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六 计算题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六 计算题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10: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二板块 专题复习
专题六 计算题
01
题型解读
02
例题分析
03
题型加练
题型解读
化学计算的特点 从近几年广东中考的试题可知,化学计算已经逐步从“单纯计算”的考查阶段转化成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相联系的综合考查,着重体现了学生对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的能力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 首先审清题目,分析题意,找到关键词,再由此写出核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例题分析
表格数据类计算题的突出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实验结果的一系列数据记录。解题时应该明确表格中各栏表示的意义,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数据的变化,通过数据的对比,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通常会利用差量法计算相关的量。应用差量法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常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
表格数据类
无气体参加但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生成气体的质量 = 反应前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 - 反应后称量的物质总质量
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反应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 反应前两种溶液的质量之和 - 剩余溶液质量
【示例1】(2022·牡丹江)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25 g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80 g稀硫酸分4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试分析并计算:
(1)25 g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g。
(2)当加入_____g稀硫酸时,25 g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9.75
60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3)求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解析】(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25 g-21.75 g = 3.25 g,第二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21.75 g-18.5 g = 3.25 g,第三次加入20 g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为18.5 g-15.25 g = 3.25 g,第四次加入20 g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说明第三次加入20 g稀硫酸,锌恰好完全反应,即当加入60 g稀硫酸时,25 g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变式1】(2022·武威)铝碳酸镁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lMg (OH)3CO3 + 5HCl == MgCl2 + AlCl3 + 4H2O + CO2↑。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该咀嚼片中的铝碳酸镁含量进行测定。先取足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7
(2)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0.1 g)?
(1)找拐点,看拐点的横纵坐标,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类型二
坐标图象类
沉淀和气体类曲线 纵坐标拐点与起点的差值表示反应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拐点与起点的差值表示某反应物的质量
pH曲线 纵坐标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横坐标可以读出参加反应的溶液的质量
(2)利用图象所给的数据并结合题干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示例2】(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往盛有4.0 g久置的铝片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让其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
(2)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g
铝片表面的
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氢气产生
(3)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变式2】(2021·广东节选)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将25.0 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加热至_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
(2)加热至1 000 ℃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____,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650
O2(或氧气)
0.8
(3)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 == CuSO4 + 5H2O,计算图中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CuSO4·5H2O
b. CuSO4
c. CuO
d. Cu2O
d
【示例3】(2022·贺州)实验室有一包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10 g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实验过程及数据进行计算。
(1)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6 g
类型三
操作流程类
【变式3】(2022·舟山节选)2022年我国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如图)。
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 + CO2 == 2H2O + 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示例4】(2019·广东) 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 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 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类型四
综合类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③④
(2)求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 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变式4】(2022·乐山)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是对教师的礼赞。教师授课离不开粉笔,粉笔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CaCO3)和石膏(CaSO4)。如图,将16 g制作好的粉笔末放于硬质玻璃管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6 g。已知:CaSO4受热不分解,也不与CaCO3反应。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Ca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CaSO4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36
1∶2
(3)计算16 g粉笔末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高温
题型加练
1. 【新考法】(2022·广东节选)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4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 000 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1)中产品是在500 ℃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________g(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
804
【解析】产品中只含有铁、铜、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1 000 g - 1 000 g × 19.2% g - 1 000 g × 0.4% = 804 g。
2. (2021·深圳)质量相等的两份Zn粉,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反应。
(1)配制盐酸时有白雾,说明盐酸具有________性。
挥发
(2)两种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图象如图所示,两种稀盐酸的浓度比较:Ⅰ%________Ⅱ%(填“>”“<”或“=”)。
(3)氢气的体积所对应的质量如下表:
恰好反应完全,产生H2的质量为________g。

0.20
V(H2)/ L 1.11 1.67 2.22 2.78
m (H2)/ g 0.10 0.15 0.20 0.25
(4)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Ⅱ的质量为100 g,求稀盐酸Ⅱ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2)由题意和图象推理可知,两反应中锌粉均不足,或者稀盐酸均过量,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置换出的氢气体积随反应时间的曲线斜率越大,因此两种稀盐酸的浓度:I > Ⅱ;(3)由图可知,质量相等的两份Zn粉,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最大值为2.22 L;依据氢气的体积所对应质量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0 g。
3. (2020·广东)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4%的H2O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____g。
8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
(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 ~ 5.0%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 g/mL)。
MnO2
(4)在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4. (2019·深圳)已知:①NaHCO3固体受热分解2NaHCO3 == Na2CO3 + CO2↑+ H2O;②Na2CO3受热不分解。欲测定某NaHCO3固体样品(只含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将5.0 g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NaOH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 g NaHCO3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产生H2O的质量是__________g。
1.1
0.45
(3)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5. (2018·广东)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 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多少?
点燃
(2)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 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现用一万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方
法B比方法A除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t) 除SO2的量(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14.4
B 熟石灰 74 94% 500 14.6
单位价格(即10 000元)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
量更多;石灰浆纯度较高,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更加充分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