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5 07: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积累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学会默读,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论证方式及方法。
3.激活思维,激发想象力,崇尚科学。
●重点: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1.下面是有关作者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 美国 (国籍)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 立论 和 驳论 两种;议论文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 提出问题 ( 引论 )—— 分析问题 ( 本论 )—— 解决问题 ( 结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 、 论据 和 论证 ;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道理论证 、 举例论证 、 对比论证 、 比喻论证 。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汲取( jí )  根深蒂固( dì )  孜孜不倦( zī )  锲而不舍( qiè )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这里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用说就能明白。
5. 朗读课文,依据下图给课文划分层次。
6.趣味问答,试试你能说出多少种答案。然后再说说你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1)说到上海,你会想到什么
世博会、东方明珠、外滩、姚明、刘翔、周立波、许文强、本帮菜……
(2)一根绳子用剪刀剪一次,会变成几段
摊平剪一刀,2段;折叠一次剪一刀,3段;折叠两次剪一刀,5段……
(3)哪两个连续的月份都是31天
七月和八月都是31天;12月和1月也都是31天。
你的结论是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问题一: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问题的 这样写有何好处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作者从一个问题的答案写起。
  文章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
  问题二:由本文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必备的要素有:(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问题三:自读课文想想,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是什么
①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活用知识。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问题四:课文为什么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试举例作答。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巨大的天才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问题五:为什么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试举例作答。
  课文提出这个观点,只是举了两个事例来加以证明,并没有在理论上多加分析。其实,不少教育家都说过,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算真正获得了知识,否则,知识便一钱不值。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鲁迅先生说,读书要和“现实社会”接触,和“现实人生”接触。反过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读书,不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只有懂得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创造力。
  问题六: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作用: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问题七:请试着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示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科学革命的旗手。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妙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见《导学测评》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