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傅雷家书两则
1.理解两封家书的内容与风格,体会作者极具逻辑性的表述和严密的构思。
2.反复阅读课文,品味语言,感知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3.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舐犊深情、殷切期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 文学翻译 家、 文艺评论 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的占15部,有《 高老头 》《 欧也尼·葛朗台 》《搅水女人》等等。罗曼·罗兰的有4部,即《约翰·克里斯朵夫》及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此外还有伏尔泰、苏卜、杜哈曼、丹纳、罗素、牛顿等人的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 傅雷 及其夫人于1954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等。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枘凿(ruì) 扶掖(yè) 谀词(yú) 羲皇(xī)
庸碌(yōng) 颓废(tuí) 灰烬(jìn) 心坎(kǎn)
3.根据拼音补全下列成语。
kuò(廓)然无累 涕sì(泗)横流
重蹈覆zhé(辙) shì(舐)犊之情
气吞dǒu(斗 )牛 刻骨mínɡ(铭)心
良师yì(益) 友 惊心动pò(魄)
4.下列是课文中两处生动的比喻句,请体会其含义。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5.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结构示意图。
问题一:阅读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
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问题二: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
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总之,在傅雷看来,坚强使人既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周遭,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问题三: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这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问题四: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1.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
对儿子的不安有着真诚的宽慰,对儿子的成功更有由衷的高兴。一切深情,均蕴含在这些简单而平实的文字中。
2.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寥寥数笔,简单地交代,却让计算时间、等待书信的细节充满了生活情味,不经意间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牵挂。
问题五:试想象,在学习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遭遇失败或获得成功时,你应当怎样劝慰
朋友遭遇失败时,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每失败一次,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所以切不可灰心,一定要振作起来,继续努力。”朋友获得成功时,我会说:“你真了不起,我为有你这样一个朋友而自豪。但决不能沉迷于眼前的成功而止步不前,还应该继续努力,争取下一个胜利。”
问题六: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其实爱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一下你所感受到的父爱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示例一:父爱,是你犯错时,父亲那粗暴的巴掌;是你获奖时,父亲那慈爱的微笑。
示例二:父爱,是父亲给你买的小花袄,是父亲为你做的可口饭菜。
示例三:父爱,是寒夜里,父亲轻轻给你掖的被角;是下雨天,父亲为你撑开的那把雨伞。
见《导学测评》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