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仿真模拟卷(四)课件(共56张PPT)(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仿真模拟卷(四)课件(共56张PPT)(含答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16: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仿真模拟卷·触摸最新考情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卷(四)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 )
A. 病毒变异
B. 机器人送货
C. 候鸟迁徙
D. 植物落叶
B
2. 在云南地下河流中发现一个洞穴鱼类新物种——宣威盲高原鳅,影响其视力退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土壤
C
3. 题3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喜鹊和蝗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玉米的光合作用
C. 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强
D. 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4. 中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类似受精卵发育了3天的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迄今为止在体外诱导获得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人类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胚胎
B. 干细胞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
C. 年轻的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D. 体细胞、受精卵、干细胞三者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A
5. 题5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操作可能是( B )
A. 涂抹不均
B. 盖盖玻片不当
C. 染色不均
D. 放大倍数过大
B
6.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广东荔枝甘甜可口,可食用部分所属的组织和储存甘甜汁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B )
A. 营养组织、细胞质
B. 营养组织、液泡
C. 输导组织、细胞质
D. 输导组织、液泡
B
7. 我们通常食用的大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萌发,主要原因是稻谷脱壳碾磨时 ( C )
A. 去掉了果皮
B. 去掉了胚乳
C. 去掉了胚
D. 去掉了种皮
C
8. 在空气污染程度较高的工业区,很难找到的植物是( A )
A. 葫芦藓
B. 肾蕨
C. 松树
D. 榕树
A
9. 将两株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题9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 此实验最初选择的玉米苗生长状态应相同
B. 几周后两株玉米苗细胞的数量基本相同
C. 1号试管内是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内是蒸馏水
D. 此实验结论是玉米生长需要无机盐
B
【题9解析】几周后生长在1号试管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苗生长旺盛,生长在2号试管蒸馏水中的玉米苗生长一般。植物的生长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分不开,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故几周后生长在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苗细胞数量多,B错误、C正确。
10. 题10图是植物体内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该图表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环境中
C. 阴雨天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弱
D.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温度和湿度
D
11. 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为航天员半年的太空生活准备了丰富的食品,下列能为航天员提供主要能量来源的是 ( A )
A. 面包、米饭
B. 酱香油麦菜、橙汁莲藕
C. 蔬菜牛肉汤、酸辣笋
D. 鱼香肉丝、红烧三菇
A
12. 当患者吸入药物时,下列对他的描述错.误.的是 ( B )
A. 肺处于扩张状态
B. 肋间肌、膈肌舒张
C. 胸廓的容积增大
D. 肋骨上升
B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据此完成12和13题。
13. 以该方式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 A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A
【题13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故通过雾化治疗吸入肺部的药物会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14. 为探究单纯服用中药汤剂和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两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情况如下表。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C )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检测
甲组 选择80名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① 检测患者24 h内尿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含量
乙组 口服中药汤剂
A. 表中①处应填写针灸
B. 肾小管病变导致尿液中会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
C. 甲、乙两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D. 可以选择年龄不同,但病情和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
C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检测
甲组 选择80名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① 检测患者24 h内尿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含量
乙组 口服中药汤剂
【题14解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①的处理方法应该是服用中药汤剂辅以针灸,A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故肾小球病变会导致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B错误;甲、乙两组除处理方法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属于一组对照实验,C正确、D错误。
15.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的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 C )
A. 后肢增长
B. 骨盆变短增宽
C. 产生了语言
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C
16. 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题16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 神经中枢在脑干
C. 效应器为唾液腺
D. 属于复杂反射
D
17.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A )
A. 大量使用农药→酸雨
B. 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 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破坏
D. 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A
18. 动物群体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D )
A. 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C. 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 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D
19. 某人的膝盖经常疼痛,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病症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 A )
A. 滑液
B. 血液
C. 韧带
D. 关节软骨
A
20. 某同学将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下列分类不.合.理.的是( C )
C
【题20解析】虎、蛇、猴、鹤与螳螂都能生活在陆地上,分类不合理,C错误。
21. 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所致的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汉坦病毒只能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活细胞中
B. 汉坦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 灭鼠可以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出血热
D. 汉坦病毒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独立生活
D
22. 近年来,各地发现多个新物种,增加了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B )
A. 生态系统多样性
B. 基因多样性
C. 生物个体多样性
D. 生物数量多样性
B
23.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薰衣草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设置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分组 温度 插条切口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25 ℃ 涂生根剂 嫩枝 87%
第二组 25 ℃ 不处理 嫩枝 34%
第三组 10 ℃ 涂生根剂 嫩枝 11%
注:除上述条件外,各组其他培养条件均一致
A. 第一、二组探究的变量是有无涂生根剂
B. 第一、三组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C. 第二、三组探究的变量是成活率
D. 涂生根剂、25 ℃有利于提高薰衣草扦插成活率
分组 温度 插条切口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25 ℃ 涂生根剂 嫩枝 87%
第二组 25 ℃ 不处理 嫩枝 34%
第三组 10 ℃ 涂生根剂 嫩枝 11%
注:除上述条件外,各组其他培养条件均一致
C
【题23解析】第二、三组有温度和插条切口两个变量,不属于对照实验,C错误。
24.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搭配,错.误.的是( C )
A. 孔雀繁殖——有性生殖
B. 榴莲嫁接——无性生殖
C. 人的受精场所——子宫
D. 青蛙抱对——体外受精
C
25. 人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蓝色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某家系三代六人的虹膜遗传情况如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爷爷 奶奶 儿子 儿媳 孙子 孙女
褐色 褐色 褐色 褐色 蓝色 褐色
C
A. 爷爷、奶奶的基因组成为AA
B. 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为AA
C. 孙子的基因组成为aa
D. 孙女的基因组成只能为AA
【题25解析】蓝色的基因组成是aa,儿子、儿媳遗传给孙子蓝色(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儿子和儿媳褐色的基因组成均为Aa,孙女褐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也可能为Aa;爷爷和奶奶褐色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Aa、Aa),也可能不同(AA、Aa)。
26. 一位健康女性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C )
A. 22条常染色体+X
B. 22条常染色体+XX
C. 22对常染色体+XX
D. 23对常染色体+XX
C
27. 下列有关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 B )
A. 等级:低等→高等
B. 体型:小→大
C. 生活环境:水生→陆生
D. 结构:简单→复杂
B
28.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全球癌症患者中,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达220万。下列行为中易导致“病从口入”的是( D )
A. 使用公筷
B. 餐具消毒
C. 自带水杯
D. 聚餐聊天
D
29. 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以下行为不.恰.当.的是( B )
A. 适度宣泄自己的烦恼
B. 憋在心里闷闷不乐
C. 听旋律优美的轻音乐
D. 爬山欣赏大自然美景
B
30. 为了解同学们体育锻炼的情况,某小组设计了一份问卷,发放给部分八年级学生,问卷结果如题30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该小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B. 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C. 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以下的同学居多
D. 每天坚持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A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馄饨(又称云吞)是广东地区的常见小吃,种类多样。题31-1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题31-2图表示血液依次流经①~③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题31-1图中的[ ④ ]  小肠  。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壁由  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等。

小肠 
环形皱襞 
一 
(2)猪肉馄饨是许多人的最爱。馄饨皮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其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葡萄糖  ;猪肉中的脂肪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甘油和脂肪酸  ,这两个过程都需要  肠液、胰液(2分)  等消化液的参与。
(3)在吃猪肉馄饨时不应说笑,否则  会厌软骨  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肠液、胰液(2分) 
会厌软骨 
(4)若题31-2图中②代表流经小肠的毛细血管,则③内流淌的是含  营养物质  丰富的静脉血。若②代表流经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能代表  氧气  含量的变化。
营养物质 
氧气 
32.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平衡的状态。
资料二:科技支持碳中和的实现。我国中科院经过多年的研发,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既能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又能解决碳排放问题。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如果将我国的沙漠、盐碱地用来种植微藻,将有60亿吨二氧化碳被吸收固定。
(1)煤炭燃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全球污染现象息息相关。煤炭在燃烧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引起  温室效应 。煤炭中还含有硫,因此,煤炭燃烧还会引起   酸  。由此可见,为减少碳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是  减少煤炭的燃烧(或采用清洁的新能源)  (写出一条即可)。
温室效应
酸雨
减少煤炭的燃烧(或采用
清洁的新能源)
(2)我国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可以为生命起源的某些阶段提供证据。其合成路线大致是利用二氧化碳这种无机物,先合成简单的  小分子有机物  ,最后合成淀粉这种  大分子有机物  。
小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 
(3)资料二中的微藻属于  真核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光合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  氧气  (填气体)。在沙漠和盐碱地种植微藻,既可以  增加  碳的吸收,还可以通过植物   影响   环境。
真核 
光合
氧气 
增加 
影响  
33. 为探究杀虫剂甲胺磷对生物的影响,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块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情况,并绘制成题33图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飞虱的一生没有经历蛹期,发育方式属于  不完全变态  发育。利用青蛙防治稻飞虱的好处是     对环境无污染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施用杀虫剂甲胺磷  ;对照组是   A   区。
不完全
变态 
对环境
无污染   
有无施用杀虫剂甲胺磷 
A  
(3)B区施用杀虫剂甲胺磷后,稻飞虱的数量变化是  先下降后上升   。利用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  学说来解释该现象:①稻飞虱群体中本身存在   变异   ,有些耐药性强,有些耐药性弱;②   杀虫剂甲胺磷   选择耐药性强的个体生存,淘汰耐药性弱的个体;③耐药性强的个体不断地繁殖,将控制耐药性强的   基因  遗传给下一代,所以稻飞虱的数量不断增多。除了这个原因外,  青蛙的数量减少    也会导致稻飞虱的数量增多。
先下降
后上升  
自然选择 
变异  
杀虫剂甲胺磷  
基因 
青蛙的数量减少   
34. 土坑酸菜没经过择菜和清洗,直接将蔬菜倒入土坑,加入水、盐等,用薄膜包上,再盖上土直接腌制。而正宗老坛酸菜的腌制需要经过题34图的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酸菜主要利用乳酸菌,它以  分裂  方式快速繁殖。与白菜叶肉细胞相比,乳酸菌的细胞中没有  叶绿体  (填结构名称),因此,它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除了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食品还有   酸奶    (写出一种即可)。
分裂 
叶绿体 
酸奶   
(2)在老坛酸菜腌制之前,需要清洗白菜和酸菜缸,而土坑酸菜没有经过清洗的环节,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酸菜中杂菌大量繁殖,使得酸菜变质  。在土坑酸菜和老坛酸菜的制作中加入的  盐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菌的繁殖。
(3)在老坛中装入酸菜,需要不断地将每层白菜压实,坛口盖紧并加水封坛,这样做的目的是  制造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
酸菜中杂菌大量
繁殖,使得酸菜变质 
盐 
制造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
菌的发酵 
(4)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的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经检验,胀袋的气体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初步判断该气体是   二氧化碳   。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胀袋,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你支持  A  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乳酸菌的发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  
A 
乳酸菌的发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5)土坑酸菜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流入市场之前,应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如检测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是否超标等,抽样时应做到  随机  抽样。
随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