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2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选修2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4 07: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因素:有限的王权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 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革命的爆发:内战时期:共和国时期:“护国政体”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结束:1640年(标志)1642——1648年 1649——1653年 1653——1658年1660——1688年 1688年“光荣革命” 尾声:1689年《 权利法案》(标志)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又使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寻求一种既有君主又不实行专制统治的政体即在1688“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革命中对不同政体的选择 君主专制引发革命(1640)革命后否定君权,建立共和国(1649)没有君主统治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利益受损 接受王朝复辟(1660) 由此看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16401642(马斯顿荒原纳西比)164916531658166016881688你有什么启示?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是复杂曲折的,但资本主义(民主)最终战胜封建势力(专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归纳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
成联盟。
2、革命过程中呈现出了
曲折性、反复性。
3、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1、英国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是
A、拥有世袭爵位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C、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D、从事海外贸易B课堂练习2、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税收问题多次与国王展开斗争,斗争的实质是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争取减税的斗争
D、要求废除国王的斗争A3、斯图亚特王朝的政治统治与英国自13世纪以来的政治统治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财政困难
B、阶级矛盾尖锐
C、厉行专制,不尊重英国的政治传统
D、多次解散议会C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和玛丽,其相同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D、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群众没有把革命推向前进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C、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对革命分子进行拉拢腐蚀
D、革命领导权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掌握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BC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结束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另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共同担任。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时间: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内容: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过去国王拥有的“搁置”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
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
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议会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摘录)1.时间: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内容:①法律高于王权
②从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③确立议会主权至上3.意义: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封建君主专制: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君权受到限制、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区别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内阁开会的情景 内阁原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1.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首相产生沃波尔(1676—1745) 英国第一财政大臣(1721—1742),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早年任陆军大臣和财政大臣,1721年起成为政府实际领导人。在他任期内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742年去职。 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1732年乔治二世将其赠给沃波尔,从此成为首相官邸。1.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首相产生2.18、19世纪,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英国第一任首相沃波尔于1739年对西班牙宣战,随后卷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皆失利,因此而失去了议会的信任。1742年去职。内阁得不到议会的信任就辞职 英国的第二任首相因与国王意见发生分歧,遂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开创了政府集体辞职的先例。小皮特(1759—1806) 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遭到议会下议院的反对。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了新议会的支持。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小皮特的权力超过以往任何一届首相,但他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1801年,他提出了宽容天主教徒的议案,遭到了国王的反对,小皮特别无他谋,只好辞职。小皮特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英国女王(1837—1901),印度女皇(1876—1901)。她在位期间,英国工商业快速发展,扩大对殖民地的掠夺(号称“日不落帝国”),几乎享有对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被西方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种发展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做,仅仅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确立议会多数党组阁,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维多利亚女王1.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首相产生2.18、19世纪,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①内阁得不到议会的信任就辞职 ②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议会多数党组阁,多数党领袖为首相3.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下来③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首相即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首相)选 民任命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贵族世袭)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思考: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殿



士(二)议会改革1.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意义:贿选(William Hogarth绘,1754年) 18C后半叶,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题为《改革者向老病树发起进攻》的讽刺画1.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意义:① “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长期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②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③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二)议会改革2.1867年议会改革:背景:意义: 工人、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3.1884年议会改革:背景:意义: ①经济繁荣,人口素质提高 ②议会两党为了争取选票,竞相改革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英国基本实现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二)议会改革4.妇女获得选举权:(二)议会改革1908年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旗子1914年以呼吁给与妇女选举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兵工厂里担当起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如制造炮弹、为炮弹填料等。4.妇女获得选举权: ①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②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降低到 21岁(二)议会改革?1969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都可参加选
举(下院选举)(三)两党制的演变托利党1832年辉格党保守党自由党保守党工党土地贵族
国教僧侣新贵族
城市商人
金融家20世纪初贵族
其他阶层工商业资产阶级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前任工党领袖——布莱尔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2007年5月24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正式被确任为执政党工党的领袖。27日正式就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 公民通过 代表组成 , 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1、代议制的含义:问题:从英国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分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选举代表机关间接【深化?探究一】  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哪些?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民主共和制等具有创新性1.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
2.具有渐进性
3.具有创新性
4.是一种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2、代议制的特点: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和政治文明的发展(长远)
3.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
3、代议制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全体男性公民参政。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 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等,行使国家的主权。 间接民主
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制(小国寡民)【深化?探究二】  《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议会改革两党制英国近代的民主历程争取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完善民主1、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A.议力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国王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C.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C课堂练习2、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力盘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
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C3、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最主要体现在
A.两次内战 B.成立共和国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A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身保护法>>规定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B.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完全否定了革命的成果
C.“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完成
D.克伦威尔是一个比较狂热的天主教徒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十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CD7.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议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公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的原则 ④克伦威尔想以此建立独裁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知识结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确立标志:《权利法案》颁布,用法律形式认定了议会主权至上原则发展过程 内阁的形成与发展议会三次改革两党制的演变沃波尔时期
小皮特时期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演变;
工党的兴起。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