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主族元素和可形成型离子化合物,则和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
A. 和 B.和
C.和 D. 和
2.X、Y、Z、M、W为五种原子序数递增的前20号元素。X、Y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族序数之和为10;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M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W的某种盐常用作加碘盐的碘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Z>M>X>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M
C.ZXY3含离子键和共价键,0.1molW2Y2含有0.4mol离子
D.Z与XY2反应可置换出X单质,X与MY2反应可置换出M单质
3.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K B.Na C.S D.Cl
4.1869年,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迈尔
5.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D.Na2O2电子式为: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是硅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5倍的元素是硼
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氧
D.与氖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一定是钠离子
7.W、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序数为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这三种元素构成的某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酸
B.Z、W和氢三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C.Z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于刻蚀玻璃,其电子式可表示为
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Y
8.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6 B.中子数为90
C.核外电子数为222 D.质量数为156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MgCl2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Cl
C.氢氧化钠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Na2S的电子式为
10.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
B.碱金属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
C.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过氧化物
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都逐渐增大
11.下列各组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
B.H2O与H2O2
C.CH4和CH3CH3
D.16O和18O
12.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第ⅢA族 B.第ⅣA族 C.最高正价+3 D.金属
二、填空题
13.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_____形成的_____的_____称为共价键。
(2)成键微粒:____。
(3)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的或不同种的_____元素。
(4)成键条件:成键原子成键前最外层电子_____饱和状态。
14.A、B、M、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M同周期,A、D同主族,A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A、M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M和A2M2,E元素的周期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由A、M、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A2M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D2M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3)D、E、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M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DA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若将0.1mol的DA和0.1mol的E单质混合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L。
15.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NaClO和NaClO3(Cl-和ClO-的比值与反应的温度有关),用24.0g NaOH配成的250mL溶液,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忽略Cl2与水的反应、盐类的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
(1)请选出下列物质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Cl2:___________;NaOH:___________。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
(2)配制NaOH溶液时,除了下列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托盘天平
(3)配得的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反应后溶液中c(Cl-)=6c(ClO-),则溶液中c(ClO-) =___________mol/L
16.月球含有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
(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3)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由制备。
①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中含有少量,除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与炭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若尾气可用足量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_______(写化学式)。
(4)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从月球土壤中提炼,同时可得和。以所得和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最多可生产碳酸氢铵_______。
17.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某一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3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为五种常见化合物,均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
阳离子 K+ Na+ Cu2+ Al3+
阴离子 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C、D、的化学式:C_______,D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l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请写出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文字说明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含溶质0.5 mol的C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为__________g。
18.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铂丝蘸取下列物质灼烧,焰色为紫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 c.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和气体中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将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4)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19.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X,它的质量数等于137,中子数是81,则X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某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含有54mol电子。
①读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
(3)已知铷 (Rb)是37号元素,与钠同主族。
①铷位于第_______周期,其形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钠的碱性_______(填“强”或“弱”)。
②铷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表明。Rb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_______(填“剧烈”或“强慢”)。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最低化合价=其族序数-8,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型的离子化合物,主族元素中,金属元素的正化合价为+1到+3,若该化合物中A为+1价,B为-1价,所以A是第ⅠA族元素,B是第ⅦA族元素,则A、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和ns2np5,若该化合物中A为+2价,B为-2价,A是第ⅡA族元素,B是第ⅥA族元素,则A、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和ns2np4;若该化合物中A为+3价,B为-3价,A是第ⅢA族元素,B是第ⅤA族元素,则A、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 np1和ns2np3,符合要求的为B,故B正确。
2.C
【分析】M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则M为Si元素;X、Y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族序数之和为10,则分别为第ⅣA族、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Si元素,所以X为C元素,Y为O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且原子序数大于O,则Z为Mg元素;W的某种盐常用作加碘盐的碘制剂,则W为K元素。
【详解】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K>Mg>Si>C>O,即W>Z>M>X>Y,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S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B正确;
C.K2O2由K+和O构成,所以0.1molK2O2含有0.3mol离子,故C错误;
D.Mg可以和CO2反应生成C单质和MgO,C可以和SiO2反应生成Si单质和CO,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D
【详解】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增大,Na、K同主族,Na原子半径小,Na、S、Cl同周期,且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故选D。
4.B
【详解】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选B。
5.B
【详解】A.次氯酸的中心原子是氧原子,结构式为H O Cl,故A错误;
B.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故B正确;
C.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则符号为,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过氧根中氧原子间只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D
【详解】A.若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一半,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4,元素是14号元素硅,A正确;
B.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5倍,则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3,该元素是5号的硼元素,B正确;
C.若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则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6,该元素是8号元素,因此该元素一定是氧元素,C正确;
D.Ne核外电子排布式2、8,与氖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可能是O2-、F-,也可能是Na+、Mg2+、Al3+,因此不一定是钠离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7.C
【分析】这根据图示可知该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W、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形成5个共价键,则Y是第VA元素,Y原子序数为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是P元素,W是N元素;Z原子序数比P大,可以形成1个共价键,则Z是Cl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N,Y是P,Z是Cl元素。
A.Y是P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PO4是中强酸,属于弱酸,A正确;
B.W是N,Z是Cl元素,N、P、H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盐如:NH4H2PO4,盐电离产生的与以离子键结合;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因此N、P、H三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B正确;
C.Z是Cl,HCl与玻璃的成分SiO2不能发生反应,因此HCl不能用于刻蚀玻璃,C错误;
D.W是N,Y是P,二者的氢化物化学式分别是NH3、PH3,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NH3分子之间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物质的沸点:NH3>PH3,即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N)>Y(P),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8.C
【分析】中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中子数N=A-Z。
【详解】A.中质子数为66,A正确;
B.中中子数为156-66=90,B正确;
C.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66,C错误;
D.中质量数为156,D正确;
故答案为:C。
9.C
【详解】A.MgCl2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过程时,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得失;另外,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阴阳离子是间隔排列的;题干中的电子式书写错误,正确的表示为,A错误;
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表示为,B错误;
C.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OH-含有共价键,C正确;
D.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阴阳离子是间隔排列的,相同离子不能合并,题干中的电子式书写错误,正确的Na2S的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碱金属性质活泼,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故A正确;
B.碱金属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如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不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而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
C.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更复杂,故C错误;
D.碱金属都是金属晶体,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单质的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A.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符合题意;
B.H2O与H2O2为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二元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CH4和CH3CH3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一个CH2,二者为同系物,故C不符合题意;
D.16O和18O为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B
【详解】短周期时,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在第ⅢA族,其最高正价为+3价,且为金属元素;在四、五周期时,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在ⅢB族,为金属元素;在六、七周期时,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为镧系或锕系元素;
综上所述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第ⅣA族元素,故答案为B。
13.(1) 共用电子对 强烈 相互作用
(2)原子
(3)非金属
(4)未达到
【解析】略
14.(1) 第二周期第IVA族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V形(或写角形)
(2)
(3)O2-> Na+> Al3+
(4)Cu + 2H++ H2O2=Cu2++ 2H2O
(5)5.6
【分析】A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为H;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则M为O;常温下A、M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M和A2M2,该液态化合物分别为H2O和H2O2;A、D同主族,则D为Na元素;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且E的原子序数最大,E应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故E为Al元素;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有1+x+8+11+13=39,x=6,所以B为碳元素;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此题。
(1)
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K、L层依次排有2、4个电子,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ⅣA族;A、M、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OH,钠离子与氢氧根间以离子键结合,氢氧根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以极性共价键结合;H2O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2)
D2M为Na2O,Na2O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3)
Na+、Al3+、O2-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O2-> Na+> Al3+。
(4)
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将铜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 + 2H++ H2O2=Cu2++ 2H2O。
(5)
根据反应NaH+H2O=NaOH+H2↑,0.1mol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H2物质的量都为0.1mol,根据反应2NaOH+2Al+2H2O=2NaAlO2+3H2↑,0.1molNaOH与0.1molA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5molH2,则n(H2)=0.1 mol+0.15 mol=0.25 mol, V(H2)=0.25 mol×22.4 L/mol=5.6 L。
15. B AB 250mL容量瓶 2.4moL/L 0.3
【详解】(1) Cl2所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答案选B;NaOH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答案选AB;
(2)配制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 mL容量瓶;
(3) 2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6mol,配成250mL溶液,配得的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n÷V=0.6mol÷0.25L=2.4moL/L;
(4)某温度下,反应后溶液中c(Cl-)=6c(ClO-),n(Cl-)=6n(ClO-),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5,则 ,即,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2.4moL/L,溶液中c(ClO-) =0.3mol/L。
16.(1)1
(2)
(3)
(4)3950
【解析】(1)
He元素核内质子数为2,所以的核内中子数为;
(2)
Na是1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a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是Na2O2,电子式为;
(3)
①由MgO和SiO2的性质知,SiO2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而被除去,所以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MgO与炭粉和氯气反应制MgCl2,根据反应原理和物质的性质知,反应后的尾气中有CO2和Cl2,所以用足量溶液处理尾气时,生成的盐有;
(4)
由的组成知, 中的N来自N2,而和,合成NH3时,H2过量,所以生成的的质量取决于N2的质量,根据N原子守恒,,所以。
17. KAl(SO4)2 或KAl(SO4)2·12 H2O CuSO4 HCO + OH- = CO32- + H2O 2HCO + Ca2+ +2OH- = CaCO3↓ + CO Al3+ + 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净水 233
【详解】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因此D中含有铜离子;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白色沉淀应该是氢氧化铝,所以E是强碱,C中含有铝离子;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所以E是氢氧化钠,B、C中含有钾离子;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因此A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则A是碳酸氢钠。C、D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所以C是硫酸铝钾,D是硫酸铜: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B是硝酸钾。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出C、D的化学式分别为KAl(SO4)2 或KAl(SO4)2·12 H2O、CuSO4。
(2)1mol碳酸氢钠与1mol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碳酸钠和1mol水,离子方程式为+ OH- = + H2O。
(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2+ Ca2+ +2OH-=CaCO3↓ + + H2O。
(4)硫酸铝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 + 3H2OAl(OH)3(胶体)+3H+,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净水。
(5)向含0.5mol的硫酸铝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当钡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使,沉淀质量最大,其质量为1mol×233g/mol=233g。
18.(1)b
(2)2:3
(3)4 mol L 1
(4)O=O
【解析】(1)
用铂丝蘸取下列物质灼烧,焰色反应时,钠为黄色,钾为紫色,铜为砖红色,因此焰色为紫色的是碳酸钾,故答案为:b。
(2)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和气体即物质的量相同,1个氮气含有2个原子,1个硫化氢含有3个原子,因此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和气体中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答案为:2:3。
(3)
将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则氯化镁物质的量浓度,因此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 L 1;故答案为:4 mol L 1。
(4)
是氧氧双键,因此氧气的结构式为O=O;故答案为:O=O。
19.(1)56
(2) 离子键
(3) 五 强 剧烈
【详解】(1)X的质量数为137,中子数为81,所以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137-81=56,又因为原子呈电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6。
(2)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lmolXY2含有54mol电子,则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则为Ca2+、 Cl-,即X为Ca、Y为Cl,XY2为CaCl2,钙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aCl2;
②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其电子式为:。
(3)①铷位于第五周期,Na和Rb同主族,金属性:Na②铷的化学性质与钠相似,根据钠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铷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