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控制变量与图像分析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2.基于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其影响因素。3.利用变量控制思维设计实验。
[重点难点] 基于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其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导学
1.先分析确定变量,即要理清影响其实验探究结果(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采取“定多变一”法,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关系,再确定另一种。
3.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因素与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导练
1.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答案 D
解析 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曲线d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最小,第4组实验反应速率最慢,A正确;第1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短,故反应速率最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浓度应大于2.5 mol·L-1,B正确;第2组实验,铁是粉末状,与3、4组块状铁相区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应等于2.5 mol·L-1,C正确;由3、4组实验并结合图像知第3组实验中反应温度应高于30 ℃,D错误。
2.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的浓度分别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硝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粗颗粒
④
答案 ②298 粗颗粒 1.00 ③308 2.00 ④298 细颗粒 2.00 (Ⅱ)③ (Ⅲ)④
解析 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设计。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大理石规格和反应温度应相同,而HNO3浓度不同;同理,①和③应选择不同的温度,①和④应选择不同的大理石规格,而另外2个条件相同。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导学
1.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有关。
(1)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如:Zn+H2SO4===ZnSO4+H2↑)
v-c(H+)图像 v-T(温度)图像 v-t(时间)图像
说明:开始时,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后来c(H+) 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密闭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如:N2+3H22NH3)
v-p(压强)图像 v-V(容积)图像 v-t (时间)图像 v-p、T(T1提醒 分析图像时特别关注图像中坐标轴、起点、终点、拐点、图像变化趋势等。
2.反应速率相关量的图像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中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关系,根据图像中相关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分析反应速率。如:
(1)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图像
特别关注: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②反应是否可逆;③依据各物质的变化量计算速率或确定化学方程式。
(2)浓度与时间关系图像
特别关注:①起点、终点——计算反应速率;②斜率——曲线斜率代表反应速率。
导练
1.如图所示为反应N2(g)+3H2(g)??2NH3(g)的反应速率v(N2)变化的图像,则横轴不可能是( )
A.反应时间
B.温度
C.压强
D.N2的浓度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v(N2)随横轴值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反应N2(g)+3H2(g)??2NH3(g)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N2的浓度,都能使v(N2)增大。在N2(g)+3H2(g)??2NH3(g)的反应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N2的浓度逐渐减小,v(N2)逐渐减小。
2.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和pCO相等、和相等。
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a)=____________kPa·min-1。
答案 0.004 7
解析 由题图可知,30~90 min内,(a)=≈0.004 7 kPa·min-1。
3.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30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图像可知,25 ℃时,在10~30 min内,R的浓度变化为1.4 mol·L-1-0.8 mol·L-1=0.6 mol·L-1,R的平均分解速率v==0.030 mol·L-1·min-1,A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浓度均为0,说明R完全分解,所以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均为100%,B项正确;由图像可知,25 ℃曲线在0~5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26 mol·L-1·min-1,30 ℃曲线在0~5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32 mol·L-1·min-1,虽然30 ℃曲线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在0~5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仍比25 ℃曲线大(或30 ℃曲线斜率比25 ℃曲线大),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项正确;对比30 ℃和10 ℃曲线,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30 ℃曲线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大,R的分解速率也相应大,因此在同一时刻不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项错误。
1.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反应物 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mol·L-1·min-1)
大小相同的金属片 酸溶液
1 镁条 1 mol·L-1盐酸 v1
2 铁片 1 mol·L-1盐酸 v2
3 铁片 0.1 mol·L-1盐酸 v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1>v2>v3 B.v3>v2>v1
C.v1>v3>v2 D.v2>v3>v1
答案 A
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放出氢气的速率大;反应物浓度也影响反应速率,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成正比,故v2>v3。
2.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C.a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1
答案 AD
解析 由相同时间内,环戊二烯浓度减小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知,T1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 mL H2O2制取150 mL 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s 反应条件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Ⅰ)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Ⅱ)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Ⅲ)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①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__________、b: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 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 min
①写出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①温度 催化剂 ②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H2O2分解速率增大(或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H2O2分解速率增大) (2)①2H2O22H2O+O2↑ ②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或催化剂的表面积)
解析 (1)从本题提供的表格中的数据和条件进行分析可知,在该小组设计方案时,考虑到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Ⅰ)、(Ⅱ)组实验可以得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H2O2分解速率增大;分析(Ⅱ)、(Ⅲ)组实验可以得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H2O2分解速率增大。