)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注:t1时刻甲的值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2 g甲与5 g丁可恰好完全反应
C. 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生成的乙的质量为32 g
B
【解析】A. 反应后甲、丁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乙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正确。B. 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是(16 g - 8 g)∶(24 g - 4 g) = 2∶5,2 g甲与5 g丁可恰好完全反应,正确。C. 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正确。D. 反应生成的乙的质量为32 g - 4 g = 28 g,不正确。故选B。
7. (2022·黄冈)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2∶3
D. 该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A
8. (2022·广州南沙区二模)粗硅提纯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 每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2∶28
A
9. (2022·西城区二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将试管中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
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 H2SO4 == ZnSO4 + H2↑ 。
Zn + H2SO4 == ZnSO4 + H2↑
②电子天平示数减小,该变化 符合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为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将稀硫酸替换为 B (填字母)。
A. 稀盐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氯化镁溶液
符合
B
10. (2022·黄石)某中学开展“低碳校园”活动,小明同学为了制作展板对碳的知识进行整理,并搜集有关的科技资料。
(1)图1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用a~f 中的字母回答:
①CH4对应的点是 a ;
②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后可得到 d 点对应的物质。
a
d
(2)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回答:
①该反应中存在 2(或二或两) 种氧化物;
②生成物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
2(或二或两)
50%
【解析】(1)①CH4中H是+1价,设C的化合价是x,x + (+1) × 4 = 0,x = -4,则C的化合价是-4价,对应的点是a。②b点对应的物质是碳,碳充分燃烧后可得到二氧化碳,其中O是-2价,设C的化合价是y,y + (-2) × 2 = 0,y = +4,则二氧化碳中C的化合价是+4价;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则对应的是d点。
中考考向:微观示意图的命题方向
(1)判断物质的类别: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等。
(2)书写图中粒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方法:首先弄清每一个小球代表的原子,每一个粒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
(3)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物质的质量比及微粒个数比。
(4)判断基本反应类型。方法:先根据微观示意图或写出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种类,再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进行判断。
(5)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