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记录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们学习地理、认识世界的重要技能。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学习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从该大洲的哪些方面进行读图学习
①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②与海洋的相对位置 ③经纬度位置 ④半球位置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邻 D.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根据亚洲多数河流的流向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四周高、中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3月28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第一站对“欧洲心脏”——捷克进行国事访问,第二站访问美国“国家心脏”——首都,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根据资料,回答4~5题。
4.有关习主席此次访问的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均属于临海国 B.两国均属于发达国家
C.两国均位于西半球 D.两国全属于北温带
5.习主席此次访问第二站到达的城市是
A.纽约 B.芝加哥 C.华盛顿 D.旧金山
前不久,丹麦属地格陵兰岛入选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的2016年最佳目的地推荐榜单,格陵兰这片未被过度开发的北极净土一直都是先锋驴友的圣地。读北极地区图,回答6~7题。
6.图中字母表示格陵兰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范围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B.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C.主要的动物是企鹅
D.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2022年10月26日,人们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欢送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出征南极。读南极地区图,回答8~10题。
8.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酷寒、干燥、烈风 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旱
9.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选择10月出发,4月返回上海,主要原因是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10.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考察“四站”,其中见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1.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他们会穿上心爱的
A.唐装 B.西装 C.和服 D.牛仔服
2023年5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据此,回答12~13题。
12.俄罗斯城市乌法位于某山脉南麓,读图可知,该山脉为
A.大高加索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13.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分为四大区域,由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C.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综合《印度快报》等主要媒体报道,印度多地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庄稼歉收,牲畜渴死,水库干涸,水力发电能力急剧下降,约有3.3亿人受到影响,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据此,回答14~15题。
14.印度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15.印度遭遇旱灾的原因有
①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②属热带季风气候,3月到5月为旱季,高温少雨 ③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④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 ⑤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2023年5月23日刊发记者托比·曼撰写的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展如何?》报告指出,澳大利亚、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时逢重大战略机遇期,增长潜力巨大。澳大利亚将借与中国经贸深度融合的东风推动多产业的发展。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别称与澳大利亚无关的是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天然野生动物园
17.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B.世界上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C.工矿业曾经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D.服务业发展缓慢
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业供需报告》,预计美国玉米作物扩大至144.3亿蒲式耳,创纪录新高。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机械化 B.专业化 C.自动化 D.工业化
19.玉米带代表字母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a气候冷湿 B.b邻近城市密集区
C.c地势平坦,春夏气温较高 D.d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地广人稀,草原广布
20.对右图甲海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 ③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 ④俄罗斯和美国的分界线 ⑤沟通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唯一航道 ⑥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
⑦180°经线通过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题 号 第I卷 第II卷 总 分
得 分
请将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 综合题(共60分)
得分 评卷人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东南亚地图
材料二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材料三 据新华社消息,2022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习书记希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
(1)图中的甲是 海峡,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越中两国“山连山、水连水”。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越南所在的乙半岛山脉与河流分布的特点是 。
(3)2022年9月图中的“花园城市”A (国家)遭受严重雾霾袭击,旅游业收到严重影响。这场雾霾的罪魁祸首却是图中印度尼西亚的B 岛的农民烧芭蕉林清地,烟尘一路飘到了A国。这是因为该季节当地盛行 (风向)季风,此时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每年的 (旱、雨)季。
(4)该地区盛产稻米的原因是 。(2条即可)
得分 评卷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东简图、某资源海上运输路线示意图、利雅得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23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轮值主席沙特国王萨勒曼致贺信,祝贺第32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吉达召开。
(1)依次写出图中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的代表字母 。
(2)中东地处“ 之地”,沟通地中海和黑海的是 (写出代表字母和名称)。
(3)访问期间,我国北方正值冰天雪地,中东地区却炎热无比,结合该地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原因 。
(4)我国从中东进口最多的某种资源,若通过海上运输,经过 海峡之后,经 (代表序号)线路输往我国。
(5)近几年,中东地区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一条即可)。
得分 评卷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2023年5月27日,日本发生大地震,最大7.4级并伴随多次余震,房屋和桥梁大量损毁,土壤塌方和移位,公路和铁路受损。
日本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
(1)日本的樱花由南向北依次盛开,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从图中信息可知,日本的工业布局属于 (资源、临海)型。
(3)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经济高度发达。其发展经济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日本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该岛屿是 岛,地形以 和丘陵为主。
(5)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岛屿不利于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是 。
(6)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 。
得分 评卷人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巴西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
(1)读图,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 。
(2)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种构成最显著的特征是 数量多。
(3)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在第30届奥运会闭幕式上,下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国巴西进行了反映本国特色的8分钟表演。请列举一例最有可能表演的是 舞。
(4)我们去巴西观赛,若选择海运的话,要横渡太平洋,穿过 运河。
(5)从图中信息分析贝洛奥里藏特、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三个城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一条即可)
(6)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这里丰富的物种,为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 ”之称。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