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学案(含答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学案(含答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08 19: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
[学习目标] 1.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2.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温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能运用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条件。
       化学平衡移动
导学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受温度、压强或浓度变化的影响,化学反应由一种平衡状态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
平衡遭到破坏导致v正≠v逆,致使平衡变为另一状态。
3.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分析
4.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条件改变
导思
判断正误
(1)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百分含量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  )
(2)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浓度商或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平衡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但平衡常数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4)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  )
答案 (1)√ (2)√ (3)√ (4)√
导练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当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时,产物甲醇的体积分数为______,该温度下,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若向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H2和0.5 mol H2O(g),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答案 16.7% 0.148 mol-2·L2 正向
解析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反应,当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时:
      CO2(g)+3H2(g)??CH3OH(g)+H2O(g)
开始/mol  1    3    0     0
转化/mol  0.5   1.5   0.5    0.5
平衡/mol  0.5   1.5   0.5    0.5
产物甲醇的体积分数为×100%≈16.7%;
该温度下,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 mol-2·L2≈0.148 mol-2·L2;
若向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H2和0.5 mol H2O(g),
Q= mol-2·L2=0.125 mol-2·L2<K,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衡正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导学
1.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温度变化 反应焓变ΔH 平衡常数K
升高 >0 增大
<0 减小
降低 >0 减小
<0 增大
2.预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mA(g)+nB(g)??pC(g)+qD(g) ΔH>0,达到平衡时:
(1)若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A)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2)若降低温度,K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反应产物C、D的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2NO2(g)??N2O4(g) (红棕色)  (无色) ΔH=-57.2 kJ·mol-1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热水中红棕色加深;冷水中红棕色变浅
实验结论 体系受热颜色加深,说明c(NO2)增大,即平衡向逆反应(吸热)方向移动;体系冷却颜色变浅,说明c(NO2)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放热)方向移动
4.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提醒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受温度的影响。
导思
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N2O4(g)??2NO2(g) ΔH>0,达到平衡时:
(1)降低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升高温度,NO2的体积分数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2.判断正误
(1)温度可以影响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
(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降低(  )
(4)C(s)+CO2(g)??2CO(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5)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也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
答案 (1)√ (2)× (3)√ (4)√ (5)×
拓展延伸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因为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也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的组成,K与Q都不改变,即Q=K,因而平衡不移动。催化剂虽然不能使平衡移动,但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导练
1.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 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提高
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提高
答案 C
解析 由于该反应正向吸热,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正向移动,F2的转化率提高。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H2(g)+Br2(g)??2HBr(g) Δ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加深
B.如果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如果降低温度,K减小
D.不论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均不变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r2(g)的浓度增大,因此混合物的颜色加深,A不符合题意;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C符合题意;D项,不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气体的总质量均不变,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不符合题意。
1.已知N2O4(无色)??2NO2(红棕色)。现有如图所示的三个烧瓶,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Ⅰ中加入无水CaO,在Ⅲ中加入NH4Cl晶体,Ⅱ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发现Ⅰ中红棕色变深,Ⅲ中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O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该反应的ΔH>0
C.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烧瓶Ⅲ中气体的压强减小
答案 BD
解析 Ⅰ中红棕色变深,说明N2O4??2NO2平衡右移,该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aO溶于水放热,故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B正确;Ⅲ中变浅,N2O4??2NO2平衡左移,说明NH4Cl溶于水时吸热,故C错误;烧瓶Ⅲ中温度降低,N2O4??2NO2平衡左移,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减小,故D正确。
2.关节炎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l)??Ur-(aq)+H3O+(aq) ②Ur-(aq)+Na+(aq)??NaUr(s) 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寒冷季节即降温使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形成NaUr(s),所以反应②正向为放热反应,要减少NaUr(s),应使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
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Fe(s)+CO2(g)??FeO(s)+CO(g)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升高温度,CO2转化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4)若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
答案 (1)K= (2)吸热 (3)增大 (4)增大
解析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增大,推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