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小发明篇)1.2第二节 小发明难吗

文档属性

名称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1.2第二节 小发明难吗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08 17: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小发明难吗
当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享受着人类发明成果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质量因发明极大提高的时候,自己是否应该加入到发明的队伍里呢?
一提到发明,很多同学都觉得太高、大、上,是专家、科学家的事,离我们太遥远,与己无关,真是这样吗?
发现、发明有时是在不经意中实现的
当你的知识、经历、思维、方法等汇聚时,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不经意中实现发现、发明。
如:原先市面常见的有两种螺丝钉,对应两种螺丝刀,在撤、装上,有时不方便,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讨论:有哪些改进措施?
新型螺丝钉

人们雨天骑自行车,一手撑雨伞,一手握龙头,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有解决的方法吗?
讨论:有哪些解决方法?
自行车手电筒座、伞座
发明有大小
大的发明,如:原子弹、宇宙飞船。
小的发明,如:生活中总有些不顺手、不便当、不满意、不完善、不合理的事和物。
小发明中孕育着大发明
小小发明,可以提供方便,可以减轻负担,为生活、工作、学习服务。
小小发明,能够让同学们从小培养起科学的思维品质,逐步掌握科学的方法,为大发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身边不缺题材
人类每天都有发明,像生物的进化一样,永不停息。今天我们看到的成果都是先辈们发明创造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足的地方会逐渐显现,需进一步改进、完善,这些未完成的“作品”将成为新发明的题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涉猎到更广阔的领域,接触新的事物,发现、发明永无止境。
当你与同学课余游戏时,
当你与家人共同进餐时,
当你参加劳动时,
当你动手做实验时……,
题材就会悄悄来临,机会就在身边。
小知识:
小发明依托“三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
小发明抓住“三性”: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
小发明立足“三小”:小目标、小问题、小设计
小发明围绕“三具”:劳动工具、学习文具、生活用具
※阅读材料※
鲁 班
(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一、木工工具
(1)锯子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有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规矩,即圆规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3)墨斗
墨斗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2%A8%E6%96%97 / 1210730" \t "_blank )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为鲁班之母亲发明。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又可以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将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以此为立面直线标准。后石匠师父以斗线定采集下来的岩石形状,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长石等形状的石料。
二、古代兵器
(1)云梯
云梯 ( https: / / baike. / item / %E4%BA%91%E6%A2%AF" \t "_blank )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相关记载:《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战国策·公输盘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淮南子》曰:鲁班即公输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淮南子·兵略训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7%AE%E5%8D%97%E5%AD%90%C2%B7%E5%85%B5%E7%95%A5%E8%AE%AD / 4733694" \t "_blank )》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2)钩强
“钩强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2%A9%E5%BC%BA" \t "_blank )”也称“钩拒”、“钩巨”。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墨子·鲁问》:“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
三、农业机具
石磨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9F%B3%E7%A3%A8" \t "_blank )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9F%B3%E8%87%BC" \t "_blank )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四、其他发明
(1)机封
《礼记·檀弓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A4%BC%E8%AE%B0%C2%B7%E6%AA%80%E5%BC%93" \t "_blank )》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D%A3%E5%BA%B7%E5%AD%90" \t "_blank )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
(2)雕刻
《述异记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BF%B0%E5%BC%82%E8%AE%B0" \t "_blank )》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7%A4%E5%87%B0" \t "_blank )。
(3)伞
鲁班的妻子传说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伞是她发明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乃造伞子。
(4)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也许人们对“尧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至今传诵舜井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88%9C%E4%BA%95" \t "_blank )的人多,留心鲁班井的人少。
远水不解近渴。人类对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
传说: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时,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千思万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轮,滑轮“转”成了辘轳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BE%98%E8%BD%B3" \t "_blank ),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转呀转呀,转过去了两千多个春秋。
(5)锁钥
在周穆王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1%A8%E7%A9%86%E7%8E%8B" \t "_blank )时已有简单的锁钥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4%81%E9%92%A5" \t "_blank ),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八年级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