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优化提升训练试题6(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优化提升训练试题6(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09 10: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优化提升训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活习性
2.下列关于相对性状描述错误的是(  )
A.斑点狗的无斑和有斑 B.人的低鼻梁和高鼻梁
C.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D.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3.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保护鸟卵的内部结构 B.②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③是气室,能为鸟卵的发育提供氧气 D.④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
4.被子植物大多为高大乔木,是森林的主要树种,被誉为“被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法国
5.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朱鹮
C.白鳍豚 D.黑猩猩
6.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植物动物
B.菜豆和松树的亲缘关系最近
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具有的共同特征也越多
D.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7.按体内有无脊柱分类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蝗虫 D.乌龟
8.下列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①界 ②属 ③纲 ④种 ⑤科 ⑥门 ⑦目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②⑤⑦③⑥①
C.①②⑦⑥⑤④③ D.⑦⑥⑤④①②③
9.1953 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说明了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
A.由无机小分子可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B.由有机小分子可合成蛋白质、核酸
C.由有机大分子可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可进化为原始单细胞生物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C.DNA和蛋白质都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11.将仙人掌的一个节片(一段茎)插入泥土中,就能长成一株新的仙人掌,这种繁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营养生殖
12.下列昆虫中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
A.蚂蚁 B.苍蝇 C.菜粉蝶 D.蟋蟀
13.《增广贤文》中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的繁殖方法叫(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14.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单眼皮经手术整成双眼皮
B.水稻因光照不足导致减产
C.夏天常在操场锻炼的同学皮肤变得黝黑
D.有耳垂的父母生下无耳垂的孩子
1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中,输入的原始大气成分有水蒸气、氨、氧气、甲烷等
B.鸡蛋鸡、肉鸡、观赏鸡之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D.越晚地层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
1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女,从科学角度看,他们相爱却不能结婚的理由是( )
A.自由恋爱,有违父母之命 B.他俩是近亲,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大
C.林黛玉出身卑微,非门当户对 D.贾宝玉已有妻室不合婚姻法
17.下列全部是恒温动物的是(  )
①沙丁鱼;②娃娃鱼;③鳄鱼;④企鹅;⑤鲸鱼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③⑤
18.下列生物的变异现象中,不能遗传的是( )
A.通过杂交选育得到高产奶牛 B.肤色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
C.太空椒果型硕大、产量较高 D.不同地区栽种的圆白菜叶球重量区别很大
19.下列例子中,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生物新品种无关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酸奶的制作 C.太空辣椒 D.杂交水稻
20.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②是染色体,在细胞中数目恒定,且都是成对存在
C.④是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⑤表示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二、填空题
2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描述的是生物的______现象.
22.以生物_______________程度和__________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可将生物加以分门别类。
23.不经过_______生殖细胞的结合,由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24.鸡蛋被视为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食物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含有_____和_____。
25.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亲代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均为高茎,则亲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则子二代所表现出的性状有____,其中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___,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____。
三、综合题
26.如图是鸡卵的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横线填写名称。)
(1)图中[ ]_____里面含有细胞核,该处色浓而略大,说明此卵是 _____。
(2)卵细胞的结构包括 _____(只填图中序号)
(3)胚胎发育是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呼吸很旺盛,[_____]结构和卵壳上的气孔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鸟类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   。
A.中华鲟 B.扬子鳄 C.大鲵 D.蝙蝠
27.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4个时期形态图,选出相应的发育过程将其序号填入对应括号前。
(1)①_____;(2)②_____;(3)③_____;(4)④_____。
A.成虫 B.蛹 C.幼虫 D.受精卵
28.下图是已受精的鸟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所示部分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⑤________。
(2)鸟卵结构中,________ 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它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___,今后能发育成雏鸟。
29.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沿海的海水养殖场中发现了一个新物种A。
(1)观察发现,A具有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根据这一特征,初步可判断它属于_____门、昆虫纲。
(2)它的幼虫在水中生活,以某些藻类为食,通常在夏末秋初时经过蛹期羽化为成虫,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它的发育方式为_____。
(3)成虫的翅,不具有飞行能力,但可以帮助它在水面滑行。这一结构特点使它可以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翅是____的结果。
(4)昆虫种类丰富,占所有动物总数的2/3。已知的水生昆虫约30000种,其中在海洋生活的昆虫仅为250~300种。关于这种现象,目前有多种推测。以下所列几种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
A.海水的高盐浓度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 B.海洋中没有昆虫所需的食物 C. 海洋中昆虫天敌很少
30.如图是某家庭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
(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性状。
(2)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其中X染色体来自_____号。
(3)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_____。
(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_____的机会大大增加。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A符合题意。
故选A。
2.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斑点狗的无斑和有斑,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低鼻梁和高鼻梁,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绵羊和山羊是两种生物,因此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不是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分析】图中:①是卵壳,②是胚盘,③是卵黄,④是卵白。
【详解】A.①是卵壳,具有保护鸟卵的内部结构的作用,A正确。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②胚盘,②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B正确。
C.由分析可知,③是卵黄,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错误。
D.④是卵白,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和水分,保护卵细胞,D正确。
故选C。
4.A
【分析】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详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裸子植物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
5.C
【解析】白鳍豚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且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
【详解】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A错误。
B.朱鹗都属于我国特有珍稀鸟类,但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B错误。
C.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为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类,C正确。
D.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注意查阅资料
6.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A.海带无种子,属于藻类植物;松树有种子,且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菜豆有种子属于被子植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藏羚羊属于哺乳动物,胎生,故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物是海带、松树、菜豆、扬子鳄、藏羚羊,A正确。
B.菜豆和松树都属于种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C错误。
D.花、果实、种子受环境影响的时间短,其特征比较稳定,因此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D正确。
故选C。
7.D
【解析】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答题。
【详解】A.蚯蚓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蜗牛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软体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蝗虫 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节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乌龟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属于爬行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关键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8.B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④种、②属、⑤科、⑦目、③纲、⑥门、①界。从小到大,反之即可,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A
【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详解】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物质,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A。
【点睛】掌握米勒模拟实验的过程及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或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1.D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详解】由题意可知,将仙人掌的二个节片一分为二,分别插入泥土中,分别长成二株新的仙人掌,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仙人掌的节片是变态的茎,因此属于营养繁殖,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营养生殖的概念。
12.D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常见的方式有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
【详解】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了柳树的生殖方式为扦插;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A符合题意。
B.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B不符合题意。
C. 压条,是指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利用无性生殖原理,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单眼皮经手术整成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A错误。
B.“水稻因光照不足导致减产”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B错误。
C.“夏天常在操场锻炼的同学皮肤变得黝黑”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C错误。
D.“有耳垂的父母生下无耳垂的孩子”,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D正确。
故选D。
15.C
【分析】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2.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详解】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没有氧气,A错误。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按照人的需求,人们通常把鸡分成蛋鸡、肉鸡和观赏鸡等品种,这些品种的形成是根据人类的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因此这些品种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错误。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C正确。
D.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
故选C。
16.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答时可以从近亲结婚的危害、禁止的意义方面来分析。
【详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率,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所生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会增大,不符合优生原则。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17.C
【分析】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详解】①沙丁鱼属于鱼类动物,②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③鳄鱼属于爬行动物,④企鹅属于鸟类,⑤鲸鱼属于哺乳动物。①沙丁鱼、②娃娃鱼和③鳄鱼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而④企鹅和⑤鲸鱼的体温都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D
【分析】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同时,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人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结合形成的。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的,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这成对的基因又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精子或卵细胞之中。因此,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基因可以随配子代代相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发生于基因层面上的变异或重组,才能遗传。
【详解】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高产奶牛,因为经过了父方精子和母方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发生了基因重组,可以遗传。故A正确;肤色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是因为父母的隐性致病基因都遗传给了儿子,导致儿子患白化病,致病基因可以遗传,故B正确;太空椒经过太空辐射导致基因突变,使果型硕大、产量较高,可以遗产,故C正确;不同地区栽种的圆白菜叶球重量区别很大,属于表现型的差异,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不可以遗传,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
19.B
【分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CD.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出高产青霉素品种、太空椒等;二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三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无子西瓜等新品种;四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ACD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生物新品种,故不符合题意。
B.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利用的是发酵技术,B符合题意。
故选B。
20.B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染色体、③是蛋白质、④是DNA分子、⑤是基因,据此回答。
【详解】A.①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也就是46条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本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入精子或卵细胞中,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B 错误。
C.细胞核中的②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③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
D.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
故选B。
21.遗传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由分析可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遗传的概念。
22. 性状差异 亲缘
【详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3. 两性 母体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其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征。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4. 卵白 卵黄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鸡蛋中的卵白既保护卵细胞又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所以鸡蛋因为含有卵白和卵黄被人们视为补充营养的主要食物之一。
【点睛】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和鸟卵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5. DD、dd 高茎、矮茎 DD、Dd dd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如果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d”表示控制矮茎的基因,则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所得种子长成的子一代植株都是高茎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中看出,亲代的基因是DD、dd.“如果子一代的高茎(Dd)自交”,从图中看出,在子二代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其中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D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6.(1) ⑧胚盘 受精卵
(2)⑥⑦⑧
(3)③
(4)B
【分析】图中:①卵壳、②卵壳膜、③气室、④系带、⑤卵白、⑥卵黄膜、⑦卵黄、⑧胚盘。
【详解】(1)图中⑦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由此可知,该处色浓而略大,说明此卵是受精卵,而且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卵细胞的结构包括⑧胚盘、⑦卵黄、⑥卵黄膜,其中⑥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⑦卵黄相当于细胞质,⑧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3)胚胎发育是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呼吸很旺盛,③气室内有空气,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4)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并产下受精卵。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中华鲟、大鲵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扬子鳄是雌雄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并产下受精卵,体内受精;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扬子鳄与鸟类生殖方式最接近,B符合题意。
故选B。
27. A B D C
【分析】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解答即可。
【详解】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家蚕的属于完全变态发育,③是受精卵、④是幼虫、②是蛹和①是成虫。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8. 卵壳 卵白 卵黄膜 卵黄 胚盘
【分析】图中①是卵壳,②是卵白,③是胚盘,④是卵黄,⑤卵黄膜。其中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贮存主要营养物质。
【详解】(1)图中①是卵壳,②是卵白,⑤卵黄膜。
(2)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点睛】鸟卵的结构。
29. 节肢动物 完全变态(发育) 适应海洋环境 自然选择 A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
【详解】(1)观察发现,A具有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这些属于昆虫的特征,因此初步可判断它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物种A的幼虫在水中生活,以某些藻类为食,通常在夏末秋初时经过蛹期羽化为成虫,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它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3)昆虫的翅膀一般具有飞行能力,而物种A成虫的翅,不具有飞行能力,但可以帮助它在水面滑行。这一结构特点使它可以适应海洋环境。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昆虫种类丰富,占所有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二.已知的水生昆虫约30000种,其中在海洋生活的昆虫仅为250~300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的高盐浓度会造成动物的组织细胞失水,因此大多数的昆虫不能生活在海洋中。
【点睛】熟记昆虫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30. 相对 XY 2 Aa 50% 遗传病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儿子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Y一定来自父亲,女儿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
【详解】(1)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
(2)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一定来源于2母亲的X染色体。
(3)由于子女中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2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也就是有一个a将遗传给后代,所以5号中肯定有a,又因为5号是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肯定至少有一个A,所以5号的基因组成为Aa。6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后代的基因组成为,如图所示:
可见: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
(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7和9是近亲关系,他们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理解人的性别遗传以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答案第12页,共13页
答案第11页,共1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