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复习划重点】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大单元复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检测-【复习划重点】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大单元复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13:53:50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Ⅰ(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夏天冰箱保鲜食品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将海水加工可获得 Mg及Cl2等单质
[答案]C
[解析]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A正确;温度降低会减缓食物的腐败速度,B项正确;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光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Mg2+、Cl-等离子,通过海水加工可获得 Mg及Cl2等单质,D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人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可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A正确;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硬度大,两者无对应关系,C错误;NH3易液化,是其可用作制冷剂的原因,D错误。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互为同位素的14C、12C
B.互为同系物的丁烷和庚烷
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金刚石和石墨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丙烯和环丙烷
【答案】D
【解析】丙烯和环丙烷不是同类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符合。
4.化学与环境、健康、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树皮、稻草等植物原料制造的纸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安眠药有助睡眠,应多吃
C.开发新能源和新制冷剂,减少石油、煤炭的开采使用,利于“蓝天工程”的实施
D.工业上可通过电解AlCl3制取金属铝,可通过铝热反应制取W、V、Mn等金属
【答案】C
5.下列实验中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B.1 mol MnO2与含2 mol H2O2的溶液共热
C.常温下1 mol Al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
D.常温下1 mol Cu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答案】D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Cu不能完全溶解,A错误;MnO2作催化剂,B错误;铝会钝化,C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但稀硝酸也与铜反应,Cu可以完全溶解,D正确。
6.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1 碱性锌锰电池 图2 铅-硫酸蓄电池
图3 原电池 图4 银锌纽扣电池
A.图1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B.图2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3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Ag+浓度始终不变
D.图4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
【答案】D
【解析】Mn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A错误;Pb+PbO2+2H2SO4===2PbSO4+2H2O,H2SO4被消耗,浓度减小,B错误;正极析出银,Ag+浓度减小,C错误;负极Zn―→Zn2+,发生氧化反应,Zn作还原剂;正极Ag2O―→Ag ,发生还原反应,Ag2O作氧化剂,D正确。
7.过氧化氢(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H2O2能与SO2反应生成H2SO4,H2O2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的结构式为H—O—O—H
B.H2O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键的共价化合物
C.H2O2与SO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2H++SO
D.H2O2与SO2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断裂,同时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H2O2的结构式为H—O—O—H,A正确;H2O2中H、O原子之间是极性共价键,O、O原子之间是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H2O2能与SO2反应生成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2H++SO,C正确;H2O2与SO2都是共价化合物,两者反应生成硫酸,H2SO4也是共价化合物,H2O2与SO2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断裂,同时有共价键形成,没有离子键的形成,D错误。
8.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若X为N2或NH3,Y为NO,Z为NO2,则A为硝酸,A正确;若X为S或H2S,Y为SO2,Z为SO3,则A为硫酸,B正确;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A为硝酸和硫酸,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Y,浓硝酸和Cu反应不生成Y,且Cu与稀硫酸不反应,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C正确;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若为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9.已知:C+H2O(g)??CO+H2,根据如下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a mol C和a mol H2O反应生成a mol CO和a mol H2吸收的热量一定为131.3a kJ
C.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1 mol C、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可逆反应中不能完全转化,吸收的热量小于131.3a kJ,B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正确;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由图可知,1 mol C(g)、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D正确。
10.下列对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电极 b电极 X溶液 实验现象
A 石墨 石墨 CuCl2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B 石墨 Fe KNO3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C Cu Fe CuSO4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D Zn 石墨 HCl a极质量减小、b极放出无色气体
【答案】D
【解析】两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无现象,A错误;没有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无现象,B错误;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逐渐溶解,质量减少,铜作正极,铜离子反应析出铜附着在a极上,质量增加,C错误;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逐渐溶解,质量减小,氢离子在石墨电极上获得电子生成氢气,D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CH3COOH与C2H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
C.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
D.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答案】A
【解析】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18OC2H5,B错误;如果甲烷是正方形结构,三氯甲烷也只有一种结构,C错误;花生油属于不饱和的酯类,D错误。
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 Ⅱ对; 有关系
B Cu能与浓HNO3反应 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 Ⅰ对, Ⅱ对; 无关系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 Ⅱ对; 无关系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 Ⅱ对; 有关系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与水作用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浓盐酸中的HCl挥发,从而制得HCl气体,A正确;Cu与浓HNO3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降低从而生成NO,B错误;硫单质燃烧仅生成SO2,C错误;由于硝酸铵受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室中不能用硝酸铵制备NH3,D错误。
13.如下图所示是425 ℃时,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其中H2、I2、HI均为气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I2??2HI
D.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图①中t0时,由图可知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于体系恒容,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也相等,A正确;图①中t0时,由图可知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t0后各物质的量浓度未保持不变,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由图②可知,该图表示的反应为2HI??H2+I2,所以图②的逆反应为H2+I2??2HI,C正确;由图可知: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之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14.近两年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产生1.5 mol H2
D.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答案】D
【解析】A项,苹果酸含—OH、—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B项,苹果酸分子中与—OH相连的C上有H,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B项正确;C项,—OH、—COOH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1mol苹果酸能与3molNa反应产生1.5mol氢气,C项正确;D项,苹果酸分子中含2个—COOH,为二元酸,则1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HCO3,D项错误。
15.CO2气体中含有少量的SO2,欲用如图所示装置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①,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
B.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①,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
C.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②,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①
D.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②,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①
【答案】D
【解析】由题给装置图可知,气流方向应为从右向左,因此A、B项错误;C项,Na2CO3溶液既与SO2反应,又与CO2反应,错误;D项,NaHCO3与SO2发生反应2NaHCO3+SO2Na2SO3+2CO2+H2O,将SO2除去,再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6分)Ⅰ.利用生活中或实验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装置(如下图)。
(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上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由_______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常温下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现象
a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
b 产生气泡速率略有加快
c 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
(1)实验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a~c中现象的不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4)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6 min后H2O2的浓度减小到0.10 mol·L-1,以H2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O2)=________mol·L-1·min-1。
【答案】(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Ⅰ.(3)①电能 电能
②负(2分) Fe-2e-===Fe2+(3分)
Ⅱ.(1)对照实验,证明实验b和c中的速率加快与溶液浓度变化无关(3分)
(2)2H2O22H2O+O2↑(3分)
(3)①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效果)不同
(4)0.05(2分)
【解析】Ⅰ.根据电池反应:Fe+2H+===Fe2++H2↑可知,正极为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耳机发出声音是电能转化为声音。由于铁为负极,应连接电流计的负极。
Ⅱ.(1)实验a中加入1 mL水是让溶液总体积相同,确保双氧水的浓度相同,但没加催化剂,其余条件与b、c相同,作对照实验,证明实验b和c中的速率加快与溶液浓度无关。 (2)双氧水分解产生水和氧气,三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实验b和c在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说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即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不同。(4)根据v(H2O2)===0.05 mol·L-1·min-1。
17.(12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缩海水结合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之一。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试剂X可以选用____________。
③写出冶炼B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而在地壳中主要以IO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①对比反应Ⅰ和Ⅲ可知,以反应Ⅰ制取I2时应注意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反应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已知:反应后所得溶液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1)①过滤(2分) ②稀盐酸(2分)
③MgCl2(熔融)Mg+Cl2↑(3分)
(2)①Cl2的用量(2分)
②2IO+5HSO===5SO+H2O+3H++I2(3分)
【解析】(1)向海水中加入石灰水,其中Ca(OH)2和镁离子反应生成Mg(OH)2沉淀,然后通过操作a(过滤)得到的A为Mg(OH)2,将Mg(OH)2溶于试剂X(稀盐酸)中得到MgCl2,将MgCl2溶液在HCl氛围中蒸干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得到镁单质。(2)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由转化关系图可知,该法制取I2时应注意控制的反应条件是氯气不能过量;②酸性条件下,IO和H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H+、H2O和I2。
18.(12分)气态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一定条件下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2O反应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与甲醛互为同系物。E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已知:CH3CHO+H2CH3CH2OH。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
(3)C+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烃A的结构简式是CH≡CH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B、C、D、E(必要时可以加热)
C.等物质的量的A、B、C、D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依次减少
D.实验室制备E时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答案】(12分)(1)氧化反应(1分) 加成反应(1分)
(2)做食品调味剂(答案合理即可)(1分) 小(1分)
(3)CH3CH2OH+CH3COOHH2O+CH3COOCH2CH3(3分)
(4)2CH3CH2OH+2Na―→2CH3CH2ONa+H2↑(3分)
(5)C(2分)
【解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所以A为乙炔,化学式为C2H2;一定条件下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2O反应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B为乙醛,化学式为CH3CHO;由图知,B能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所以C为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B还可以和H2发生反应生成D,所以D为乙醇,化学式为CH3CH2OH; E为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且由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E为乙酸乙酯。
19.(15分)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上述装置补充完整,在图2虚框内画出连接图。
(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除标注外每空3分)
(1)N2O5(1分) 氧化(1分)
(2)①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A(2分)
③ (2分)
(3)①2NO+2CON2+2CO2
②NO+NO2+2NaOH===2NaNO2+H2O
【解析】(1)X中氮元素化合价是+5,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氮元素处于最高价,因此X具有氧化性。(2)②氨
气为碱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会与氨气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正确。③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位置短进长出。(3)①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N2、CO2)排放,CO中C的化合价升高2价,NO中N的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②NO中N为+2价,NO2中N为+4价,归中反应只能都转化为+3价,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期末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Ⅰ(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夏天冰箱保鲜食品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将海水加工可获得 Mg及Cl2等单质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互为同位素的14C、12C
B.互为同系物的丁烷和庚烷
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金刚石和石墨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丙烯和环丙烷
4.化学与环境、健康、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树皮、稻草等植物原料制造的纸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安眠药有助睡眠,应多吃
C.开发新能源和新制冷剂,减少石油、煤炭的开采使用,利于“蓝天工程”的实施
D.工业上可通过电解AlCl3制取金属铝,可通过铝热反应制取W、V、Mn等金属
5.下列实验中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B.1 mol MnO2与含2 mol H2O2的溶液共热
C.常温下1 mol Al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
D.常温下1 mol Cu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6.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1 碱性锌锰电池 图2 铅-硫酸蓄电池
图3 原电池 图4 银锌纽扣电池
A.图1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B.图2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3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Ag+浓度始终不变
D.图4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
7.过氧化氢(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H2O2能与SO2反应生成H2SO4,H2O2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的结构式为H—O—O—H
B.H2O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键的共价化合物
C.H2O2与SO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2H++SO
D.H2O2与SO2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断裂,同时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
8.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9.已知:C+H2O(g)??CO+H2,根据如下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a mol C和a mol H2O反应生成a mol CO和a mol H2吸收的热量一定为131.3a kJ
C.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1 mol C、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
10.下列对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电极 b电极 X溶液 实验现象
A 石墨 石墨 CuCl2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B 石墨 Fe KNO3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C Cu Fe CuSO4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D Zn 石墨 HCl a极质量减小、b极放出无色气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CH3COOH与C2H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
C.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
D.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 Ⅱ对; 有关系
B Cu能与浓HNO3反应 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 Ⅰ对, Ⅱ对; 无关系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 Ⅱ对; 无关系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 Ⅱ对; 有关系
13.如下图所示是425 ℃时,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其中H2、I2、HI均为气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I2??2HI
D.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14.近两年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产生1.5 mol H2
D.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15.CO2气体中含有少量的SO2,欲用如图所示装置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①,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
B.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①,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②
C.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②,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①
D.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②,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①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6分)Ⅰ.利用生活中或实验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装置(如下图)。
(3)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上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由_______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常温下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现象
a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
b 产生气泡速率略有加快
c 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
(1)实验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a~c中现象的不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4)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6 min后H2O2的浓度减小到0.10 mol·L-1,以H2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O2)=________mol·L-1·min-1。
17.(12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缩海水结合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之一。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试剂X可以选用____________。
③写出冶炼B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而在地壳中主要以IO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①对比反应Ⅰ和Ⅲ可知,以反应Ⅰ制取I2时应注意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反应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已知:反应后所得溶液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气态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一定条件下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2O反应生成B,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与甲醛互为同系物。E是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浓郁香味。已知:CH3CHO+H2CH3CH2OH。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
(3)C+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烃A的结构简式是CH≡CH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B、C、D、E(必要时可以加热)
C.等物质的量的A、B、C、D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依次减少
D.实验室制备E时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19.(15分)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上述装置补充完整,在图2虚框内画出连接图。
(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