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
《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的十三至十八自然段,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并能通过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2.研读关键句,聚焦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感受故事的趣味和虎贼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3.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整个故事。
4.明白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的十三至十八自然段,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并能通过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2.研读关键句,聚焦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感受故事的趣味和虎贼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3.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整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故事讲到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处甩掉彼此,心里如释重负。接下来,又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儿呢?我们继续来读故事。
板块二:再找“有意思”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13—18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划完后,想一想,你找出的句子有趣在哪?
【PPT上出示】
默读课文的13-18自然段:
1.用“_____”划出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
2.思考这些句子的有趣之处。
2.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以及这些句子的有趣之处。
【PPT上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小提示:
1.成员依次交流有意思的句子,并说出它们的有趣之处。
2.成员之间可互相补充。
板块三:交流“有意思”
1.哪个小组想分享自己的交流成果?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句1)
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句2)
【PPT出示句1】这个句子有意思在哪呢?(贼的心理活动很有趣,给人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2)课文里,有一个句子跟这个句子长得很像,谁找到了?
(3)【PPT出示句2】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更有意思了。这组句子有趣在哪儿呢?(老虎和贼回来偷驴时,居然又碰上了,真是太凑巧了)
(4)老虎和贼都不甘心,决定重新去偷驴,偏偏又碰上了对方,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太有意思了。请一位同学扮演贼,另一位扮演老虎,用朗读给我们再现如此巧合的一幕。
(5)我想来听听贼的心声:贼先生,你看到“漏”去而复返,心里什么感觉?(很害怕、很恐惧)我再来听听老虎的心声:老虎先生,又碰到“漏”了,心里什么感受?(很惊慌,想快点逃命)
(6)下面,我请女生扮演贼,男生扮演老虎,咱们用朗读把他们的惊慌、害怕送进句子里。
(7)读着读着,老师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问题,其实老虎和贼都只看见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为什么就认定它是“漏”呢?他们为什么如此惊惧惶恐呢?(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是呀,老虎和贼想做亏心事,心里忐忑不安,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的。(板书:做贼心虚)
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句1)
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句2)
(1)【PPT出示句1】这个句子有趣在哪儿?(贼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摔倒的样子很搞笑)
(2)又是一件巧事,树枝居然断了,贼摔了下来。他摔下来的方式也特别有意思——倒栽葱。想一想,倒着栽的葱是什么样的?再推测一下“倒栽葱”是怎样的动作?(摔倒时头先着地的动作)
(3)贼摔倒的样子可真狼狈,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用朗读展现贼狼狈逃窜的模样。
(4)他重读了“爬、摔、滚”这些动词【PPT标红】,读出了贼逃窜时的画面感。我们一起用朗读展现贼的慌乱和无措。
(5)【PPT出示句2】用上同样的方法,咱们一起读出老虎逃跑时的狼狈。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PPT出示该句】
(1)这个句子有意思在哪呢?(巧合又发生了,老虎和贼在山坡下撞在了一块儿;老虎和贼居然被对方吓昏过去,太滑稽了)
(2)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诶,老虎和贼明明已经看到对方了,为什么还会被彼此吓昏呢?
(①天很黑又下着雨,无法看清对方;②老虎和贼浑身沾满泥水,看不出对方本来的样子;③之前老虎和贼就误以为对方是“漏”,已经见识过彼此的“厉害”,吓怕了)
(3)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老虎和贼之所以吓得屁滚尿流,主要是因为他们——(做贼心虚)。
(4)下面,我们合作着演一演这个片断,请一位同学扮演老虎,另一位扮演贼,老师帮忙念旁白。
(5)好多同学都笑得合不拢嘴,这个片断可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部分。
2.这边的两个偷驴贼已经被“漏”吓昏了,而那边的老公公老婆婆为我们揭示了“漏”的真面目——(漏雨)。勇猛的虎和贼居然被区区的“漏雨”给吓昏了,真是不可思议!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想对老虎和贼说些什么呢?(你们两个既贪心想干坏事,又都做贼心虚,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做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以后可千万别做坏事了!)
3.是呀,做贼心虚、干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板书:干坏事没有好下场)
板块四:练讲故事
1.练讲后半部分故事
(1)后半部分故事跟前半部分一样,表达富有规律,也是写一句老虎再写一句贼,而且描写老虎和贼的语句句式相近。
【PPT出示下列内容】
雨越下越大。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转身往回走。
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走着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正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俩对看了一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着PPT,同桌两人一个扮演老虎,一个扮演贼,合作着来讲讲后半部分的故事吧!
(3)请一对同桌来讲一讲后半部分的故事。
2.练讲整个故事
(1)请大家结合民间故事语言口语化、表达有规律的特点,借助PPT上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顺序,自己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等下我请同学来讲。在复述时,要尽可能详细地复述虎贼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狼狈逃跑时的举动。
(2)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故事,其他同学来做小评委,如果讲故事的同学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能得到1星;如果他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并能详细复述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就能得到2星;如果他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就能得到3星。
【PPT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①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
②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并能详细复述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
③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
(3)谁来讲故事?讲之前请你合上书。你们觉得他可以得到几星?为什么?谁还想来讲故事?你们觉得他可以得到几星?为什么?(请2生讲)
板块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孩子们,这堂课上,我们借助提示练讲了整个故事,还明白了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2.回家后,请你借助课后提示,把《漏》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做贼心虚
干坏事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