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六)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江豚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江豚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在质量相等的下列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 )
A.红薯 B.米饭 C.馒头 D.牛肉
3、下列关于水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化学反应 B.提供能量
C.作为良好溶剂 D.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4、下面是关于Ca2+的实验:
实验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Ⅰ 用含少量Ca2+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 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实验Ⅱ 用不含Ca2+的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 蛙心会很快停止跳动
下列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最合理的是( )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形态有重要作用
D.无机盐生物体的生命直接提供能量
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膜的糖被包括糖蛋白和糖脂
C.细胞膜中的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等重要功能
6、下列细胞器中,没有膜结构的是( )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7、用放射性同位素 H标记亮氨酸,探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经过一定时间后,没有放射性物质出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本 D.线粒体
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B.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9、下图表示在某条件作用下,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不能与相应的底物结合而失去催化作用,则图中的“某条件”不会是( )
A.高温 B.低温 C.强酸 D.强碱
10、下图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①、②表示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ATP的含量不多,但可以不断生成
B.①、②表示的酶不是同一种酶
C.ATP和ADP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D.图中所示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1、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 B.无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参与
C.无氧呼吸不需要酶参与 D.无氧呼吸不需要ATP作原料
12、大多数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但研究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图所示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
B.此动物细胞内丙酮酸可以转化成乳酸
C.此动物细胞内乳酸可以转化成丙酮酸
D.此动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有丙酮酸生成
13、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14、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加入1%的DCPIP(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被氧化时是蓝色的,被还原时是无色的)后,将试管置于光下,发现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并放出氧气,以上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还原剂和O2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酶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能为光反应提供Pi和ADP
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可产生O2,暗反应可产生(CH2O)
16、高茎豌豆(Dd)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2种,1:1 B.2种,2:1 C.2种,3:1 D.2种,1:3
17、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不属于自交的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18、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杂交,其子代的表型为( )
A.白色盘状 B.白色球状 C.黄色盘状 D.黄色球状
19、下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的测交实验,图中“?”代表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20、如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 B.该图是精细胞形成过程图
C.该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D.该图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2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22、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20%,则该DNA分子中碱基胸腺嘧啶(T)占的比例为( )
A.10% B.20% C.30% D.40%
23、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DNA的复制 B.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D.该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4、细胞通过精准的调控,实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发生了突变
C.环境对生物的性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D.DNA甲基化导致的表观遗传现象不能遗传
25、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26、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E表示染色体片段,甲→乙显示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结果①染色体多出了片段C,该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称之为( )
①② 乙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
2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育杂交水稻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减数分裂
28、右图是某家系白化病遗传图谱,若图中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
A.100% B.75% C.50% D.25%
29、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细胞生物学证据
3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 )
A.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B.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C.新物种形成的根本原因 D.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
二、实验题
31、以洋葱和新鲜菠菜为材料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判断临时装片中的洋葱外表皮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水,重复几次后,若观察到细胞发生________现象,则细胞为活细胞。
(2)提取新鲜菠菜色素的原理是,叶片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__中,分离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________(填“高”或“低”)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3)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旺盛时段,切取根尖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观察时,首先找出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其他各期的细胞。
三、读图填空题
32、如图为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请列举一例蛋白质并说明其功能:________。
(3)用玉米、谷类等饲养北京鸭,能达到育肥目的,说明在生物体细胞中的糖类可以转化为________。
33、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在________(填“艾弗里”或“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体外转化实验。
(2)为进一步探究细胞提取物中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物质的化学成分,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________(填“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②实验中加人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填“有”或“没有”)R型细菌产生。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4、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发现该群岛上有地雀13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
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均存在差异,这是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在长期的进
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物种。
(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组成江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A。
2、答案:A
解析:A、牛肉的主要有机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
BCD、米饭、馒头和红薯中富含丰富的淀粉,与牛肉相比较蛋白质含量要低,BC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A、水作为化学物质可以参与化学反应,A正确;
B、水可以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参与化学反应等,但是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
C、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C正确;
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B。
4、答案:B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含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
绿体;含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故选A。
7、答案:D
解析:
8、答案:D
解析: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库,A正确;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代谢控制中心,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质,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此动物细胞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可以通过③过程将丙酮酸转化为酒A错误。
B:动物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可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对应方程式为:
2C3H4O3+4[H]2C3H6O3。B正确。
C:根据图示,此动物在肌细胞中可将乳酸转化为丙酮酸。C正确。
D: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对
方程式为:C2H12O6C3H4O3+4[H]+少量能量,因此都有丙酮酸生成。D正确。
13、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正确。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时需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本实验无法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说明产物中有还原剂,并放出氧气,故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还原剂和O2,B符合题意;题述实验不能判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题述实验不能判断光合作用的暗(碳)反应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D
解析:让子一代(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即Dd×dd。故选D。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C。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C
解析:细胞通过精准的调控,实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选②⑥。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两种类型,①错误;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②正确;柳穿鱼花的不同形态是表观遗传现象,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③错误;DNA的甲基化修饰能遗传给后代,④错误;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基因能否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⑤错误;不同基因之间的作用可能相互影响,⑥正确。。①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③柳穿鱼花的不同形态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④DNA的甲基化修饰不能遗传给后代⑤基因能否表达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唯一方式⑥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同基因之间的作用可能相互影响
25、答案:A
解析: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不能产生新基因,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故选A。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B
解析:杂交育种:①方法:杂交→自交一选优,②原理: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B。
28、答案:D
解析:根据某个家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可知: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女儿,则说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假如决定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决定白化的基因(a)为隐性,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夫妇的这对控制肤色的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从图解中看出若女孩的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5%。故选D。
29、答案:A
解析: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例如:从动物的牙齿化石推测它们的饮食情况,从动物的骨骼化石推测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从植物化石推测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等等。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项正确。故选A。
30、答案:B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故选B。
31、答案:(1)质壁分离
(2)无水乙醇;高
(3)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中
解析:
32、答案:(1)糖类;核糖核苷酸
(2)结构蛋白,组成细胞和生物体(或胰岛素,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或酶,催化作用;或血红蛋白,运输功能;或抗体,免疫功能。)
(3)脂肪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所以a是糖类;核酸可以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所以b(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功能【酶】、贮存与运输功能【肌红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调节作用【激素等】、运动功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免疫功疫功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营养功能【卵清蛋白、酪蛋白】、结构成分【胶原蛋白、角蛋白等】、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上的受体、离子通道等】、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
(3)由题干可知,育肥目的是增加北京鸭的脂肪含量,所以可以说明在生物体细胞中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33、答案:(1)格里菲思
(2)①减法原理;②使DNA水解;没有;③DNA
解析:(1)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体外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
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
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
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2)①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实验组添加各种酶的目的是通过酶解去除其中相应的成分,采用了“减法原理”。②实险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DNA酶能够水解掉DNA,因此使得加入DNA酶的培养基中无DNA。结果是有R型细菌产生,但是没有S型细菌产生,因为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没有DNA,那么那么R型细菌就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DNA才是使型细菌产生稳定造传变化的物质。
34、答案:(1)南美洲地雀
(2)食物;选择
(3)生殖
(4)物种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祖先﹣﹣南美洲地雀进化而来的。(2)喙是用来取食的,地雀喙存在差异,是各小岛上不同的食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食物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3)由于小鸟的作用,原始地雀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各自变异的积累,产生了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