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下)期末冲刺探究题特训(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八(下)期末冲刺探究题特训(1)(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10: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八(下)期末 探究题特训(1)
1. 科学兴趣小组在参观学习大棚植物种植技术时发现,大棚中都设有图甲所示的 CO2发生器和图乙所示的 CO2浓度监测装置。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他们设计了图丙方案:
【提出问题】
(1)第①组和第②组实验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2)若通过检测天竺葵叶片中淀粉含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则实验前对天竺葵进行的预处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交流】
(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图像,则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催化速率的影响。小龙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2克二氧化锰固体放在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
溶液,将注射器插入带活塞的锥形瓶中;
③将过氧化氢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④换用相同质量的ZnO固体和Fe2O3固体重复步骤②和③,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
(1)该实验通过____________反映催化剂的催化速率。
(2)待每次实验完全反应后,小龙均记录了瓶内的最终气压值,分别为p1、p2、p3,请比较三
次实验气压大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龙取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进行上述实验,发现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过程中发现锥形瓶内溶液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变为浅绿色,最终又变回浅黄色。根据实验现象判断FeCl3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近年来,我国百合花市场需求大增,百合主要繁殖方式有鳞片(茎)扦插。目前,植物激素对鳞片扦插影响仍需大量实践探索。为了探索哪种激素有利于百合鳞片扦插繁殖,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扦插成活的影响,某项目化小组欲利用以下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百合鳞片、土壤、植物激素(500mg/L赤霉素、500mg/L吲哚乙酸)、蒸馏水。
建议:激素浓度不超过150mg/L、扦插前百合鳞片用激素浸泡2小时。
(1)扦插期间一般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原因是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和所学内容,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4. 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发现温度会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于是他们对“植物在哪一温度下蒸腾作用最强”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温度可调节的透明恒温装置、若干带有新鲜叶片的海桐枝条、500毫升带瓶盖的矿泉水瓶、细玻璃管、刻度尺、打孔器、剪刀、凡士林。
(1)实验中选用透明恒温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5. 小明发现混入部分空气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并非只有纯氧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同比例的氧气和空气混合,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结果不同。
(1)小明往100毫升集气瓶中加入50毫升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该瓶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2)为了研究氧气浓度对木条复燃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选择下列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老师建议实验分四组)。
器材: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H2O2溶液、MnO2粉末、水、量简、木条、100毫升集气瓶若干个及其它需要的实验器材。
6. 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时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如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等于1:1,而蛋白质却不等于1:1。为了探究种子有氧呼吸分解的物质是否全部为葡萄糖,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该实验还应设置对照组。在装置中放入等量的煮熟种子和5毫升蒸馏水,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若该种子有氧呼吸时氧化分解的全部是葡萄糖,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测定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体积,实验组装置中的药品应如何改进。______。
7. 为了探究哪种方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更高,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器材和药品,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用双氧水催化分解的方法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3瓶氧气。
②用图丙装置,测各集气瓶中氧气含量并记录。
③将步骤①中的收集方法改为向上排空气法(图乙)收集满3瓶氧气,测各集气瓶中氧气含量并记录。
④再利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取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3瓶,测各集气瓶中氧气含量并记录。
(1)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
(2)老师建议用图乙方法收集氧气,验满后,再继续收集30秒,是因为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实验记录如下:
表1
制取方法 双氧水催化分解(氧气未干燥) 双氧水催化分解(氧气干燥)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浓度% 65.5 66.1 65.9 66.5 66.8 66.7 74.7 75.2 75
氧气平均浓度% 65.8 66.7 75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向上排空气法比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更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
8. 聚丙烯酰胺(缩写为PAM)在处理污水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但易在土壤中残留,过量的PAM会使土壤板结,使土壤的透气性变弱,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某些微生物对PAM的分解具有一定的效果,科研小组发现降解菌A和B对PAM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为了比较单独投放一种降解菌和混合投放两降解菌对该 PAM的降解效果,以及10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哪个温度对 PAM降解效果最好,该科研小组欲利用以下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PAM测量仪,玻璃水槽,量筒,可调温度的恒温箱,含PAM 浓度为0.5克/分米3土壤浸出液,浓度相同的降解菌A和B 培养液。实验时,每组取土壤浸出液50毫升,降解菌培养液2毫升,每组实验时间约10天。
(1)科研人员在配制土壤浸出液前,将土壤样品加热至121摄氏度,并保持20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该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
9. 小雅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弱和CO2浓度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首先,在正方体纸板箱正上面画 3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然后过圆心每30°画一条直线,在圆与直线交点处(A1~A4、B1~B4、C1~C4)剪出小孔用于放置注射器,纸板中央安装灯泡。接着,用打孔器从新鲜菠菜叶上打出 60个小圆片,排尽小圆片细胞间空气后,每5片放入一个注射器内。然后用注射器分别吸取浓度为0.5%、1%、1.5%、2%的NaHCO3溶液15mL(A1、B1、C1吸收0.5%的NaHCO3溶液,以此类推)。接通电源,进行光照,记录小圆片浮起所需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通过_______反映光合作用强度。
(2)实验过程中把注射器安装在同心圆和直线的交点上,目的是__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10.某兴趣小组了解到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于是用暖宝宝内容物——脱氧剂(只与氧气反应)来测定教室空气中氧气含量。
【明确问题】测定氧气体积分数
【确定实验原理和器材】
【实施计划】
①将带有止水夹的橡胶管一端套在玻璃容器底部,关闭止水夹,在玻璃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如图3)。
②将脱氧剂送入注射器内至与2mL刻度线相平,移动注射器的活塞至V1刻度线处,并将橡胶管与注射器连接(如图4)。
③一段时间后,将注射器活塞位置复原,打开止水夹,直至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下调节玻璃容器,使玻璃容器与注射器中液面相平,读出注射器中的液面位于V2刻度线处(如图5)
⑤测得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实验中相关数字和字母表示)
【创新性改进】小明提出进入注射器的水有一部分会在脱氧剂间的空隙处,从而影响氧气体积的测量,干扰实验结果。请你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创新性改进,以排除脱氧剂体积的干扰:_______________。
11.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
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
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
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和玻璃管内液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经过计算,小科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则h1、h2、h3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1/5。
(3)如果步骤②中装入玻璃管中的水过少,将对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有何影响?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小博进行了如下探究。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用的时间,计算得出生成氧气的速度,记录表中,并将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绘制成图乙。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甲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
(2)小博根据实验得出结论: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生成氧气的速度越大。小雅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配制好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小博想利用该溶液在约10秒钟时间收集60毫升氧气,参考表格数据,可以如何选择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2)暗处理24小时
(3)CO2 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 浓度升高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又保持不变
2. (1)比较相同时间产生气压的大小(比较产生相同气压所用时间)
(2)气压相同,因为每次实验所加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是相等的。
(3)不确定,因为还需要进一步证明FeCl3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3. (1)减弱蒸腾作用,防止鱗片失水过多
(2)①分别配置50mg/L、100mg/L、150mg/L的赤霉素和吲哚乙酸;
②选择健康的、鱗片肥厚且相近的百合鱗片210个,平均分7组编号ABCDEFG;
③将鳞片分别放在50mg/L 、100mg/L 、150mg/L 的赤霉素, 50mg/L、100mg/L 、150mg/L的吲哚乙酸,蒸馏水中浸泡2小时;
④浸泡后的鳞片插在土壤中,放在20℃、环境中,定期浇相同的水。
⑤若干天后统计、记录各组生根的鳞片数量。
4. (1)控制温度相同;透光可加快植物蒸腾作用,减少实验时间
(2)①取1个500毫升塑料瓶,在瓶中装满水,利用美工刀在瓶盖上打两个小孔,分别标为孔A、孔B。向孔A中插入1株新鲜海桐植物枝条,保留其叶片数量若干片。
②再取1根细玻璃管插入并固定在孔B中,用凡士林密封装置。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此时细玻璃管中液面高度为h1。
③将装置放入温度为10℃的透明恒温装置内。20分钟后再次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此时细玻璃管中液面高度为h2。计算出h1与h2的差值。
④将透明恒温箱的温度调整为20℃、30℃、40℃,换用长势相近、叶片总面积相近的新鲜海桐植物枝条重复上述步骤。
⑤比较不同组别h1和h2差值,确定差值最大一组的温度。在其实验温度附近设置更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 (1)氧气体积分数过低
(2) ①按如图装置装搭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100毫升集气瓶4个,分别加入60毫升、70毫升、80毫升、90毫升的水。
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往装置中装入药品,打开活塞,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用排水法将各集气瓶中的水恰好排尽。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
⑤分析数据,氧气浓度对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影响的结论。
6. (1)排除外界环境因素(温度、光照强度等)干扰
(2)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3)将实验组的蒸馏水替换为氢氧化钠溶液
7. (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口放入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2)可以使收集的氧气浓度更高
(3)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8. (1)防止土壤中原有的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①取9个相同的玻璃水槽,标为甲、乙、丙三组,每组三个,往9个水槽中各加入50毫升含PAM浓度为0.5克/分米3土壤浸出液。
②在甲、乙、丙三组每个水槽中分别加入2克降解菌A液、2克降解菌B溶液、1克降解菌A溶液和1 克降解菌B溶液。
③将三组水槽放到恒温箱中,设置温度为10摄氏度的。
④每天定时测量PAM浓度,持续观察10天并记录。
⑤将温度分别设为20摄氏度,30摄氏度,40摄氏度,重复实验①-⑤。
⑥找出以上温度中的最佳温度,然后在其附近继续取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9. (1)光照开始后小圆片浮起所需平均时间
(2)控制同一圆上的注射器受到光照强度相同,同时不同半径圆上的注射器受到的光照不遮挡。(3)在一定的条件下,光照强度越强,CO2浓度越高,叶片光合作用越强。
10.(1)注射器中液面不上升
(2)
(3)将脱氧剂固定在注射器中较高处进行实验
11.(1)调节内外气压平衡
(2)
(3)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因为水过少就不能形成液封,造成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12.(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移入水中,紧握锥形瓶,若观察到导管口出现气泡,则气密性良好。(用止水夹夹住右侧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再下降)
(2)第②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比第③次实验中的15%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速度大。
(3)40毫升5%过氧化氢溶液和0.4克二氧化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