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复习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群文阅读复习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9 19: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部分 1+X群文阅读精练
八年级上册
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目录
01
全文精析精练
02
考点演练
03
群文比较阅读
全文精析精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 )之,
随文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限制
巩固
震慑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
行仁政
极点
内外亲属
同“叛”,背叛
归顺,服从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第一层: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指出“_______”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二层:列举攻城和守城的战例论证战争胜利需要“人和”;接着类推论证治国更需要“人和”。 最后引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强调了___________的重要性。
内容精解(理解填空)
人和
施行仁政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强调仁政的重要性,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主旨
思维导图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攻城不胜的战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弃城的战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说理: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更需要“人和”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举例
论证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君子施行仁政就可以得民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演练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文言词汇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三里之城/友人惭,下车引之
B. 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兵革非不坚利也/上使外将兵
D. 委而去之/相委而去
D
1. D【解析】A. 助词,的/代词,代指元方;B. 护城河/池塘;C. 兵器/军队;D. 放弃。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C.环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故君子有不战/既克,公问其故
C
2. C【解析】A. 时令/时候;B. 和睦/和煦;C. 胜利;D. 因此/缘故。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群文比较阅读
原文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②皆白首③也。夫以老者
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熔库兵④以作耕器,出仓廪⑤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⑥战,遂败魏师。
(选自《少年治县录》)
【注释】①阿:地名,山东东阿县。②共载:同车。③白首:老年人。 ④熔库兵:熔炼库中兵器。⑤仓廪:仓库中的粮食。⑥私兵:私人武器。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王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做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熔炼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
参考译文
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
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凭借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君使治阿/使人称谢
B. 遣使追/康肃笑而遣之
C. 熔库兵以作耕器/以我酌油知之
D. 阿县大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A
1. A【解析】A. 派遣;B. 派遣/打发;C. 用来/凭借;D. 治理得好/研究。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做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魏 闻 童 子 治 邑 库 无 兵 仓 无 粟 乃 起 兵 击 之。
4. 本文中可以印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阿人父率
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5. 本文中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魏国。体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得道者多助”的观点。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
危乡轻家则敢凌②上犯禁③,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节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凌: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于乡居爱惜家园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轻视家园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对抗皇上违犯禁令就难以治理了。
参考译文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富裕,治理得混乱的国家往往贫穷。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____________
(2)必先富民 ________________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
使……富裕。
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于乡居爱惜家园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凡 治 国 之 道 必 先 富 民 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本文论述的共同话题是什么?都强调了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本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以民为本的观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