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二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8 16: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观察影视剧里的插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寻秦记
新版《水浒》
那么这些农作物到底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预习检测1】:大声阅读书第8-10页第一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新航路开辟前,世界食物物种交流有怎样的特点?
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
交流物种较少: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2、美洲物种外传的原因?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预习检测1】:大声阅读书第8-10页第一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新航路开辟,美洲的发现。
(2)欧洲列强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3)商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多种物种自身的优势:产量高,气候适应性强,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
(5)农艺家的改良和培育。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预习检测1】:大声阅读书第8-10页第一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3、简述美洲物种在欧洲、亚洲的传播情况?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预习检测1】:大声阅读书第8-10页第一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表1.新大陆物种的外传
物种 传入地区 传入途径 推广
玉米 欧洲 亚洲 (中国) 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初供观赏) 16世纪中期在南欧广泛种植
17世纪传遍欧洲。
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 从菲律宾传入东南 明朝传入,先在边疆或丘陵地区种植后拓展到平原地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后遍及全国。
马铃薯 甘薯 传入途径与玉米相似 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推广较为缓慢。
明朝时传入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预习检测2】:大声阅读书第10-11页第二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以及对美洲社会的影响。
粮食类
水果类
蔬菜类
禽畜类
小麦、大麦、水稻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甘蔗
黄瓜、豌豆
驴、马、猪、牛、羊、鸡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预习检测1】:大声阅读书第10-11页第二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以及对美洲社会的影响。
影响:小麦、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极大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农业发展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合作探究1】
根据课文和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材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欧洲主导、内容丰富、双向互补、范围全球、时间长期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预习检测3】:大声阅读书第11-12页第三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概括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表4.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
明洪武26年 0.70亿
明万历28年 1.97亿
清康熙39年 1.50亿
清乾隆59年 3.10亿
清道光20年 4.10亿
材料: 以日本为例,虽然地理位置过北不利于树薯生长,日本人民也从未喜欢上玉米,可是美洲马铃薯,不论甘薯,白薯却都已多年成为该国重要营养内容。17世纪晚期甘薯经琉球群岛,从中国传到日本……甘薯也向众人证明,有了它铁定不会断粮:四个不同的年月里——1832年、1844年、1872年、1896年大量日本人发现,自己是靠甘薯方才活了下来。
——《哥伦布大交换》
1.物种交流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世界人口激增。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概括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欧洲人已经如此彻底的接纳美洲食物,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调味的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
——《哥伦布大交换》
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2.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概括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休耕,众人就饥饿不足。任何乡间居民若有此作物可以仰赖,可以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牲口肥壮,就等于拥有一大宝物。 ——《哥伦布大交换》
北美和俄国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场;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 ……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3.物种交流推动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概括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当前,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物种多样性减少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的重要原因。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生态灾难,现已成为全球问题。“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防治一样,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4.物种交流引发生态问题
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何炳棣、陈树平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稳固。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课小结



















移居新世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旧世界的农场
——美洲作物的外传
交流交融,命运与共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双向
互补
世界经济
人口增长
日常生活
环境变化
玉米、红薯、番茄、辣椒….
小麦、水稻、咖啡、禽畜…
1、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 B.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
C.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 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D
当堂巩固
2、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包米”。这些做法表明(  )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C
当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